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9 16:13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 扩大服务消费政策出台有望激发增量需求,民航反内卷有望促进量价良性循环
后续民航业或有政策继续加码反内卷,量价有望逐步回归良性循环。6月26日民航局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民航领域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工作。7月22日,在2025年全国民航年中工作会议上,民航局局长宋志勇要求加快构建民航领域统一大市场,综合整治行业“内卷式”竞争。8月14日,中国航协牵头编制《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倡导各企业严格遵守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杜绝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的恶意竞争行为(如低于成本价倾销、虚假宣传等),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9月有望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8月27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9月商务部要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政策将重点支持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力,比如与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等,大力发展入境消费、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 免签政策再扩圈,国际航班量有望继续向上
中国签证互免国家范围扩大。1)俄罗斯: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中国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停留期限为30天。俄罗斯总统9月5日表示,俄罗斯相应也将对等实施对华免签政策。2)韩国:根据韩联社9月7日报道,在2025年9月29日至2026年6月30日期间,韩国政府将面向中国团体游客(3人及以上)试行免签入境政策,停留期限为15天。
国际航班量有望进一步修复。根据航班管家,2025年第36周(9.1-9.7),国际客运航班整体恢复至2019年的85.1%,其中俄罗斯航班恢复至96.8%,韩国航班量恢复至98.5%;分航司看,境内航司执飞国际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的99.9%,境外航司恢复率仅64.5%,后续有望进一步修复。
■ 行业供需弱平衡,重视淡季票价低基数效应,Q4票价有望同比转正
民航供需基本达到弱平衡。2025年1-7月,供给(机队)、需求(旅客量)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7%、116%。
暑运客座率维持高位、票价下滑明显,9月后公商务需求或有补充释放,Q4淡季票价在低基数上有望实现同比正增长。根据航班管家,2025年暑运民航客座率约85.9%,同比+0.4pct,其中8月客座率达87.3%创历史新高;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约846元,同比-6.4%。根据民航局\中国航协月度数据,24Q4民航客座率平均约83.5%,同比23年+4.9pct,同比19年+1.7pct,而民航平均票价约706元,同比-10%,反映了部分“以价换量”的定价策略。9月后公商务需求活跃度环比或有改善,民航反内卷有望促进航空量价良性循环,在24Q4票价低基数上,25Q4票价有望实现同比转正。
■ OPEC+进一步增产,油价或进入下行周期
为了重夺市场份额,截至2025年9月,经过5个月的增产,欧佩克+已完全退出2024年初减产220万桶/日原油的协议。9月7日,OPEC +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自10月起进一步增产13.7万桶/日,意味着该组织已启动第二阶段增产计划,对应2023年总量约166万桶/日的减产(这部分减产计划原定于2026年底到期)。2025年1-9月我国航空煤油进口到岸完税价格平均约5713元/吨,同比-13%。2025年9月5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为65.50美元/桶,随着主要产油国增产,油价或继续下行,航司单位航油成本有望继续下降,助力盈利释放。
投资建议
中长期来看,上游飞机制造商、发动机制造商交付能力恢复周期长且交付质量变差,波音\空客订单积压排期或达10年,同时考虑国内面临飞机退役、退租高峰,航空行业将面临长周期供给趋紧。航空需求消费属性增强,需求有望稳健增长,供需关系持续改善。2025年行业利润释放更多依靠成本改善,2026年供需剪刀差有望进一步扩大,预计将逐步兑现票价弹性。标的推荐: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H,华夏航空,吉祥航空,春秋航空,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A。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油价上涨,人民币贬值等。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点击报告标题直达↓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行业专题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交运免税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交运免税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廉洁从业申明: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