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前进保险(Progressive)的车险定价理论与实践

2025-09-10 07:30

(来源:分子实验室)

前进保险(Progressive)于2025年7月发布了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并着重讲解了该公司在车险定价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本文内容基于《Progressive 2025年第二季度收益报告演示文稿》,第一部分为Progressive2025Q2业绩;第二部分为车险定价理论;第三部分是Progressive的车险定价实践。(可略过第二部分,直接阅读第三部分)

前进保险2025Q2业绩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核心数据如下:综合赔付率为86.1,较去年同期下降3.0个百分点;净承保保费(NWP)达54亿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14.7%;在保保单数量(PIF)于2025年上半年增至240万份,较2024年12月增长6.7%。(数据来源:公司内部数据)

公司愿景与行业业绩数据

公司愿景

成为消费者、代理商及企业主在保险及其他金融需求方面的首选服务提供商。

2024年个人汽车保险行业前10大承保商数据

从直接承保保费(DWP)增长率与法定综合赔付率来看,Progressive的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Progressive的DWP增长率高于行业,法定综合赔付率低于行业)。

个人汽车保险综合赔付率(CR)趋势

图表展示了1997年至2024年Progressive个人汽车保险综合赔付率(CR - PGR)与行业综合赔付率(CR - Industry x PGR)的变化趋势,直观反映了公司在不同年份相对于行业的赔付率表现。(数据来源:S&P市场情报)

Progressive四大战略支柱

Progressive以四大战略支柱支撑业务发展,各支柱内涵如下:

  1. 人员与文化:Progressive的人员与文化共同构成公司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是推动业务长期发展的关键基础。

  2. 广泛需求:致力于满足客户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各类需求,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支持。

  3. 领先品牌:维持具有创新属性的领先品牌形象,通过优质服务体验增强客户信任与信心,巩固品牌市场地位。

  4. 具竞争力的价格:依托行业领先的客户细分能力、精准的理赔理算水平及高效的运营体系,为客户提供兼具性价比与竞争力的产品价格。

上半年营销支出趋势

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公司所有产品的广告支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图表对比了2019年至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的广告支出(单位:百万美元),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25年上半年广告支出接近25亿美元。

商用车保险业绩表现

过去25年多以来,Progressive商用车保险的法定综合赔付率持续优于行业水平。图表展示了1996年至2024年Progressive商用车保险(Progressive Commercial Auto)与商用车保险行业(Commercial Auto Industry x Progressive)的法定净综合赔付率(Net CR)变化,多数年份中,Progressive的净综合赔付率低于行业,凸显其在商用车保险领域的竞争优势。(数据来源:S&P全球市场情报)

前进保险的车险定价

演讲者信息

演讲者

  1. Bradley Granger:理学学士(荣誉)、理学硕士、FCAS(北美产险精算师协会会员)、FCIA(加拿大精算师协会会员)、MAAA(美国精算师协会会员),担任全国汽车定价负责人。

  2. Jen Kubit:FCAS、MAAA,担任商用车保险定价高级总监。

演讲议程

  1. 定价理论(Pricing Theory)

  2. 定价理论实践(Pricing Theory in Practice)

定价理论

保险产品的定义

基于《个人汽车示范保单合同》,保险产品的核心内涵可从两方面界定:

  1. 风险转移属性(从承保协议看):投保人支付保费后,保险公司将根据保单的所有条款、条件与限制为投保人提供保险保障,承保范围及责任限额以保单声明页为准。完整保单包含保单合同、投保申请、声明页及所有批单,本质是“风险从投保人向承保人的转移”。

  2. 特定期间属性(从保单期限与地域看):保单仅对“声明页所示保单期限内”发生的事故与损失生效,且损失需发生在美国各州、领地、属地,加拿大各省、地区,或承保车辆在上述地区港口间运输的过程中,属于“特定事故期间的风险转移”。

事故与定价周期及成本构成

汽车事故与普通商品(如麦片)不同,其风险具有明显的时间周期属性,需区分“历史事故期”(Past Accident Period)与“前瞻性定价期”(Prospective Pricing Period)。

涉及关键时间节点包括:

  • 当前日期(Today)

  • 新保单费率生效日期(NB Effective Date)

  • 续保保单费率生效日期(RB Effective Date)

  • 平均损失日期(Average Loss Date)

  • 平均事故日期(Average Accident Date)

