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上半年上市银行消费贷PK:三家余额超5000亿,这家增长近四成

2025-09-10 16:31

(来源:V观财报)

今年上半年,不少银行对消费贷的投放力度加大。“V观财报”(微信号:VG-view)梳理各大上市银行近期披露的半年报发现,截至2025年6月末,除了齐鲁银行外,其余41家上市银行消费贷余额合计6.45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5.14%。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41家上市银行中,18家银行个人消费贷余额超千亿元,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居于前三名。在41家银行中,有29家消费贷余额较上年末增长,占比约七成。

18家银行个人消费贷余额超千亿

今年以来,个人消费贷成为银行发力的业务之一。从41家上市银行(齐鲁银行未单独披露个人消费贷款数据,故未统计在内)半年报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有18家银行个人消费贷余额超千亿元,包括6家国有大型银行、7家股份制银行和5家城商行。

从贷款的绝对值看,国有大行是消费贷发放的主力。6家国有大行中,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均超5000亿元,在41家银行中位于前三名;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均超4000亿元,分别为4580.41亿元和4162.88亿元;城商行中,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均超2000亿元,分别为2798.64亿元、2765.24亿元和2089.60亿元。

与大行相比,截至上半年末,有7家城、农商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未超过百亿元。其中,江阴银行无锡银行厦门银行个人消费贷余额垫底,分别为32.06亿元、52.88亿元和57.24亿元。

从上半年的增速来看,有29家上市银行个人消费贷余额较上年末增长,占比约七成,其中13家银行达到两位数的增长。比如,贵阳银行重庆银行上半年消费贷增速均超30%,分别达39.60%和36.17%,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在高基数的情况下,消费贷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不过,还有12家银行上半年的个人消费贷余额较上年末有所下滑,其中紫金银行降幅最高,达19.08%,厦门银行降幅紧随其后,达14.94%。

从上市银行披露的个人消费贷不良率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22家披露该数据的银行中,有16家不良率上升、占比超七成,2家持平,4家下降。

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22家银行中,个人消费贷不良率低于1%的有4家,分别为常熟银行成都银行、重庆银行和郑州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超过2%有4家,分别为工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青农商行

从不良率变动幅度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重庆银行个人消费贷不良率由上年末的1.05%降至今年6月末的0.74%,下降0.31个百分点,降幅最大。

在近期上市银行召开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多家银行被问到关于零售贷款资产质量的问题。

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在业绩说明上强调,该行零售业务的风险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冀光恒表示,两年前该行就开始主动调整,如今零售贷款不良已出现明显拐点,高风险资产压降成效显著。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颖在该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在招行内部管理中,零售贷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含按揭、小微和消费贷款在内的零售信贷;另一类是信用卡贷款。在零售信贷方面,招行作为市场的一份子,个体表现无法背离市场整体趋势。“我行零售信贷的风险有所上升,而且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小幅上升,但总体来看,我行的资产质量依然稳健可控。

王颖认为,随着经济持续回升、基础不断巩固,以及“反内卷”等积极变化,未来零售信贷的经营环境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银行业的竞争态势也将从价格战重新回归以科技、服务和质量为核心的差异化竞争。

消费贷贴息影响几何?

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对于个人消费贷款额度、贷款期限都进行了优化,明确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贷款期限可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随后,多家商业银行也跟进对消费贷产品进行了调整。

今年前三个月,部分银行个人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一度跌破3%。而从4月1日起,多家银行对低于3%利率的消费贷产品进行调整,消费贷年化利率重新回到3%以上。

9月,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正式实施。贴息后,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贷年化利率将低于3%。而本次纳入消费贷贴息的贷款经办机构共23家,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A股上市的42家银行中,贴息经办机构涉及6家国有大行、9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在H股上市,恒丰银行和广发银行尚未上市),其余27家城、农商行均未被纳入。

对此,杭州银行副行长陈岚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会上表示,对本次没有纳入贴息范围的城商行而言,短期内是一次重大的挑战,将面临与名单内银行的利率差距的扩大,存量客户存在流失风险。而且短期内新客获取难度增大的一个压力,客户增长和业务规模受到挑战。

“虽然我们行也不在本次享受贴息政策的银行名单内,但是消费贷和经营贷是活跃地方经济的关键,也是城商行的主战场。所以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综合化的服务提升客户的黏性。杭州银行也已经出台一些减费让利的优惠举措,来提高客户的需求和意愿。”陈岚说。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中提到,鼓励地方财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他经营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贴息支持,扩大政策覆盖面。

陈岚透露,该行近期也在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希望呼吁推动地方财政部门能够出台类似政策,支持城商行加快信贷投放。

江苏银行行长袁军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会表示,本次政策出台最终目的是拉动消费的增长,会带来整体消费信贷市场规模的提升。“目前,我行正积极与中央、省财政部门沟通争取政策支持。”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在接受“V观财报”采访时表示,消费贷贴息政策实施后,大行可进一步巩固其价格优势。未入围的中小银行面临优质客户流失压力,尤其在大额消费场景中竞争力受到挑战。不过,中小银行依托本地客群基础,在审批效率、灵活性和场景服务方面仍具独特优势,整体影响处于可控范围。

针对这一情况,薛洪言建议,中小银行可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提供相应贴息政策,缩小与大行的利率差距;同时积极深化本地场景创新,如联合商户推出“贷款+消费券”等组合产品,从单一资金提供向本地生态运营转变,增强用户黏性和借款便利性,打造差异化优势。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封面、导语图来源AI制图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