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0 19:01
(来源:ETF炼金师)
摩根士丹利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亚洲新兴市场人工智能映射》指出,人工智能(AI)商业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至亚太地区及新兴市场,且这一趋势与过去的移动互联网周期颇为相似。报告强调,AI的价值不仅限于硅谷和半导体巨头,而是逐渐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渗透。
根据报告,自2024年起,被视为“AI采用者”的公司股价已显著上涨,尤其是那些能够利用AI提升服务溢价、降低运营成本并重塑商业模式的企业。虽然这些公司并不一定自己开发芯片或者构建大型人工智能模型,但它们在将AI技术有效应用于商业实践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能力。
摩根士丹利通过对2024年1月至2025年7月期间的四轮全球调研发现,亚太及新兴市场中AI采用者的比例已从30%上升至34%。同时,兼具推动与应用双重角色的公司比例也从11%提升至18%。更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将AI视为业务中高度重要的公司的比例已从24%跃升至31%。这一变化标志着AI的角色已经从概念逐步转变为驱动业绩的核心引擎。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摩根士丹利最新筛选出的“Asia/EM AI Adoption Leaders”名单中包含了来自10个国家、多个行业的20家公司。这些公司包括中国的腾讯(0700.HK)、小米(1810.HK)、阿里巴巴(9988.HK)、小鹏(09868.HK)等;日本的Recruit Holdings(6098.T)、Fast Retailing(9983.T);韩国的Kakao(035720.KS);以及阿根廷的Mercado Libre(MELI)和新加坡的Grab(GRAB)。
这些领先企业的共同特点在于深度的AI应用能力以及强大的定价权和行业壁垒。研究显示,具有高定价权的AI采用者其股价表现远超低定价权企业,这意味着虽然半导体和硬件公司在初期表现突出,但未来将逐渐被下游应用层的企业所取代。换言之,AI技术的应用者将更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中获得丰厚回报。
日本政局的不稳定也对市场产生了影响。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于9月7日宣布辞职,引发市场对政局动荡的担忧,导致日元汇率承压,美元兑日元升至148.33。尽管如此,日元贬值预计将改善出口企业的业绩,这也为日本股市提供了支持。目前,日经225指数和韩国综合指数已接连创下新高,除了传统的货币贬值带动出口外,AI推动的企业效率提升与新兴商业模式正在被资本市场重新评估。
在AI应用推动的背景下,韩国的AI采用者占比明显提升,而日本在机器人、自动化与服务领域涌现出多家标杆企业,例如前述的Fast Retailing与Recruit Holdings。这两家公司分别在服装零售及人力资源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并积极利用数字化及AI技术保持竞争力。
对于希望投资亚太地区AI应用趋势的投资者,亚太精选ETF(159687)及其联接基金(A类021189,C类021190)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投资方式。这些工具能够一并覆盖多家亚太地区的龙头公司,既降低单一市场风险,亦能精准聚焦于成长潜力巨大的赛道。
关注亚太精选ETF的原因在于,首先,日韩在硬件领域的领导地位,使得日本晶圆设备和韩国存储芯片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为AI数据中心的扩展提供了动力。其次,随着中国的应用场景快速发展,相关企业如腾讯和小米在ETF中的权重超过40%。
数据显示,亚太精选ETF在历史上取得了超额收益,摩根士丹利的AI领涨组合在2025年预计将实现44%的收益,远超MSCI亚太指数的表现。随着亚太精选ETF(159687)近期连续上涨并创下新高,自4月9日以来上涨近28%。
AI技术的成熟使其不再是实验室中的概念,而是能在财务报表中体现的实际数字。能够将AI转化为利润的企业,将在未来十年中占据优势地位,而这一轮舞台正在向亚太地区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