  • 下次费率修订生效日期(Next Rate Revision Effective Date),

  • 历史趋势期”(Historical Trend Period)

  • 前瞻性趋势期(Prospective Trend Period)

定价的核心逻辑是“与预期成本匹配”成本构成公式为:成本 = 损失 + 损失调整费用 + 一般费用 + 利润。

定价与利益相关方的一致性及合规要求

定价需实现与利益相关方的对齐,核心是基于“预期成本”制定费率,成本构成仍遵循“成本 = 损失 + 损失调整费用 + 一般费用 + 利润”。

美国精算师协会(Casualty Actuarial Society)在《费率制定原则声明》中明确:若费率是对“个体风险转移相关的所有未来成本预期值”的精算合理估算,则该费率“合理、不过高、不不足且无不公平歧视”。

从合规角度,美国几乎所有州的法律均强制要求保险费率“不得过高、不得不足、不得存在不公平歧视”,这一定价准则与公司“成为消费者、代理商及企业主保险与金融需求首选”的愿景,以及“诚信、黄金法则、目标导向、追求卓越、盈利”的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

两大基础定价问题

定价的核心围绕两个基础问题展开:

  1. 若不对当前费率进行任何调整,对于即将承保的保单,在下次费率修订中,我们应预期何种“损失+损失调整费用率”?

  2. 为使即将承保的保单在下次费率修订中达到预设的综合赔付率目标,我们需要对当前费率进行何种调整(上调或下调、调整幅度)?

精算预测中的准确性与精确性

精算师制定损失与费率预测时,核心目标是“最小化偏差与方差”,需明确“准确性”与“精确性”的差异:

  • 准确性(Accuracy):衡量“偏差”的指标,反映预测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即“准不准”);

  • 精确性(Precision):衡量“离散度”的指标,反映多个预测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即“稳不稳”)。

基础定价公式与损失口径的关系

保险定价本质是“基于事故年度的承诺”,但财务报告通常以“日历年度”为口径,两者的核心关系公式为:日历年度已发生损失 = 事故年度已发生损失 + 往期事故年度延迟损失(Runoff)

通过模拟案例可更清晰理解:假设“当前日历年度已发生损失”为43,235,该数值由两部分构成:

  1. 当前事故年度:已付损失41,561 + 期初准备金2,001 - 期末准备金0 = 43,562;

  2. 所有往期事故年度:已付损失2,562 + 期初准备金2,904 - 期末准备金15 = -327;

两者相加(43,562 + (-327)),最终得到日历年度已发生损失43,235。

事故期间财务已发生损失与无偏最终损失计算

对事故期间的财务已发生损失分析,需计算“无偏最终事故年度(AY)损失”,核心公式为:**无偏最终事故年度损失 = 事故年度已发生损失 × 损失发展因子(LDF)**。

模拟案例:若事故年度已发生损失为43,562,损失发展因子为0.99,则无偏最终事故年度损失 = 43,562 × 0.99 = 43,126。以“日历年度已赚保费(CY EP)”61,136为基数,可计算得出该损失占已赚保费的比例为70.5%(43,126 ÷ 61,136)。

损失调整费用与损失的关联性

损失调整费用与损失金额存在显著相关性,通常以“损失的一定比例”计提(本案例中选取12%作为计提比例)。损失调整费用具体包括两类:

  1. 抗辩与成本控制费用(DCC):涵盖抗辩费、诉讼费、医疗成本控制费用(无论内部成本还是外部费用);

  2. 理算及其他费用(A&O):涵盖理算费、其他间接运营费用(无论内部成本还是外部费用)。

模拟案例计算:事故年度损失43,562 × 损失发展因子0.99 × 损失调整费用因子1.12 = 48,302,该金额占日历年度已赚保费61,136的比例为79.0%(48,302 ÷ 61,136)。

部分成本的均值回归特性

部分保险成本(如天气相关损失)具有“均值回归”特性——即短期波动后会向长期平均水平靠拢,天气是典型的均值回归事件。例如,案例中“过去12个月(T12)实际风灾、洪水、冰雹损失”为14,000,而“长期预期T12风灾、洪水、冰雹损失”为10,790,据此计算“天气因子”为0.926。

在商用车保险(CL)领域,客户会根据业务要求或资产保护需求购买更高责任限额,此时“人身伤害(BI)+财产损失(PD)责任险”的大额损失也具备均值回归特性,处理方式与天气相关损失一致。

