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信用 | 半年报看中小银行变化

2025-09-10 16:00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财通证券研究)

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整体经营状况稳步发展,国有行和城商行扩张最为明显,资产规模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0.99%和10.96%。一季度不良资产余额明显增长,二季度有所改善,其中大行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下降,民营银行不良率上行。各类银行净息差继续承压,城商行尤其明显。

  • 进一步从半年报来看:

①绝大多数银行实现规模正增长,少量中小行缩表,增长部分中30%以上来自于金融投资规模的扩大,农商行资产结构中金融投资占比增长0.71pct。上半年部分银行处置AC账户来兑现浮盈,尤其是股份行和农商行表现更为明显,另一方面,OCI账户比重提升。

②贷款投向方面,建筑业、制造业、商务和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贷款增速都在10%以上,而房地产业仍然处于相对偏弱的位置,增速仅1.24%。

③存款结构中,活期存款的比例略有提升,银行有意引导存款短期化;存款平均成本普遍下降,股份行下降幅度最大,农商行最小。

④资产质量继续承压,一半以上银行逾期贷款率和不良贷款率增长。出于防风险的考虑,银行拨备覆盖率明显增加,超过七成的农商行该比例提升。

⑤仅有20%的银行净息差走阔,但大部分银行都实现了ROA和ROE不同程度的改善。

  • 信用风险怎么看?

2025年至今,仅有2只二级资本债发生未赎回情形,以及“长春农商银行”延迟行使赎回选择权,底线风险可控。各地相继推进定向增发、增资扩股,进一步增强银行资本实力,今年已有260亿的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较去年明显增多。此外,兼并重组也持续推进,信用风险可控。

对于银行债券投资,一方面,长久期二永债可以作为交易品种博取资本利得;另外,也可以适当下沉,筛选2年左右有一定票息收益的金融债参与。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或有遗漏,经济表现超预期,信用风险事件发展超预期

01

银行整体数据表现怎么样?

整体来看,上半年各类银行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表现为规模扩张、不良下降、资本充足率稳定、息差承压等。

具体来看:

①资产端:国有大行和城商行规模增长超过10%。上半年国有行和城商行扩张最为明显,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0.99%和10.96%,位于2022年以来的相对高位。股份行规模增速在2024年上半年下滑明显,后续有所恢复,但仍未达到2023年水平,而农村金融机构2022年以来规模增速始终下滑。近几年大行和股份行资产占比日趋走高,当前已接近60%。

②负债端:走势基本与规模扩张一致。伴随着大行和城商行资产规模的扩张,负债端亦上行明显,增速分别为11.18%和11.24%,其余类型银行负债增速总体位于4-6%之间。

③资产质量:一季度不良资产余额明显增长,二季度有所改善。2025年一季度各类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明显增长,尤其是城商行、农商行和民营银行,环比增速在5.9%即以上。二季度明显改善,大行和城商行不良环比增速明显下降,股份行、农商行和民营银行呈现环比负增长。此外,不良贷款增速呈现明显季节性,四季度明显改善,可能跟年末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大有关。

上半年大行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有所改善,分别下降3pct和2pct,民营银行风险持续扩大,不良贷款率增长9pct。

当前各类型银行拨备覆盖率差距不大,大行拨备覆盖最为充足,城商行略差,2024年以来农商行的拨备覆盖增长最快,今年上半年增长了5.47pct。

④资本情况:资本充足率均下滑,城商行表现更明显。一季度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下滑0.16pct、0.11pct、0.06pct。分类型来看,城商行和农商行下滑最为明显,分别为0.33pct和0.28pct。

④盈利能力:净息差继续承压,但得益于贷款规模的扩大和非息收入增长,盈利状况略有改善。伴随着降息等政策,今年上半年各类商业银行净息差继续压缩,受影响比较大的是大行、农商行和民营银行,净息差分别压降13.2bp、15.5bp和19.2bp。但从资产利润率的角度来看,情况反而略有改善,可能来自非息收入的增长,尤其是一季度,城农商行和民营银行资产利润率均有较大幅度的抬升。

02

半年报怎么说?

进一步的,我们以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为样本,从个体角度观察主要银行主体的经营情况。由于部分银行未披露明细数据,故从数据可比性的角度出发,各指标对比时仅考虑同时2024年末和2025年半年报的主体。

2.1

资产端

绝大多数银行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规模正增长,发展态势良好。从样本银行来看,今年上半年规模扩张的银行占比达到九成以上,其中江苏银行上半年总资产增速高达21.16%,湖北三峡农商行和宁乡农商行次之,也在15%以上。总规模的扩大,能够在净息差下降的背景下,对利润削减形成一定的缓释,从而促进其稳健经营。

但也存在部分银行尤其是农商行资产规模存在大幅下降,宁波鄞州农商行资产规模下降15.45%,山东莱州农商行资产规模下降12.04%,银行业头部集中效应日益明显,净息差收窄背景下中小银行生存形势严峻。

从对公贷款的投向来看,今年上半年建筑业、制造业、商务和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增速都在10%以上,而房地产业仍然处于相对偏弱的位置,贷款增速仅为1.24%。

随着净息差的收窄,金融投资逐渐成为部分银行的重要收入补充。

一方面,上半年银行业资产规模的增长,30%以上来自于金融投资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相较于上年末,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资产结构中金融投资的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其中农商行增长了0.71pct。

