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9 15:26
(来源: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行业整体:景气步入复苏通道,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0.73%。2025H1,军工行业167家重点上市公司实现总营收3648.91亿元(+7.10%),实现总归母净利润203.74亿元(+0.73%),其中2025Q2单季度收入+11.63%,归母净利+7.60%,单季度收入增速重回两位数增长。2025H1行业整体毛利率18.76%(-0.28pct);整体净利率3.56%(-0.35pct),盈利能力仍有小幅下行,而行业期间费用率11.72%(-0.60pct)体现行业正加大费用管控。从资产负债表来看,2025H1军工总预付同比+14.60%,合同负债同比+11.29%,有拐点向上趋势,或可认为行业新一轮景气周期已在蕴育。从资本开支来看,行业产能扩张速度有所下降。
看军工子板块:地面装备收入利润成长领先行业。收入端来看,2025H1实现同比正增长板块为地面装备(+32.94%)、船舶(+20.45%)、军工电子(+10.09%);利润端分化显著,2025H1各行业归母净利分别:船舶(+124.12%)、地面装备(+52.06%)、航空(-24.81%)、军工电子(-19.83%)、航天及信息化(-68.89%)。资产负债表来看,航空领域预收预付均下降显著,但多板块存货增长仍较为明显,或反映行业仍在积极备产,预期未来仍有充沛的订单任务,军工电子板块2025H1预付款项同比+30.76%,或反映积极备产备货、板块收入有望实现修复。此外,地面兵装领域2025H1资本开支同比+18.34%,或反映对未来需求的乐观预期。
看细分产业链环节:差异化复苏,消耗弹药明确需求回暖。军工原材料端,碳纤维2025H1收入+10.47%、利润+0.59%,成为唯一收入利润同比双增的军工新材料细分环节。航空中游制造端,2025H1合同负债机加环节债+28.03%、锻造环节+46.47%反映中游订单改善。航空主机厂端合同负债消化明显,或处于新一轮订单周期前夕。消耗弹药在2024年利润表承压严重的背景下,2025H1收入及利润端明显改善,收入+37.45%、归母净利润+19.00%,且在合同负债/存货分别同比+38.33%/+21.43%,增长提速,或将推动消耗弹药领域成为军工行业最先恢复的细分赛道之一。
投资建议:当前地缘政治格局复杂,外部安全压力加大,暗礁和潜流增多,对维护国家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认为军工行业有望恢复高景气发展态势。建议关注:1)关键军工电子自主可控:睿创微纳、高德红外、陕西华达、高华科技、智明达(已覆盖);2)订单预期大幅改善的消耗弹药及兵器链:内蒙一机(已覆盖)、北方导航(已覆盖)、佰奥智能(已覆盖)、国科军工、光电股份;3)军贸出口概念:洪都航空;4)航发及航空稀缺卡位:隆达股份(已覆盖)、航亚科技、图南股份(已覆盖)、中航高科、光启技术;5)无人及反无概念:锐科激光、宗申动力、建设工业。
风险提示:财务数据不包含表外信息、解释力有限;行业订单落地不及预期;技术创新风险等。
一、统计样本说明
军工行业上市公司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均已陆续披露完毕,为了跟踪行业的景气度及经营质量的边际变化情况,我们对军工行业重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各图表中数据为截至各时间点数据。
我们筛选出 167 家军工行业重点上市公司,作为本次军工行业业绩分析的样本池。其中:航空领域上市公司57家,军工电子企业33家,地面装备企业23家,航天及信息化领域企业44家,船舶领域企业10家。此外,我们拆分了五个军工行业关键细分环节,分别为关键电子元器件、航空新材料、航空中游制造、航空主机厂以及消耗弹药进行单独分析。
二、行业整体:景气步入复苏通道,行业利润重回正增长
2.1营收端: 2025Q2单季同比增速+11.63%,回归两位数增长
2025H1军工行业实现营收3648.91亿元,同比增长7.10%,2025Q2单季军工行业实现营收2149.38亿元,同比增长11.63%。全行业2025H1收入增速触底反弹,相较于2024及2025Q1的1%增速提高明显,但整体仍弱于行业19-22年行业的两位数收入增速,但从2025Q2单季来看,收入增速提高明显。我们认为装备采购节奏调整已经结束,而随着国防工业建设及武器装备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行业增速将进入复苏进程,有望重回高景气周期。
2.2 利润端:2025H1归母净利重回正增长,价格调整因素或已逐渐出清
