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1 07:05
(来源:中国旅游报)
转自:中国旅游报
□ 本报首席记者 王 玮
今年上半年,旅游行业究竟有哪些热点值得关注?携程、同程旅行、途牛3家上市OTA近期发布的财报数据,犹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旅游消费市场的动向。财报波动的数字,不仅呈现了企业营运状况,更反映出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影响业务格局的核心驱动力在哪里。
透过数据观察消费动向
“有的OTA上半年业务表现超预期,主要源于国内旅游需求强劲。”有券商判断。对于很多业者来说,从这几家上市OTA的财报数据中,可以接收到市场释放出来的强信号。
携程的业绩之所以能大幅赶超2019年同期水平,跟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加速和国际业务增长强劲有很大关系。尤其是第二季度,入境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与第一季度同比由盈转亏的局面不同,今年第二季度途牛归母净利润约1452.6万元,实现单季盈利。从收入构成来看,报告期内,途牛的打包旅游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6.31%。对此,途牛方面分析,第二季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假期接踵而至,旅游消费出现多个小高峰;有较多用户在6月底便开启暑期游,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用户的出游需求加速增长;一些新兴目的地及小众化、碎片化玩法的热度大涨。
假期多了,大众旅游的消费热情持续升温,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途牛,同程旅行方面也观察到,来自非一线城市的游客的消费频次在持续提升。数据显示,这家平台上有超过87%的注册用户来自国内非一线城市。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同程旅行年付费用户再创新高,达到2.52亿。
“大众旅游消费潜力的提升,带来了用户出行需求的多元化。”同程旅行方面同样发现,现在的旅游者更热衷打卡小众目的地,追求漂流、探险等新体验,消费趋势正逐步向休闲度假和深度体验转变。
分业务来看几家OTA的财报数据便会发现,携程和同程旅行的住宿业务收入比较突出。比如,携程上半年住宿预订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21.87%,增速远高于另一项主营业务——交通票务收入,而同程旅行上半年的住宿业务收入也实现了18.8%的同比增长。
“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用户的住宿消费水平在持续提升,尤其是对品质住宿的需求和预订量增长明显。”同程旅行方面分析了这部分业务上涨的原因。此外,演唱会、体育赛事以及各类展览展会等诸多活动也是推动住宿预订方面需求增长的一个因素。同程旅行方面表示,因为积极挖掘周末度假、演唱会及体育赛事等新兴住宿预订场景潜力,报告期内,住宿业务日均间夜量达到历史新高。
从企业策略看市场趋势
对于多数业者来说,分析头部企业财报,更多是通过起伏的数据来判断哪些市场有赚头。
携程上半年财报中,最有亮点的是国际业务。这一部分的爆发式增长跟携程近年来在海外市场的战略布局密切相关。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梁建章在业绩分析会议上表示,通过优化平台服务、拓展全球供应链,携程在东南亚、欧洲和北美市场的渗透率显著提升。如今,携程国际品牌Trip.com的全球酒店覆盖量达120万家,涉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携程还与全球超过400家航空公司建立直连。梁建章对入境游潜力充满信心,他说,目前入境游对中国GDP的贡献仍低于0.5%,远未达到发达国家1%至2%的水平。这一市场将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向好。几家上市OTA的策略均为深挖需求。
携程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洁在业绩会上介绍,二季度,“携程老友会”(专为50岁以上人群打造的俱乐部)的会员数量与总交易额较上年末均实现超100%的增长。“尤其是50—55岁的人有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时间,更热衷去探索世界,因此预计这块业务增长潜力大。最近,我们在上海开设了首家‘老友会’旗舰线下门店,以此满足老年人在做出旅行决策时,更愿意面对面互动的偏好。我们计划未来开设更多此类线下触点,特别是在主要旅游枢纽,以进一步扩大可及性。”
途牛围绕“在大众化旅游目的地中挖掘小众玩法,以小众目的地激发用户新需求”这一理念,进一步开发差异化、特色化旅游产品。与此同时,途牛通过强化枢纽联运、整合供应链、“散客机票+地接服务”等模式,持续扩大出发地、目的地覆盖能力,来寻找更多市场新机会。
用户使用OTA通常是为了预订机票、酒店、景区门票以及旅游线路产品,但现在很多人会在同程旅行上买汽车票、地铁票等。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更普惠、更多元的出行服务为同程旅行交通业务带来11.6%的同比增长。
分析发力点观察竞争力
未来市场竞争点会落在哪儿?可以从几家上市OTA持续加码的业务中看出端倪。
报告期内,携程的一项重点工作是迭代AI产品,在升级后的AI旅行规划平台上,用户仅需输入目的地、旅行时长、旅游风格,AI便会根据用户偏好生成定制行程,包括提供实时交通、住宿、餐饮、景点等信息。在AI完成初步推荐后,用户还可以通过APP与旅行顾问互动,进一步优化行程。梁建章认为,旅游垂类AI可以提供比通用型AI更准确、更可靠、更有关联度的推荐。
今年4月,途牛“AI助手小牛”上线。采用“端到端”设计架构及小参数“集群”模式的“AI助手小牛”能够无缝实时对接旅行供应链数据,从用户提出需求到AI开始输出信息,仅需2—3秒。“AI助手小牛”背后的“大脑”正是途牛结合旅行垂直应用场景开发的旅游领域大模型——途致大模型。
同程自主研发的旅游专属大模型“程心AI”在今年3月完成了与DeepSeek的技术融合,不仅推出了“AI+实时预订”服务,还实现了多个地方语言场景覆盖,根据下沉市场用户常用方言对话的情况,“程心AI”支持河南话、四川话等十余种常用方言交流,还有自动比价等功能。
各平台的AI已经逐渐展现出不同的优势。“AI的出现将以往成本高昂的个性化定制旅游服务变成用户触手可及的平台常规服务。”有业者认为,接下来,如何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有个性化的“AI伴游”服务将会成为一个市场竞争点,也会成为增加平台用户黏性的关键。
尽管业绩保持增长态势,但几家OTA也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尤其是这段时间不断有新选手带着颇有竞争力的产品进入赛道。但面对市场竞争,孙洁说:“我们不支持纯粹的价格竞争,因为没有高品质服务就无法让用户满意。”
报告期内,途牛也在不断丰富产品供给的同时,以高满意度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提高产品复购率。
正如一些OTA管理层强调的那样,2025年企业业绩表现将从“高增速”转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