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9月近130家公司股东套现,热门赛道股东密集套现

2025-09-09 17:14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A股市场估值重心上移,上市公司股东及高管的减持套现活动也骤然升温。据统计,自9月以来的短短六个交易日内,已有近130家A股公司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激增超100%,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减持热情高涨

9月9日,沪深北交易所迎来减持公告的密集披露潮。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包括泰德股份科德教育美联新材金力永磁星环科技昭衍新药在内的至少29家上市公司,集中发布了股东或董监高的减持计划。

在这些急于套现的股东中,不乏一些近期二级市场的“明星公司”。例如,本季度涨幅已超90%的海立股份,其控股股东电气控股计划减持不超过1%的股份。尽管公司曾多次澄清网络上的重组传言为不实信息,但股价的持续暴涨显然为大股东提供了绝佳的减持窗口。

同样,9月以来股价涨幅超30%的新泉股份,其股东也加入了减持行列。这表明,在市场情绪高涨、股价处于相对高位时,部分产业资本选择“落袋为安”的意愿十分强烈。

东方IC

热门赛道成减持“重灾区”

从减持公告所涉公司来看,资金流出的方向高度集中于近期备受市场追捧的几大“明星赛道”。

首先,先进制造产业链。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新泉股份、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海立股份、线性驱动系统商捷昌驱动等,均发布了减持计划。这些公司普遍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产业的景气度提升,股价表现抢眼,也因此成为股东减持的重点区域。

其次,因AI概念而火爆的TMT赛道(科技、媒体、通信)同样是减持多发地带。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业务的星环科技、人机交互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商宸展光电等公司股东,也选择在股价高位进行套现。减持理由各不相同

面对汹涌的减持潮,各家股东给出的理由和背后动机却不尽相同,折射出复杂的市场心态。

有的减持理由颇为新颖,引发市场热议。例如,金融信息服务企业同花顺,自去年行情启动以来股价最高涨幅已接近300%。其控股股东、董事长易峥在减持公告中表示:“减持理由系让渡市场参与机会”,这一说法在投资者中引起了讨论。

然而,更多公司的减持背后,是业绩增长乏力与股价上涨的背离。以跨界新能源的星帅尔为例,公司今年股价累计涨幅超过30%,但其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却双双下滑近三成。虽然今年上半年业绩看似迎来困境“反转”,但其光伏组件业务的毛利率仅为5.92%,传统主业家电零部件的营收仍在萎缩。这种缺乏坚实基本面支撑的股价上涨,往往更容易引发股东的减持冲动。

在减持成为主流选择的同时,也有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展现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选择不动甚至提前终止减持计划。例如,近期入局具身智能概念的新时达,其董事王春祥早在5月就预披露了减持计划,但截至减持期满,其未实施减持。无独有偶,乾照光电的股东和君正德基金主动选择提前终止减持计划,并自愿承诺在今年12月31日前不减持公司股份。

分析人士指出,股东减持是资本市场的正常行为,短期内密集减持可能会对相关个股的股价造成一定压力,尤其是在市场情绪敏感时期。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区分是纯粹的套现行为,还是对公司“基本面不看好”的信号。对于投资者而言,应深入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减持股东的身份、减持比例以及减持理由,综合判断其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影响。(文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