2025H1军工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203.74亿元,同比增长0.73%,2025Q2单季军工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131.36亿元,同比增长7.60%。2025Q2行业归母净利于连续五个季度负增长之后,重回正增长。我们认为,军工行业此前利润端持续承压主要系装备价格调整因素所致,而此次利润端修复或表明价格影响已经集中出清,未来行业价格机制将恢复常态化调整运行。
2.3 盈利能力:整体呈弱修复态势,费用管控为关键手段
2025H1年军工行业盈利能力呈弱复苏态势。2025H1,军工行业上市公司实现行业总毛利684.61亿元,同比增长5.52%,对应行业整体毛利率18.76%、同比下降0.28pct;实现整体净利率5.58%、同比下降0.35pct,但相比2024年净利率3.56%及2025Q1净利率4.83%有所修复及提升。
军工整体期间费用率已位于近十年最低点,提质增效进行时。2025H1,军工行业期间费用规模总额为427.57亿元,对应整体期间费用率为11.72%、同比下降0.60pct,创近十年新低。我们认为,行业利润的提升逻辑或已由高毛利支撑逐步过渡至以费用管控为主的提质增效模式,该该阶段可重视行业期间费用率变化及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情况。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持续下降,有效支撑行业利润水平。2025H1军工行业的管理费率、财务费率、销售费率分别为5.29%(-0.33pct)、-0.18%(+0.22 pct)、1.30%(-0.29 pct),表明2025H1行业期间费用率下降主要得益于销售及管理费用率下降。而考虑到一般企业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繁杂性,其费用率的持续降低一般可说明企业管理效率及经营手段的提升。
研发创新持续开展。 2025H1,军工行业的整体研发费用为193.74亿元(+3.17%),研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对应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31%(-0.20pct),研发费用率小幅下降,但考虑到行业2019-2025年研发费率整体提高的大趋势,研发费率的下降或为短期现象,整体各军工企业仍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
2.4 资产负债表: 备产状态持续,新景气周期蕴育特征渐显
存货金额持续创新高,行业仍维持明确备产状态。截至2025H1末,军工行业的存货总额为3623.67亿元,同比增长5.35%、环比增长1.68%,从存货金额绝对值的增长可以看到行业仍进行明确的备产工作,但存货增长速率相较2020-2022年有所下降,或表明行业正在等待新一轮订单周期。
合同负债维持高位,订单确定性仍有重要保障。截至2025H1末,行业合同负债合计2204.31亿元,同比增长11.29%、环比减少3.24%。行业合同负债额自2023年起进入相对平稳阶段,目前仍处高位运行阶段,或表明行业未来成长确定性仍较高。
预付款项拐点向上趋势明显,或为行业新景气周期前兆。截至2025H1末,军工行业总预付款项为984.20亿元,同比增长14.60%、环比增长1.19%。预付款项反映企业向上游购货的意愿,可作为军工行业景气周期的重要前瞻性指标之一,考虑到行业自2024年起预付款项的增长提速趋势,或可认为行业新一轮景气周期已在蕴育。
应收增长仍较为显著,行业仍应重视财务回款能力。截至2025H1末,行业应收规模4313.90亿元(同比+15.45%),行业应收增长速度高于收入增长速度,因此也对应到了行业利润表中财务费用率的提高,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利润能力,目前阶段军工企业仍需重视应收的回款。
2.5 现金流量表:产能扩张速度有所下降
行业经营性净现金受季节性及合同波动影响。2025H1,行业经营性净现金流总额为-316.06亿元,主要系军工行业通常1-3季度都处于经营性现金净流出的状态,该数额已较2024H1的-653.74亿元好转明显。
产能扩张周期或已见底。2025H1,军工行业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总额为205.57亿元(+0.70%),行业资本开支已处于较为稳定的态势,或表明军工行业正由产能扩张周期逐步过渡至产能消化周期。
三、板块结构拆分:地面装备收入利润成长领先,航空预收预付已处低位
3.1 营收端:十四五攻坚,地面装备板块收入增速领跑行业