观察上半年银行的债市操作,AC账户占比显著压降,在债市相对较弱的期间,通过AC账户来兑现浮盈,另一方面,OCI账户比重提升,银行更多的转向交易盘。

2.2

负债端

与资产规模变动基本一致,今年上半年91.51%的银行实现负债规模的增长,其中江苏银行、湖北三峡农商行、重庆银行、芜湖津盛农商行增速都在15%以上。

从存款期限结构来看,上半年活期存款的比例略有提升,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银行积极引导存款短期化。成本方面,随着LPR的下降,各家银行存款平均成本也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以股份行整体下行更为明显,西安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泸州银行下降超过35bp。

2.3

资产质量

上半年银行业资产质量继续承压,一半以上的银行存在逾期贷款率和不良贷款率增长的情况,但另一方面,出于防风险的考虑,银行拨备覆盖率明显增加。

分主体来看,广州农商行、贵州银行江西银行、贵阳银行贷款逾期率明显增长,株洲农商行、宁波北仑城商行等不良贷款率大幅增长。但也有部分主体明显改善,如哈尔滨银行、宜宾银行、中信银行、青海互助农商行、浙江温州洞头农商行、九江银行等相关指标明显改善。

拨备覆盖率方面,浙江常山农商行、济宁银行、青海互助农商行等明显增长,浙江海宁农商行、浙江龙游农商行、浙江浦江农商行、浙江兰溪农商行、临安农商银行、厦门银行等大幅下降。

2.4

资本情况

上半年仅有1/3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明显的上升,在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内源性增长难度较大,以烟台银行为例,其资本充足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为19.72亿元增资扩股落地。

2.5

盈利能力

上半年仅有20%的银行实现净息差的走阔,银行盈利仍然承压。

但从ROA和ROE来看,大部分银行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山西榆次农商行、陕西神木工商行、江苏东台农商行、江苏丹阳农商行等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03

银行信用风险怎么看?

首先,商业银行债券底线风险明显下降。截至目前,仅有“20南昌农商二级01”和“20阜新银行二级01”2只二级资本债发生未赎回情形,以及“长春农商银行”延迟行使赎回选择权。从资本补充债未赎回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小银行风险相对可控。

其次,各地采取各种措施补充银行的资本实力。如3月30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同步在上交所发布公告,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计划募集资金总额达5200亿元,旨在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外,2025年以来中行、农行和交行已发行累计TLAC债规模2500亿元。

再如2025 年 7 月 15 日,吉林省财政厅公布的《2025 年第六批吉林省政府债券信息披露文件》显示,拟发行 260 亿元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用于支持吉林农商银行资本补充项目。同时,调整 2021 年发行的 86 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债券用途,两项合计 346 亿元资金通过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资新组建的吉林农商银行,以提升其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

最后,省联社改革也在路上。截至目前,已有11个省份改革方案落地,广东等多个省份也明确了改革路径,省联社改革正在加速,中小银行风险有望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04

银行债,怎么买?

当前债市仍然处于波动态势中,尤其是作为“利率放大器”的二永债波动更甚。在股市扰动较大、市场波动难以把握的环境下,我们更加推荐2年内高等级二永债,一来寻找票息收益,二来凭借其流动性进行波段操作。

2年以内商业银行债估值主要分布在1.7-1.9%之间。1.9%以上估值的二级资本债占比为6.73%,永续债为10.65%。2年左右的1.9%以上估值债券,具备较好的价值,值得关注。

具体到个券层面,光大集团、民生银行郑州银行青岛银行、恒丰银行、厦门国际银行等主体值得考虑。

05

小结

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整体经营状况稳步发展,国有行和城商行扩张最为明显,资产规模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0.99%和10.96%。一季度不良资产余额明显增长,二季度有所改善,其中大行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下降,民营银行不良率上行。各类银行净息差继续承压,城商行尤其明显。

  • 进一步从半年报来看:

①绝大多数银行实现规模正增长,少量中小行缩表,增长部分中30%以上来自于金融投资规模的扩大,农商行资产结构中金融投资占比增长0.71pct。上半年部分银行处置AC账户来兑现浮盈,尤其是股份行和农商行表现更为明显,另一方面,OCI账户比重提升。

②贷款投向方面,建筑业、制造业、商务和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贷款增速都在10%以上,而房地产业仍然处于相对偏弱的位置,增速仅1.24%。

③存款结构中,活期存款的比例略有提升,银行有意引导存款短期化;存款平均成本普遍下降,股份行下降幅度最大,农商行最小。

④资产质量继续承压,一半以上银行逾期贷款率和不良贷款率增长。出于防风险的考虑,银行拨备覆盖率明显增加,超过七成的农商行该比例提升。

⑤仅有20%的银行净息差走阔,但大部分银行都实现了ROA和ROE不同程度的改善。

  • 信用风险怎么看?

2025年至今,仅有2只二级资本债发生未赎回情形,以及“长春农商银行”延迟行使赎回选择权,底线风险可控。各地相继推进定向增发、增资扩股,进一步增强银行资本实力,今年已有260亿的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较去年明显增多。此外,兼并重组也持续推进,信用风险可控。

对于银行债券投资,一方面,长久期二永债可以作为交易品种博取资本利得;另外,也可以适当下沉,筛选2年左右有一定票息收益的金融债参与。

1、数据统计或有遗漏:由于数据收集的局限性、统计方法的差异、信息披露的不完整性或更新延迟,可能导致部分分析结果存在偏差。

2、经济表现超预期:宏观经济环境和财政政策是影响债券市场的关键因素。如果宏观环境出现超预期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率波动或外部经济冲击等,可能会对信用债市场表现形成冲击。

3、信用风险事件发展超预期:若出现信用舆情事件,可能会对信用债市场形成短期冲击。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