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Biotech的进击之路--复宏汉霖2025年半年报感悟

2025-09-10 15:01

(来源:Talk of Carlyler)

复宏汉霖今年可谓是扬眉吐气,从去年的底部到现在,最高价算差不多也涨了8、9倍了。当然,客观地讲,股价的上涨倒不是因为公司业绩有多好,主要是因为一是确实低估到变态;其次是公司的创新产品数据的发布引起市场的关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今年创新药企业受到市场的追捧。

不管什么原因吧,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企业的基本面来看看企业过去半年的发展如何。

一、经营业绩

28.2亿元的营收,3.9亿元的净利润,财务数据不算太好。

28亿营收主要来自汉曲优14.4亿元,汉斯状6亿元,汉利康2.7亿元以及研发服务1.8亿元,合计24.9亿元,占营收88%左右。

二、重磅药物看点

曲妥珠、汉利康、汉斯状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弹药。但作为一家立志要成为Biotech的公司,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潜在重磅药物加持,一切都是空谈。

最引人瞩目的是HLX43,这是一款靶向pd-L1 ADC的药物,目前数据优于全球同类药物,有望成为一款广谱性的治疗肿瘤的药物。

其次就是复宏汉霖充分发挥了自身多单抗药物药物的优势,大力推进单抗产品的联用,特别是HLX10+HLX04、HLX10+HLX07、HLX43+HLX10。这些药物的临床进展效果如何,值得期待。

此外,处在很早期的管线HLX3901、HLX3902,是三抗产品,管线的进展值得关注。

三、值得信赖与担忧的地方

复宏汉霖从创立之初就立足于国际化,它的研发、产品质量都是面向全球的。这一点很是让人放心。尽管这意味着这家药企在走最难的路。想当年pd1很火热的时候,有部分公司走了捷径,以小适应症率先上市了pd1产品,然后大卖,背后原因是什么,想必大家都心里有数。

当然复宏汉霖pd1首先上市的MSI-H适应症,当时宣传得得如何如何好,结果今年年初从公司pd1宣传中撤下来了。就为了这么点事,我追问过IR,IR给我的答复是公司从没宣传过每年有30万的患者。我把公司官网截图发上去之后,IR选择性沉默,就如同石沉大海,想必永远没有答案了。这就是为何复星医药老被诟病报喜不报忧了。

回到国际化这个话题吧。公司已经上市两个主要产品汉曲优、汉斯状都已经在国际主流市场上市了,这是对公司产品效果、质量的背书啊。

包括HLX43等主要的在研产品,从临床开始,就已经在国际多个主流市场进行多中心的临床了。我还是保持这样一个观点,评价一家药企到底行不行,还是得看公司的产品是否能在主流市场进行研发、上市。经过多个主流市场的监管,最后产品能够获批上市,这是经过多个国际监管机构交叉检验的结果,这是对产品效果、质量的背书。对投资者来说,这省去了多少事啊,有免费的监督机构帮你筛选公司呢。

虽然这样很费钱,但面对的市场更大了、产品的疗效、质量也有保障。用通俗的话来讲,是骡是马得拉出来溜溜。按这个标准来评价,不少标的可能连看的兴趣都没有了。

担忧的地方就是复宏汉霖目前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于支撑企业发展的需要,包括生物药生产基地的建设、研发投入、销售等费用,冷不丁公司的融资余额已经达到35亿人民币了。当然换一个角度看,在公司自身现金流不足于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情况下,公司有足够的融资能力,从金融机构借到资金来支撑公司的发展,是一个好事情。但一个硬币的两面吧,多角度评估一下也是个好事。

相信随着HLX43等产品临床数据的披露以及产品的上市,复宏汉霖作为复星医药创新板块的扛把子,很有希望从一家18A的药企进化为一家Biotech的企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