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黑山,凭啥?” 就凭这份坚守与热爱

2025-09-11 05:49

(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9月9日,黑山县队为备战“辽超”进行热身赛。 本报记者 孙海涛 摄 9月9日,黑山县队为备战“辽超”进行热身赛。 本报记者 孙海涛 摄

本报记者 李翔

“黑山,凭啥?”当黑山县队跻身本届“辽超”,很多人心里画了个问号。置身于黑山县体育场,记者触碰到了答案——这座县城的11人制足球场有着平整的人工草皮、标准尺寸的场地和球门、6组照明灯以及能容纳约万人的看台。这样的硬件条件,放在地级市都是响当当的。

“这座足球场始建于2001年,当时是黑色的土场。”对于这座球场,黑山县业余体育学校党支部书记刘余很有发言权。大约在2002年,当时还在读高中的刘余是黑山县业余球队“太平洋队”的主力右后卫,经常在这座足球场踢球。“一次比赛,我正快速带球通过中场,忽然失去重心摔倒在沙石地上。我当时穿的还是长裤,结果起来一看,整个右腿外侧全擦伤了。”刘余仍然记得当年的细节,“2019年,这块场地进行了翻新,铺设了人工草皮,大家踢球受伤的风险小了许多,就算摔倒,也不至于像我当年摔得那么惨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场地升级改造之后,本就氛围浓厚的黑山县足球势头大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2025年5月至6月,第二届黑山县“乡超”火热举行,全县22个乡镇和街道全部组队参赛,球迷热情高涨,黑山县体育场几乎场场爆满。“经过73场激烈较量,冠亚军队伍的多名球员入选了本届‘辽超’参赛队大名单。”黑山县文旅广电局局长张达欣对记者说。

58岁的刘宝杰是黑山县第二高级中学体育教师,也是黑山县第二届“乡超”年龄最大的参赛球员,他在两届“乡超”都有进球。刘宝杰堪称黑山县足球的拓荒者,1991年,大学毕业不久的他回到黑山县,组织成立了县里第一支业余球队,球队的名字就叫“拓荒者队”。“现在县里各支球队的队长,大多是我的学生。看到越来越多的黑山人到球场上踢球,我心里别提多兴奋了。”刘宝杰一脸的自豪感。

刘宝杰说,9月9日,黑山县队要踢一场热身赛,为即将到来的“辽超”首秀进行最后的备战。当天下午还阳光明媚,转眼间乌云密布,继而电闪雷鸣,大雨落下,雨中还夹杂着冰雹。队员们三五成群躲到棚下避雨,说说笑笑,却没有一人离开。将近一个小时后,雨停了,大家回到球场,心情一点儿没受影响。很快,清脆的触球声和双方球员的呼喊声回荡在球场上空。

“黑山,凭啥?”当你看到球场上22个充满活力的身影,就知道凭啥了!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