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9 16:48
(来源:半导体前沿)
据南华早报报道,美国电脑制造商戴尔科技(Dell Technologies)近期针对部分在华员工启动裁员计划,这是美国企业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撤离的最新案例。
据两位收到通知的知情人士透露,戴尔本周将与受影响员工进行一对一谈话,其最后工作日定为 10 月 10 日。他们补充道,员工在离职前可申请转岗公司内部任何空缺岗位。
知情人士称,此次裁员主要涉及戴尔位于上海和福建东南部沿海城市厦门的 EMC 存储部门及客户端解决方案集团(CSG)。其中一人透露,这是近几个月来的第三轮裁员,此前两轮的离职日期分别为 8 月 15 日和 9 月 12 日。
此轮裁员的具体规模尚未可知。戴尔未对周五发出的置评邮件作出回应。
这家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公司近年持续在全球范围内缩减员工规模。其财务报告显示,截至 1 月 31 日,戴尔员工总数约为 10.8 万人,较一年前的 12 万人减少约 1.2 万。两份财报均提及,公司 “采取了限制外部招聘、员工架构重组等成本削减措施”,“导致整体员工数量下降”。
尽管在截至 8 月 1 日的六个月内,戴尔整体运营收入增长 25% 至近 30 亿美元,但客户端解决方案集团(CSG)的运营收入仍下滑 9%。
其实早在3天前,就有网友发帖,最近戴尔的裁员通知在疯狂刷屏,涉及中山公园CDC、五角场COE等多个核心部门,全球员工从12万砍到10.8万,降幅10%,有人拿着N+3的赔偿笑不出来,有人刚入职7个月只能拿N+2。
另一则消息来自上海网友的爆料。有网友称,戴尔上海五角场COE血洗大裁员。2025年9月第一天,前 EMC COE 办公室血洗大裁员。
戴尔成为又一家在华裁员的跨国科技巨头:
上月,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启动新一轮裁员,波及中国大陆数百个岗位。该公司称,“移动 NAND 产品的财务表现面临挑战”,因此 “在全球范围内停止开发新型移动 NAND 产品”。
今年 3 月,IBM 关闭了在华主要实体之一 “IBM(中国)投资公司”。此前,IBM 于去年在多个城市的中国开发实验室和系统实验室裁员超 1000 人,并表示该实体已 “完成在华研发使命”。
今年早些时候,微软关闭了上海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内部实验室;去年 5 月,微软还为 700 至 800 名在华人工智能员工提供 relocation(工作调动)选项,并启动大规模裁员。
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会议背景
电子特气是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材料,对芯片性能和良率有直接影响,是半导体制造的第二大耗材,占比约14%。2025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近300亿,且保持每年10%的增长。
追随空气化工、林德、液化空气、大阳日酸等国际企业的步伐,国内电子特气企业金宏气体、华特气体、南大光电、中船特气和雅克科技等纷纷取得突破。国内企业已经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产品进入台积电、美光、中芯国际等国际头部晶圆厂供应链。然而,高端前驱体和光刻气等仍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低,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
2024年全球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前驱体市场规模达17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中国作为重要市场,亚化咨询预计2028年半导体前驱体市场将达12亿美元。主要受益于存储芯片及逻辑芯片先进制程的需求。伴随中芯、华润、华虹、长江存储、长鑫、等本土晶圆厂扩产,国产前驱体在纯度、定制化解决方案领域替代空间巨大。国内龙头企业雅克科技、南大光电、正帆科技发展迅速,厦门恒坤、上海至纯等在前驱体领域也不断推进。
2025电子特气与半导体前驱体论坛(AESG2025)将于11月5-6日在苏州召开。会议由亚化咨询主办,金宏气体等企业战略支持。将探讨电子特气与前驱体发展现状与趋势,搭建产学研平台,聚焦技术创新、工艺优化、供应链安全与合作,推动半导体核心材料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