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延链补链,更须谋定而快动

2025-09-10 00:00

  □ 从春龙

  蓬莱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的建立以及海工装备产业园的建设,生动诠释了谋篇布局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它不仅是避免产业发展“打乱仗”的前提,更是实现产业链从“有”到 “优”、从“优”到“强”的核心密码。

  “打开分析”,是抓好产业链的前提。蓬莱区位于环渤海的中心区域,岸线长、港口深、腹地阔,适宜发展海工装备产业。而海工装备产业链上下游涉及诸多行业门类,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想要延链补链,就要打开分析链上的优势和缺项,弄清楚链上有什么、要什么,谁能提供?缺什么招什么、弱什么补什么,只要项目是链上需要的,就要全力以赴招引落地,以此来补短板、拉长板。

  有的放矢,为延链划定“路线图”。产业链的延伸若缺乏全局规划,极易陷入“四处开花却无一结果”的困境。从巨涛、大金落地,到东方电气上海电气陆续投产,前后20年的时间,围绕海上风电母港及周边区域,一直坚守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方向不动摇,没有非常功利主义地频繁切换赛道。面对国家海上风电发展的重大机遇,蓬莱区果断出手,用短短四五年的时间就补齐了海上风电的全产业链图谱。

  精准发力,为补链找准突破点。蓬莱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及海工装备产业园的崛起,生动诠释了“精准发力”在补链中的核心价值。通过精准识别产业链缺口、锁定关键环节、匹配优质资源,当地成功找到补链突破点,从分散的项目布局跃升为完整的产业生态,为区域产业链补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补链不能平均用力,需聚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环节。蓬莱区将风电主机、叶片、塔筒等高端海工装备列为补链关键突破点,通过攻克这些环节激活产业链整体效能。

  在全球供应链频繁波动的当下,做强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尤为重要。蓬莱区在19平方公里的海工产业园内实现“研发、制造、物流、运维”的空间集聚,使东方电气的叶片、上海电气的主机、大金重工的塔筒等核心部件的运输距离控制在10公里内。这种空间上的集约布局,不仅降低了企业协作成本,更展现出产业链强大的韧性。

  从蓬莱区的实践来看,谋定而动绝非纸上谈兵,而是贯穿产业链建设全周期的方法论。它让延链有的放矢、补链精准发力、强链久久为功,最终实现全产业链的系统性跃升。在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谁能在系统谋划上占据主动,谁就能在产业链重构中赢得先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