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港股补涨逻辑存疑,A股影响有限

2025-09-11 00:00

(来源:ETF炼金师)

  在今日的市场中,A股表现出一定的震荡上涨势头,具体数据显示,上证指数上涨0.13%,收于3812.22点,深证成指上涨0.38%,而创业板指则上涨了1.27%。尽管宽基市场整体向好,但交易量却自8月13日以来首次跌破2万亿元,显示出资金观望情绪的加重。

  从行业表现来看,科技板块在经历前期调整后,今日出现反弹,尤其是通信、人工智能及科创芯片领域的个股涨幅居前。相对而言,光伏、新能源车以及化工板块则表现不佳,反映出市场对不同板块的风险偏好分化。

  在个股层面,涨跌情况较为均衡,共有2442只股票上涨,而2769只股票下跌。此外,市场风格方面,小盘股与大盘股的表现差异不大,成长股整体优于价值股,双创板块的表现略强于主板。整体来看,今日市场的风险偏好水平较为中性。

  从大类资产的角度分析,A股的成交量缩小可能表明投资者的观望情绪加剧。当前的投资建议集中在人工智能及反内卷的相关主线,建议关注通信ETF(515880)、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88)及光伏50ETF(159864)等品种。

  关于利率的走势,分析认为国债市场仍处于低位震荡阶段,近期观点偏向于谨慎。今日十年期国债ETF(511260)下跌0.22%,5日内累计下降0.45%。从市场反应来看,债券收益率的上行压力显著,10年期国债期货出现明显跌幅。尽管当前经济环境对债市形成一定支撑,但低利率震荡的背景下,长端债券的配置意愿受到抑制。

  同时,港股市场的表现也引发市场关注。今日的港股国企ETF(159519)、红利港股ETF(159331)及港股科技ETF(513020)均表现良好,分别上涨1.95%、1.37%和0.64%。虽然港股整体表现可圈可点,但自7月以来港股的相对疲弱表现引发了关于其是否存在补涨机会的讨论。分析指出,港股的产业结构具备更强的景气度,但当前的性价比并不明显。

  根据中金公司的观点,港股的补涨逻辑并不一定成立。首先,今年年初港股表现明显强于A股,因此自7月以来的行情更多是“A股追赶港股”,而非反向拉动。其次,港股当前面临业绩下修的预期,数据显示港股盈利增速相较2024年有所下滑,这与A股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总体而言,港股的盈利增速为4.2%,而A股则在年报中实现了2.8%的同比增长,反映出两者的阶段性差异。

  从估值来看,AH股的溢价目前仍处于低位,当其触及125%后已出现小幅回升。这一现象部分是由于内地投资者在通过港股通投资时需支付约20%的红利税,因此当AH溢价降至125%时,港股的分红吸引力相对于A股下降。浙商证券指出,当前港股的整体吸引力并不强。

  尽管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可能对港股形成支撑,但实际数据表明,美联储的降息并不构成港股上涨的必要条件。历史上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港股曾经历震荡与回调,基本面因素仍对其表现产生主导影响。

  综合分析认为,港股在科技硬件、制药等领域依然存在结构性机会,然而“A股拉动”下的流动性行情并不确定。投资者可关注港股科技ETF(513020)和创新药ETF(517110)等标的,以把握潜在的投资机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