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阿里、京东大战美团,拼多多黄铮坐不住了

2025-09-09 19:48

(来源:电商行业)

黄峥:做生意不能急,选择比努力重要,常识比知识重要。

出品 | 电商行业  作者 | 李响

拼多多招聘物流经理,暴露重大信号

前段时间,外卖市场的硝烟四处弥漫,阿里、京东、美团打得不可开交,抖音、快手也纷纷下场布局,整个行业巨头云集、混战激烈。

在这场混战中,有一个巨头格外安静,那就是在电商领域屡创神话的拼多多。

当其他平台都在为抢占外卖市场份额忙得不可开交时,拼多多既没有推出相关的外卖功能,也没有发布任何入局的消息,仿佛完全置身事外。

看到这一幕,不少人下意识地认为,拼多多大概是想专注做电商,毕竟它在电商领域已经取得了亮眼成绩,或许不想分散精力去涉足竞争激烈的外卖赛道。

但其实不然,拼多多看似对这场外卖大战毫无兴趣,实则已悄悄开始布局

近日,拼多多在某招聘平台开启物流经理岗位的招聘,职位要求明确要求需有骑手配送资源,以适应前期开拓市场节奏;具备产品搭建推动能力,优化配送产品线功能;能进行团队搭建管理,制定区域运力管理计划;与代理商合作,搭建区域内运力物流质量关键指标健康体系并监控改善;熟悉各类活动玩法,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运力,对骑手运营管控提针对性方案;负责其他项目类运营事宜。

图源:微博

图源:微博

在这些招聘要求中,李响特别注意到一点,岗位明确包含“需有骑手配送资源,并且能开拓市场能拉新”这一条件。

图源:微博

图源:微博

按常理来说,若拼多多仅布局常规电商物流,完全无需对“骑手配送资源”提出此类要求,从这一点来看,拼多多此次招聘背后的布局并不简单。

正因如此,有网友猜测,拼多多很有可能计划进军外卖领域,或是布局闪购业务。

当然,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毕竟企业在布局新业务初期,往往会保持一定的保密性,避免过早暴露战略意图而面临竞争对手的针对性应对。

但假如网友的猜测是真的,拼多多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节点入局外卖或闪购领域呢?

作为国内电商领域的头部玩家,拼多多凭借下沉市场优势、农产品电商布局以及跨境业务的突破,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数与供应链资源。

但近年来,电商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存量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拼多多的业绩增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开拓新的增长曲线来打破瓶颈。

数据显示,拼多多2025年二季度营收达1040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的1106亿元有所回落,同比增速也从2024年四季度的24%大幅放缓至7%。

图源:Fmarketing

图源:Fmarketing

与同行对比来看,拼多多的增长放缓非常明显。财报数据显示,京东同期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创下近三年同比增速峰值;美团营收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即便阿里为即时零售投入了大量资金,营收也实现了2%的正增长。

图源:美团财报

图源:美团财报

在增长慢于同行的情况下,拼多多为了打破增长瓶颈、开辟新的业绩增长点,显然需要寻找更具潜力的新赛道。

而外卖所属的即时零售赛道,恰好是当下消费需求旺盛、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的领域,既能依托拼多多现有的用户基础实现快速渗透,也能通过即时配送服务提升用户粘性,与现有电商业务形成互补。

从时机来看,现下也很适合拼多多布局即时零售。

此前几轮外卖大战的激烈角逐已逐渐平息,市场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头部玩家的资源投入节奏也有所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赛道失去机会,反而为新入局者减少了前期白热化的资源消耗,提供了更从容的布局空间。

此时,拼多多入局或许能避开前期的资源消耗,借助自身供应链与用户基础寻找破局点,抢占市场空白。

不过,这些都是基于招聘信息的合理猜测。目前看来,关于拼多多是否真的会进军即时零售赛道,官方尚未释放任何明确消息,后续李响也将持续关注,第一时间为大家同步最新进展。

物流是拼多多的一根“刺”

对电商平台来说,配送环节从来都不只是把货送到手上这么简单。从下单到配送再到领取,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物流的串联,这悄悄维系着用户对平台的信任。

刘强东曾说,“京东始终认为物流是电子商务体验最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超过60%。” 

这话不只是说明京东为何一门心思投入自建物流,更点透了电商行业的竞争关键,当商品、价格、营销的差距越来越小,物流就成了决定平台能否留住用户的核心。

而在即时零售加速崛起的当下,配送环节的重要性更被推向新高度。从“小时达”到“分钟达”的时效升级,从普通包裹到生鲜、药品的精准履约,配送不仅是物流链路的末端,更直接定义着即时消费场景下的用户体验,成为平台争夺市场的核心战场。

以美团为例,近日,美团闪购宣布联合服饰、美妆、3C、家电、百货等品类多家零售品牌,上线即时零售行业首个退货免运费服务。

图源:美团闪购

这意味着即时零售的配送链路不再只聚焦“快速送达”的前端体验,而是向“售后无忧”的全周期服务延伸,即时零售的配送环节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与此同时,将视野转向拼多多,我们可以发现,其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即时配送服务体系,相较于美团等平台在售后体验、配送保障等维度的精细化升级,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回头看拼多多的发展,它靠“低价+社交分享”切入下沉市场,在电商领域迅速崛起,但在物流的投入和建设上,却一直跟不上节奏。

图源:拼多多

图源:拼多多

早期的时候,拼多多主要靠通达系这些第三方物流,自己没办法直接管控物流环节,这就导致用户经常遇到各种问题。

最明显的差距便是服务,在一些偏远地区,若是遇到物流问题想维权,时常会因为拼多多对第三方物流的管控力不够,导致流程繁琐,体验感变差。

这种情况下,随着拼多多的业务越做越广,从国内电商到跨境电商,从传统电商到即时零售,物流短板带来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 

更重要的是,如今用户对物流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时效、售后还是配送保障,都有明确的标准。

因此,改善物流现状对拼多多而言,早已不是 “可做可不做” 的选择,而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只有把物流这根“刺”拔掉,才能通过优化物流体系提高服务质量,留住更多用户;只有补好物流短板,才能在即时零售这类新赛道上,与阿里、京东、美团“掰手腕”。

一直以来,物流都是支撑商业生态运转的“动脉”。无论是商品从仓库到消费者手中的流转效率,还是售后退换货的响应速度,或是用户对“当日达”“小时达”的时效期待,都高度依赖物流体系的支撑。

可以说,没有强大、高效的物流网络作为后盾,再庞大的商品供应链、再活跃的用户消费需求,也会因“最后一公里”的阻碍而难以顺畅运转,甚至直接削弱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对拼多多而言,即时零售目前仍是未涉足的领域,若未来真要入局,补上物流环节的能力,既是必须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决定其能否立足该赛道的关键一步。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