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9 17:05
眼下,嘉峪关市新城镇泥沟村万亩胡萝卜种植基地迎来了采收旺季。作为河西走廊东段重要的高原特色蔬菜产区,这片基地依托嘉峪关“戈壁明珠”气候优势,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翠绿的缨子下,橙红饱满的胡萝卜整齐扎根土壤,农户们弯腰拔取、快速分拣,冷链车直接开到田埂边,将新鲜胡萝卜装车发往陕西、四川等地商超及深加工企业,产销衔接高效顺畅。
种植户张建国是新城镇响当当的胡萝卜种植能手,今年他带头组建的种植合作社,把周围农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种植面积从120亩扩展到200亩。然而就在播种前,购买抗病性突出的“红芯六号”种子、环保地膜以及租用起垄覆膜一体机的资金问题,使他陷入了困境。
邮储银行嘉峪关市分行客户经理在“戈壁农业金融服务行”走访过程中了解情况后,当天便携带信贷资料上门服务,凭借新城镇“信用村”的评级结果,3天内向其发放了30万元信用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有了资金保障,合作社在胡萝卜种植上更加敢于“投入”。种植过程聚焦“绿色、优质”目标,不仅选用了耐储存、糖分高的“红芯六号”“陇胡1号”等适应戈壁气候的品种,还引入了滴灌节水系统,全面推行“统一育苗、统一测土施肥、统一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标准化模式。如今,合作社胡萝卜亩产量稳定在4000公斤以上,且因品质优良,收购价每公斤比普通品种高出0.6元,亩均收益较往年提升了近2000元。
“以前没资金,想扩种却不敢,好种子都舍不得买,胡萝卜小且品相差,客商压价厉害。现在有邮储银行托底,敢投设备、引技术,胡萝卜能卖到更远地方,我们也更有干劲。”老菜农王建军跟着张建国种了5年胡萝卜,说起变化笑得合不拢嘴。
嘉峪关虽位于戈壁地带,但年均光照时长超过3000小时,昼夜温差大于15℃,加之沙质土壤具备优良的透气性能,产出的胡萝卜质地细腻、甜度高,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嘉峪关的胡萝卜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标志性产物。
近年来,当地聚焦胡萝卜产业,一方面加速“戈壁农业”设施的升级换代,建成集中连片的温室大棚与标准化种植区域;另一方面借助“嘉峪关农特产展销中心”,贯通“种植-加工-电商销售”的全链条,而金融助力正是促进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据悉,邮储银行嘉峪关市分行结合当地“戈壁农业”发展特点,将17个行政村庄按“产业核心村”“潜力培育村”“基础服务村”分类,通过“靶向营销、主动授信”推进信用村贷款。针对胡萝卜种植户、合作社及深加工企业,推出“农牧贷”“产业贷”等专项产品,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戈壁田间,为村民增收、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王学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