模拟案例计算:事故年度损失43,562 × 损失发展因子0.99 × 损失调整费用因子1.12 × 天气因子0.926 × 大额损失调整因子1.00 = 44,742,该金额占日历年度已赚保费61,136的比例为73.2%(44,742 ÷ 61,136)。

损失趋势与费率调整频率

损失的“频率”(索赔次数)与“严重程度”(单次索赔金额)会随时间变化,需纳入定价考量:案例中假设“损失频率年增长率”为1.0%,“损失严重程度年增长率”为7.0%,同时需结合“费率生效日期、保单期限、修订时长”等因素判断未来趋势影响。

Progressive会频繁调整费率,基础定价问题的核心是“判断当前费率合理性”,因此需将“日历年度已赚保费”调整至“当前费率水平”。

模拟案例计算:加入“频率趋势因子”(1.01 × 1.308 = 1.013)与“严重程度趋势因子”(1.07 × 1.308 = 1.093)后,金额变为49,524;若考虑“当前费率水平因子(CRLF)”0.958,调整后的已赚保费 = 61,136 × 0.958 = 58,568,此时49,524占调整后已赚保费的比例为84.6%(49,524 ÷ 58,568)。

控制产品组合变化对损失趋势的影响

若产品组合变化(如特定客户群体占比变动)影响“原始损失频率与严重程度”,无需为此类变化专门定价——因为公司收取的保费会随产品组合调整同步变化(依托行业领先的客户细分能力,可实现保费与风险的匹配),因此需对产品组合变化的影响进行修正。

模拟案例计算:加入“保费趋势因子”(1.05 × 1.308 = 1.066)后,调整后的已赚保费 = 61,136 × 0.958 × 1.066 = 62,429,此时49,524占该调整后已赚保费的比例为79.3%(49,524 ÷ 62,429)。

确定目标损失率以实现承保利润

回答“基础定价问题2”需先明确“目标损失+损失调整费用率”,而费用率具有“前瞻性”(基于未来运营规划计提)。核心逻辑是:1 - 目标损失+损失调整费用率 - 费用率 = 目标承保利润率。

模拟案例:假设“预算损失+损失调整费用率(BLR)”为78.3%,“费用率”为17.7%,“目标承保利润率”为4%(1 - 78.3% - 17.7% = 4%);结合此前计算的“实际损失+损失调整费用率”79.3%,可得出费率调整幅度:(79.3% ÷ 78.3%) - 1 = +1.3%,即需上调1.3%费率以实现目标。

定价公式中各要素的关联性

基础定价公式中的各要素(事故年度损失、损失发展因子、损失调整费用、天气因子、大额损失调整因子、频率趋势、严重程度趋势、日历年度已赚保费、当前费率水平因子、保费趋势等)存在相互关联。

例如“保费趋势(产品组合)”会影响“损失调整费用”“损失发展因子”“频率/严重程度趋势”,“预算损失+损失调整费用率”则与“费用率”直接相关。

将所有要素代入公式计算得出的“实际损失+损失调整费用率”,可解答“基础定价问题1”;通过“1 - 实际损失+损失调整费用率 ÷ 预算损失+损失调整费用率”计算的费率调整幅度,可解答“基础定价问题2”。

平衡响应速度与稳定性的可信度理论

定价需在“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与“维持费率稳定性”间平衡,核心工具是“可信度(Credibility)”——一种降低“估算费率需求均方误差”的精算技术。

精算逻辑中,“数据 = 真实值 + 随机误差”,精算师追求“真实值”但无法完全消除随机误差,因此需通过“可信度”判断数据可靠性:若经验期内实际索赔次数足够多(完全可信度标准为4,559次,案例中经验期索赔次数为27,956次,可信度为1.0),能在90%的情况下确保估算值与真实值偏差≤±5%,则认为数据具备“完全可信度”(可信度取值范围0≤可信度≤1)。

实际定价中会“侧重近期数据”以控制随机误差,最终通过“加权公式”计算费率调整幅度:加权费率指示值 = 可信度×实际损失+损失调整费用率 + (1 - 可信度)×预算损失+损失调整费用率,该公式可同时解答两大基础定价问题。案例中可信度为1.0,因此加权费率指示值为+1.3%。

