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工商银行精彩亮相2025服贸会

2025-09-10 09:06

  9月10日至14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启幕。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顶级盛会,本届服贸会秉承“全球服务 互惠共享”理念,聚焦“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年度主题,汇聚全球创新成果,搭建国际合作桥梁。作为大会授牌的合作伙伴,本届服贸会,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携前沿科技成果、卓越投行成就与沉浸式互动体验亮相。以“智享工银 慧聚服贸”为主题,多方位展现工行在服务贸易金融领域的深耕成果、科技金融的突破创新,以及赋能实体经济的强劲实力,为观众呈现一场兼具科技感、专业性与互动性的金融盛宴。

“智享工银 慧聚服贸”工商银行展台

公积金数字人AI智能客服

  立足服贸平台

  打造综合性金融场景

  坐落于首钢园区5号馆中心,255平方米的展区面积不仅彰显工行国有大行的实力,更通过科学分区实现功能与体验的完美融合。本次服贸会,工行通过“数说工行、数绘新篇、数智未来、服贸全球、服贸展业、服贸智趣”六大板块,全面展示自身积极把握全球服务贸易良好发展的机遇,通过科技赋能支持广大市场主体经营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最新成果。

  步入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数说工行”板块,该板块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全景展现工行在自身经营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的最新佳绩;“数绘新篇”板块集中展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等方面的新举措、新成就;“数智未来”板块摆放千亿级金融大模型智能化互动展项,突出展示工行构建的以大模型基础支撑及应用范式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服贸全球”板块展示工行不断提升自身国际化经营能力、落实国家和北京市重点战略的最新进展;“服贸展业”板块则展示工行在9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全景案例;“服贸智趣”板块通过工小智机器人店铺、透明翻译屏、全息投影等在内的互动展项,通过嵌套交易功能,多角度展示工行科技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场景和数字化转型的最新实践。

  积极打造集“展览展示、沙龙交流、商务洽谈、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场景,展会期间,工行还将举办多场国际化、具有前瞻性的沙龙及政策宣讲活动:携手政府机构、重要嘉宾、国际学校、悉尼分行等机构共话留学、旅游、金融服务等服贸热点议题;落实和加快展会成果转化,设置30余平方米商务洽谈间,营造轻松、开放的洽谈氛围。这种“三维一体”的布局,让展台不仅成为成果“展示窗”,更成为连接客户、传递价值、促成合作的“连接器”。

数说工行

  沉浸式交互体验

  解锁金融科技智趣魅力

  科技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工行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关键抓手。本届服贸会工行展区以“数智交互”为核心,通过具身机器人、智能数字人、全息投影等技术,打破传统金融服务的时空界限,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并感受金融科技的魅力。

  展区现场,工行具身机器人凭借领先的具身智能算法与大模型技术,成为现场瞩目的“明星”。它不仅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观众流畅对话,担任“讲解员”,还可依托高精度运动控制算法,灵活穿梭于展台之间,为观众精准引导展区动线。具身机器人能以专业、亲切的交互方式,让金融服务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触达”,展现着工行在人机交互领域的技术突破。

  在民生服务专区,工行“公积金数字人”与新版公积金联名卡一站式办理设备形成“黄金组合”。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与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打造的“数字人AI智能客服”重磅升级,将服务能力从“智能答疑”全面跃升至“边聊边办”,当用户咨询公积金信息时,系统可主动识别其潜在需求,并即时引导办理查询业务,用户全程仅需对话,通过语音说出身份证号、姓名、查询起止日期等信息即可完成录入,无需手动输入,实现“问询—办理—输出”一站式闭环。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政务服务“小切口”,以“边聊边办”创新实践推动服务体验“大变化”,用生态“软实力”筑牢民生服务“硬支撑”。

  与之配套的便携式外拉终端,则让“数据多跑路,用户少跑腿”成为现实。观众只需通过移动终端,即可现场一站式完成公积金联名卡申请、激活、功能绑定,还能加载家装分期等住房消费场景权益。从“柜台办”到“上门办”的模式创新,不仅为市民节省了时间成本,更以金融科技践行民生保障使命,彰显工行“金融为民”初心。