收入贡献结构:军工行业2025H1各细分子板块实现营收:航空1506.72亿元(占比41.29%),船舶1163.78亿元(占比20.45%),军工电子376.86亿元(占比10.33%),地面装备324.46亿元(占比8.89%),航天及信息化277.09亿元(占比7.59%)。25H1数据显示,整体结构变化不大,航空收入占比有所下降,地面装备收入占比已超过航天及信息化板块。
地面装备板块首次实现高增速。2025H1,各子板块收入同比增速排名:地面装备(+32.94%)、船舶(+20.45%)、军工电子(+10.09%)、航空(-3.19%)、航天及信息化(-7.06%)。地面装备板块收入增速为近3年高点,且2025Q2单季增速为40.60%,为军工行业率先实现新一轮订单周期成长的细分行业,或为十四五末期装备的批量交付,后续可持续关注兵装板块十五五订单成长。
3.2 利润端: 分化明显,船舶及地面装备行业表现优异
军工行业竞争格局仍处深度调整期,行业利润具有较高波动性。军工行业2025H1各细分子板块实现归母净利:船舶64.79亿元(+124.12%)、地面装备19.31亿元(+52.06%)、航空78.06亿元(-24.81%)、军工电子39.06亿元(-19.83%)、航天及信息化2.52亿元(-68.89%)。除船舶受益民品造船景气周期外,地面装备为2025H1利润端唯一同比正增长板块,且成长明显。
3.3 盈利能力: 波动性加剧,军工电子盈利能力于高位回落
军工电子盈利能力于高位回落明显,多板块盈利能力有所调整。2025H1,军工行业各子板块毛利率:船舶13.11%(+2.19pct),地面装备20.58%(-0.90pct),航空15.30%(-0.80pct),军工电子40.07%(-4.19pct),航天及信息化30.24%(+0.45pct)。军工电子作为军工传统盈利能力最高的细分行业在本轮价格调整周期下也成为了盈利能力下滑最显著的行业,其余板块毛利率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2025H1,军工行业各子板块净利率:船舶5.57%(+2.58pct),地面装备5.95%(+0.75pct),航空5.18%(-1.49pct),军工电子10.36%(-3.87pct),航天及信息化0.91%(-1.81pct)。除船舶板块净利率显著提高外,仅地面装备净利率于2025H1有所提高,多行业盈利能力还处阶段性调整期。
提质增效,军工电子及地面装备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军工各板块2025H1实现期间费用费率:航天及信息化28.40%(+0.56pct)、军工电子24.38%(-2.00pct)、地面装备13.85%(-2.50pct)、航空8.62%(+0.41pct)、船舶7.10%(-1.03pct)。
航空航天板块研发费率仍有提升。军工各板块2025H1实现研发费率:航天及信息化12.79%(+0.37pct)、军工电子12.49%(-0.89pct)、地面装备5.17%(-0.83pct)、船舶3.58%(-0.23pct)、航空3.27%(+0.02pct)。
控管理费用为行业费用管控的最重要手段。复盘2025H1期间费用率同比变化情况,其中期间费用率下降明显的船舶、地面装备、军工电子行业均以管理费率的控制为主要手段,分别-1.03pct、-1.08pct、-1.00pct,并辅以研发费率及销售费率的下降。且全部行业销售费率均有所下降,也是唯一一致变化。
3.4 资产负债表: 航空预收预付已处低位,关注新一轮行业景气启动时刻
航空领域经历4年合同负债消化周期后,船舶领域已构成军工行业合同负债主体。航空领域合同负债自21Q2的828.58亿元高点下降至25Q2的332.91亿元,占全行业比重由41.92%下降至15.10%,而船舶领域合同负债自21Q2的894.96亿元增长至25Q2的1714.54亿元,占全行业比重由45.28%提升至77.78%。
25Q2军工各板块合同负债变化情况:船舶1714.54亿元(同比+18.90%、环比-0.04%),地面装备34.43亿元(同比-17.27%、环比-26.83%),航空332.91亿元(同比-14.62%、环比-16.26%),军工电子32.29亿元(同比+7.26%、环比+4.70%),航天及信息化90.15亿元(同比+17.01%、环比+2.88%)。
军工电子25Q2预付款项增长明显,板块交付流转提速。25Q2,航空领域预付款项总额分别为150.10亿元(同比-12.68%、环比-26.08%),持续下降。而地面兵装板块及军工电子领域预付款项则在25Q2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地面兵装预付款53.99亿元(同比+48.71%、环比+23.07%),军工电子24.12亿元(同比+30.76%、环比+18.61%),或反映该两个板块正在积极备货以应对未来下游需求。
多板块存货增长仍较为明显,赋能行业未来收入成长。2025H1,各板块存货同比增速:船舶+1.85%,地面装备+11.40%,航空+6.88%,军工电子+4.57%,航天及信息化+6.12%,我们认为,考虑到军工行业较强的“计划性”,存货提升或可预期未来仍有较为充沛的订单任务。