定价理论实践

Progressive的费率制定流程与运营目标

运营目标

在“综合赔付率不超过96%”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业务快速增长。

费率制定流程(三大核心职能协同)

  1. 产品研发(Product R&D):负责开发“行业领先的产品细分方案”,为精准定价提供基础;

  2. 产品管理(Product Management):主导“州级战略制定”,负责产品与定价决策的落地;

  3. 定价(Pricing):评估“整体费率充足性”,提供准确的费率调整建议。

费率制定关键要求

明确“所需费率水平”(涵盖细分客户层面与整体费率层面),并以“快速推向市场”为目标——每年进行数百次费率修订,确保对动态市场环境的及时响应

费率更新频率与覆盖范围

个人汽车保险(Personal Auto)

  • 更新频率:每年3-4次;

  • 地理覆盖:51个地区(美国所有州+华盛顿特区);

  • 销售渠道:2类(代理渠道、直销渠道);

  • 保障类型:12-15种(各州略有差异)。

商用车保险(Commercial Auto)

  • 更新频率:每年4次;

  • 地理划分:4个州单独划分,其余州归为一组;

  • 业务目标:5类(针对不同商用车客户群体);

  • 保障类型:9种。

频繁的更新机制使定价与产品团队能快速应对市场动态变化。

年度费率修订次数趋势

图表展示了2020年至2024年“个人汽车保险(PL Auto)”与“商用车保险(CL Auto)”的年度费率修订部署次数:

  • 2020年:个人汽车保险39次,商用车保险45次;

  • 2021年:个人汽车保险45次,商用车保险49次;

  • 2022年:个人汽车保险79次,商用车保险88次;

  • 2023年:个人汽车保险105次,商用车保险109次;

  • 2024年:个人汽车保险111次,商用车保险140次。

数据表明,Progressive具备“在损失成本变化时快速增加费率修订次数”的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

应对费率表变化的方法

费率表(Tariffs)的调整可能对“前瞻性定价期的损失成本”产生影响,且面对新的费率表变化时,公司往往缺乏过往经验,但仍需通过两大方式应对:

  1. 评估费率表变化对损失成本的具体影响(如责任限额调整、保障范围变化等);

  2. 基于现有数据与精算模型,调整基础定价公式参数,确保仍能准确解答两大基础定价问题。

汽车理赔的分类与成本构成

汽车理赔并非单一类型,需根据车辆损失情况细分,成本构成各有不同:

  • 可维修车辆(Repairable):成本包括“人工成本(Labor)”与“零部件及材料成本(Parts & Materials)”;

  • 全损车辆(Total Loss):成本涉及“车辆价值(Value of the Vehicle)”与“残值回收(Salvage Recoveries)”;

  • 此外,所有汽车理赔均可能包含“医疗费用(Medical Bills)”与“一般损害赔偿(General Damages)”。

内部跨职能协作机制

Progressive通过“定价、经济学、理赔”三大部门的跨职能协作提升定价分析质量,各部门职责明确:

  • 经济学部门(Economics):解读联邦政府政策行动,提供外部经济指数(如通胀、工资水平)及相关洞察;

  • 理赔部门(Claims):提供理赔支付类别的专业知识(如维修成本、医疗费用趋势),输出细分的损失支付数据;

  • 定价部门(Pricing):整合前两大部门的信息,将经济趋势、理赔数据纳入基础定价公式,确保费率测算的准确性。

初始预期的偏差与监控优化

由于基础定价公式依赖“未来成本估算”,初始预期的“未来损失支付金额”可能存在偏差,因此需建立“估算-监控-修正”的闭环机制

  1. 估算:基于当前数据与模型初步估算未来损失支付;

  2. 监控:定价、理赔、经济学部门协同,跟踪费率表调整后“实际损失支付”的变化;

  3. 修正:依托公司庞大的理赔数据量,快速识别实际与预期的差异,及时调整定价参数,优化后续费率测算。

过往快速响应的业绩证明

Progressive过往在应对市场变化时表现出较强的快速响应能力,核心体现为“综合赔付率持续优于行业”:

  • 个人汽车保险2014年至2024年,法定综合赔付率多数年份低于行业水平(Industry x PGR、Industry x Progressive),且个人汽车保险展示“直接综合赔付率”,商用车保险展示“净综合赔付率”;

  • 商用车保险2014年至2024年,法定综合赔付率同样多数年份低于行业,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数据来源:S&P市场情报)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