  在体验区,东超科技全息投影技术带来新体验——无需实体屏幕,金融产品信息、业务办理流程可在空中直接成像,观众点击空中画面即可完成信息查询、立体模型交互,仿佛置身“未来银行”。“数字分身”交互项目则让远程服务更具温度,观众通过Pad与客户经理的数字分身语音对话,无论是咨询个人养老金政策,还是了解企业手机银行功能,数字分身都能以专业的讲解,提供精准服务,展现工行在虚拟数字人应用领域的领先探索。

  此外,现场的咖啡机器人、Galbot机器人小铺、盲盒机等互动展项,将金融服务与趣味体验深度融合——观众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即可领取机器人制作的个性化拉花咖啡,办理业务后还能参与盲盒抽奖。在愉悦轻松的氛围里,数字金融的便捷性与生命力被清晰呈现在观众眼前。

  成果集中展现

  金融“五篇大文章”引领服务升级

加快探索服贸领域金融解决方案

具身机器人为您讲解工商银行做好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既关乎现在,又布局未来。工行积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积极探索实践。本届服贸会上,工行集中展示服务服贸产业的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构建服贸全场景数字生态。坚定走数字化发展道路,工行持续打造“数字工行(D-ICBC)”,近年来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获奖等级和数量稳居全行业第一,是国内首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最高等级续评认证企业,并获评2024年《财资》“中国年度数字银行”。本届服贸会现场,工行重点展示企业手机银行、全球现金管理、工银司库等工商银行对公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以及数字人民币安心筑、中新双向进出口贸易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泸州老窖酒e贷、珠海拱北口岸市场纳统收单等落地场景的具体案例。同时,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工行北京分行积极打造数字金融场景矩阵,首都功能核心区首家公积金综合服务网点实现“多点办、就近办”;京郊旅游景区扫码闸机、餐饮商户智能收单、高校特色办卡系统等场景,让数字金融渗透服贸全链条等彰显工行数字金融的硬实力的案例也在该板块一一呈现。

  为创新主体注入金融活水。始终将科技金融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工行围绕“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构建“专营机构、专项行动、专属产品、专门风控、专项保障”的“五专”服务体系,打造“工银科创金融”品牌。工行北京分行以“四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为抓手,支持科创企业发展。本次服贸会上,工行展示其为生物医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商业航天重点企业、航空高端标准件企业等提供精准服务的具体案例。这些案例不仅是工行服务科技型企业的缩影,更彰显了金融与科技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守护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工行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金融血脉,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风险管理机制”,该成果受中国人民银行推荐,在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会议上向世界推广。工行北京分行争做绿色金融“排头兵”,重点项目案例遍布京津冀。本届服贸会上,工行以“擦亮绿色金融底色,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重点展示生态保护红线风险管理机制和北京分行绿色金融发展成果,如为天津南港海上风电项目提供16.3亿元融资,年节约标准煤19.08万吨,年减碳52.41万吨;牵头筹组23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台湖图书城演艺创展中心项目,将原亚洲最大出版物集散地升级为绿色建筑;累计为北京地铁十余条线路提供超700亿元融资,助力绿色低碳交通网络建设;以68.3亿元债转股业务,支持某央企新能源公司在13个省份的光伏、风电项目,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这些项目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更体现了工行以绿色金融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责任担当。

  守护金融服务民生温度。在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方面,工行以“涵养普惠金融活水,促进共同富裕”“提升养老金融温度,满足人民需要”为主题,重点展示工商银行普惠金融三大产品线和北京分行普惠金融建设成果,以及工行手机银行养老金融服务专区和北京分行养老金融建设成果。近年来,工行创新打造“经营快贷、网贷通、数字供应链”三大普惠产品线,北京分行以“精准滴灌”理念,让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与乡村大地。截至目前,工行北京分行已服务超1000家汇率避险“首办户”,为小微企业减费让利,实现“普惠金融惠及万家”。在养老服务中,工行北京分行实施“1134”工程,构建全方位养老金融服务生态。数据显示,北京分行目前管理养老金规模2万亿元,服务长辈客户900万人,金融资产1.35万亿元,基本养老代发人数120余万人,年金受托规模760多亿元,同业排名第一;建设394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持续开展长辈客户关爱、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与北京市反诈中心搭建专线,累计堵截电信网络诈骗3300余起,涉及金额近6亿元,守护长辈的“钱袋子”。

