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一站打卡2025服贸会金融专题

2025-09-10 16:04

  当金融遇上科技与趣味,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给出了答案。近百家金融机构齐聚,不仅带来金融业创新成果的“硬核”展示,更打造了AI沉浸式体验、数字人民币潮流集市、趣味互动游戏等“好玩又好逛”的场景,让专业金融与大众生活深度交融,成为服贸会上不容错过的“打卡地”。

  双馆联动 解锁金融多元魅力

  首钢园5号馆“融通开放”主题展堪称金融领域的“全景画卷”,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支付清算等内外资机构在此集结。从建设金融强国的宏观布局,到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具体实践,再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鲜活案例,每一个展位都在讲述金融业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故事,让观众直观感受金融与经济的深度绑定。

  首钢园6号馆“智惠共享”主题展则聚焦“科技+金融”的融合创新。这里既有金融服务国家战略的成果展示,也有金融领域“两区”建设的实践探索,更有头部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联手打造的前沿应用。无论是让金融服务更普惠的技术方案,还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共享模式,都在凸显科技如何为金融“赋能”,让金融科技变得可感、可及。

  5号馆展区布局图

  6号馆展区布局图

  6号馆展区布局图

  金融黑科技 沉浸式体验“未来生活”

  想提前感受未来金融是什么样的?本届金融专题的“数字人民币潮流集市”和各家机构的智能化金融创新展示,绝对能满足您的好奇心。

  今年金融服务专题升级打造数字人民币潮流集市,精心规划近1000平方米的沉浸式数字人民币生态体验展区。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联袂打造“数字人民币+”创新矩阵,从日常消费到跨境支付,从便民服务到产业赋能,观众可以亲手操作数字人民币的多元应用。更有AI技术加持,让每一次互动都充满科技感,仿佛置身“未来金融生活实验室”。

  AI技术的深度应用,更是让展览“活”了起来。工商银行带来的千亿级金融大模型,直观展示AI如何为金融决策提供精准支持;农业银行的掌银民宿专区引入VR技术,戴上设备就能“身临其境”看房、下单,轻松体验“金融+文旅”的便利;中国银行带来数字人民币“幂方卡”、离境退税创新体验、“跨境金融综合服务方案”以及金融支持科技企业研发的前沿创新互动产品,通过数字化手段展示“外籍来华便利化服务”金融生态新场景;北京银行的智能交互机器人“京小宝”,搭配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数字人形AI大模型,与观众趣味互动……每一个AI应用都在打破金融“枯燥”的刻板印象,让观众在互动中读懂“数智金融”的魅力。

  趣味活动大升级 金融知识“玩着学”

  如何让金融真正走进大众生活?本届金融专题用“趣味互动”给出了答案。参展机构精心策划的各类活动,让观众在轻松玩耍中了解金融、学会理财,实现“娱乐+学习”双丰收。

交通银行设置硬件钱包卡面创意展示、数币盲盒机优惠活动等“保留”项目,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百年金融品牌的创新活力;民生银行展台特别推出多种趣味活动,通过打卡集章、网红报纸机、养老计算器、“咔咔”消消乐等精彩的互动,让观众在轻松体验中感受金融创新的魅力;北京银行的“儿童金融”主题活动,通过互动教孩子们认识货币;人寿保险全程设置“电子签章”体验,并于每日特定时段开展“玩偶互动”活动;北京农商银行的“答问题,抽扭蛋”,将金融知识融入问答,扭蛋里的小礼品让观众参与感满满;工银瑞信“投知里—正钱方反洗钱主题卷宗迷宫展”,将洗钱典型案例贯穿于四大生活场景,对应识别伪装、解析洗钱手段、体验监管和应对新型风险四类反洗钱知识。多线程通关机制让体验更具挑战性,以趣味化互动实现知识渗透。

  分层服务更贴心 为观众带来“专属体验”

  活动玩法:1.领装备:至国际金融会客厅领取胸牌1张+徽章挂绳1条,扫描胸牌二维码获取展区打卡点地图,开启集PIN之旅。2.打卡集PIN:前往专属打卡点参与互动,每完成1处即可获得1枚PIN。(限量发放,先到先得)

  无论是寻求合作的专业人士,还是来“逛展打卡”的普通观众,都能在本届金融专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专属体验”。

  9月10日-12日的专业观众日,聚焦“精准赋能”。每天都有金融机构高管团现场对接其他专题参展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解决方案,实现金融资源的“精准滴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9月13日-14日的公众开放日,则主打“全民参与”。“AI数字金融体验之旅”让观众深度感受科技金融的魅力;“金融为民大讲堂”邀请专家普及金融安全知识,教大家防范诈骗、保护权益;“金融PIN拼乐”活动更是联动12家金融机构,观众参与集PIN(徽章)打卡,既能赢取福利,又能深入了解不同机构的特色服务,让逛展成为一场“金融探索之旅”。 文/李悦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