  纵览全球格局

  专业实力书写服贸开放答卷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世界经济正面临多种严峻挑战。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工行以全球化网络、跨境化服务、创新化产品和“工银价值投行”服务体系等综合优势,为服务贸易全球化发展提供“工行方案”。

  搭建服贸跨境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末,工行服务网络覆盖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在4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408家境外机构,其中31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有254家分支机构,通过参股标准银行集团间接覆盖20个非洲国家。在跨境基础设施领域,工行所辖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达37家,236家外资间参行通过工行间接参与CIPS网络;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超100万亿元,担任12个国家人民币清算行,为服贸企业跨境结算提供高效、安全的通道。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抓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契机,今年以来,工行北京分行进一步加大服务贸易领域跨境业务拓展和金融服务力度,该行在全行范围内启动“跨境金融行动”,强调以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思维,进一步加大国际结算、跨境融资、外贸新业态等领域发展,一体化推进国际业务客户和产品对位管理,以客户需求视角提供一站式、综合化、个性化的跨境金融服务。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工行更是以金融“主力军”的责任担当,推动服贸合作走深走实。该行为中船集团卡塔尔LNG运输船项目开立预付款保函,支持高端装备“走出去”;为中哈原油管道提供融资,保障能源通道畅通;为刚果(金)铜矿项目、秘鲁铁矿项目设计创新融资模式,助力资源保供与产能拓展。截至目前,工行累计支持“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超500个,承贷额超600亿美元。

  共建国际合作协同桥梁。发挥大行责任担当,工行积极参与和推进相关国际合作机制,致力于为全球工商业客户搭桥梁、引资源,创造合作机会和良好条件。作为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主席单位,工行将推动金砖国家在农业经济、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等九大领域的工商合作,助力金砖国家服贸产业链协同;牵头成立的中欧企业联盟(CEBC),汇聚110余家企业,覆盖中欧18个国家,通过“走进德国”“走进雄安”等活动,促进中欧服贸务实合作;发起的“一带一路”银行间合作机制(BRBR),已吸引77国196家金融机构加入,下设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工作组,为“一带一路”服贸项目提供金融协同支持。

  创新服务贸易强国建设。深入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工行全力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针对服贸企业多元化需求,积极创新投行产品与服务模式,在跨境供应链领域,为境内央企境外贸易平台提供买断型保理融资,助力企业加速资金周转;自主研发“跨境e电通”平台,为跨境电商提供本外币一体化服务;推出电子提单信用证,以加密技术实现国际贸易结算无纸化,提升效率与安全性;以“投资北京”为支点,工行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创新政银协同模式,助力企业“扬帆出海”,为来华人员提供便捷金融服务。

  如今,工行的金融服务已深度渗透金融、电信、文旅、教育、体育等九大服贸领域,以实实在在的成果赢得市场与客户的广泛认可。在银保合作领域,工行与中国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联合推出“银保科技e贷”,构建“科技—金融—产业”一体化生态,将保险服务嵌入企业全生命周期,成功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在对外开放领域,工行北京分行服务了近百家境外机构客户,有力支持境内境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文旅服务方面,为北京环球影城提供33亿元融资支持,聚焦场景生态,共同打造智慧景区支付体系;体育服务方面,支持国家速滑馆建设与赛后升级,助力冰雪运动发展;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方面,为雅万高铁、秘鲁钱凯港项目提供跨境担保与融资,助力中国技术与影响力“走出去”;健康卫生服务方面,为三甲医院开发自助入院系统,实现住院费用全流程数字化;环境服务方面,为物美集团定制“五位一体”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案,推动零售行业绿色转型。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国际舞台,工行用“融资、融智、融技、融通”的综合金融实力,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从科技赋能的沉浸式体验,到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扎实实践,再到金融服务的全球布局,工行在2025服贸会上的亮相,既是对自身金融实践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国有大行深度融入发展大局的生动展现。展望未来,工行将继续以金融科技为引擎、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坚定走开放合作道路,持续探索金融与服贸产业融合的新场景、新模式、新路径,为推动全球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多“工行力量”,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共绘“全球服务 互惠共享”的新蓝图。 文/李悦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