3.5 现金流量表: 地面兵装领域稳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
2025H1地面兵装领域稳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2025H1,军工各行业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总额同比增速:船舶+4.36%,地面装备+18.34%,航空-4.06%,军工电子-1.49%,航天及信息化+9.92%,其中地面兵装板块稳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或反映对行业未来需求的乐观预期。
四、关键细分环节:差异化复苏,多指标改善
4.1 军工新材料: 盈利能力整体承压,碳纤维延续稳定成长
我们筛选了军工新材料领域重点公司,分别为:①碳纤维环节:中航高科、光威复材、中简科技;②钛合金环节:西部超导,宝钛股份,西部材料,金天钛业;③高温合金环节:抚顺特钢、图南股份、航材股份、钢研高纳;④其他原材料:光启技术、博云新材、铂力特、华秦科技、菲利华、长盈通、佳驰科技,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分析。
碳纤维为唯一利润正增长环节。2025H1,各原材料细分赛道收入/利润分别增速为:高温合金-5.98%/-77.79%,钛合金-2.04%/-8.01%,碳纤维10.47%/0.59%,其他原材料-5.98%/-6.43%,碳纤维为唯一收入利润双增长环节,而高温合金环节承压相对明显。
原材料环节盈利能力仍有承压。盈利能力方面,2025H1原材料环节实现毛利率28.89%(-1.45pct)、实现期间费用率12.34%(+0.88pct),实现净利率12.88%(-3.62pct)。其中高温合金环节实现净利率2.52%(-8.15pct)下降明显。
4.2 航空中游制造: 存货&合同负债增长明显,或存复苏预期
我们筛选了航空中游制造领域重点公司,分别为:①机加环节:迈信林,超卓航科,应流股份,广联航空,爱乐达,*ST新研,利君股份;②锻造环节:航宇科技,派克新材,中航重机,三角防务,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分析。
中游制造收入端回归正增长,但利润端仍相对承压。2025H1航空中游制造环节收入123.14亿元(+4.00%)、归母净利润12.17亿元(-18.08%),行业收入端已呈弱复苏态势,但由于仍受阶段性价格调整影响,利润端仍有相对承压。
中游制造存货增长提速。截至2025H1末,航空中游制造存货130.20亿元,同比+25.56%,相较于同期整体行业存货5.35%的增速领先明显,或反映中游制造环节积极备货备产。
25H1中游制造环节合同负债相对增长明显。截至2025H1末,航空中游制造合同负债10.42亿元,同比+34.69%,其中机加环节同比+28.03%、锻造环节同比+46.47%,或反映中游制造的需求景气已有所恢复。
4.3 航空主机厂: 结构性调整期,迎接新一轮订单需求
我们筛选了航空主机厂重点公司,分别为:中无人机,中航沈飞,洪都航空,中直股份,航天彩虹,中航西飞,航发动力,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分析。
航空主机厂利润表承压明显。2025H1,航空主机厂环节收入611.57亿元(-14.26%)、归母净利润22.35亿元(-30.13%)。主机厂环节在2025H1利润端承压明显,我们认为主要系产品结构调整及交付进度所致的短期波动。
合同负债持续消化,新一轮订单周期可期。主机厂具备航空产业链“链长”地位,其合同负债水平代表着行业下游需求,也预示着行业的订单周期。截至2025H1末,航空主机厂合同负债286.11亿元,同比-16.25%、环比-17.37%。相较于2021、2022年主机厂合同负债水平,目前阶段已下滑较为明显,我们认为,或可以说明行业上一轮订单已经持续消化,新一轮订单周期可期。
4.4 消耗弹药: 需求明确回暖,资产负债表前瞻性指标仍有增长
我们筛选了消耗弹药领域重点公司,分别为:雷电微力,高德红外,菲利华,北方导航,理工导航,中兵红箭,成都华微,天奥电子,国科天成,航天电器,芯动联科,光电股份,国科军工,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分析。
收入利润双端高增,需求明确回暖。2025H1,消耗弹药领域收入144.47亿元(+37.45%)、归母净利润11.52亿元(+19.00%)。消耗弹药领域在2024年利润端承压明显后,2025H1已成为修复改善最明显环节,行业需求恢复。
以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为重要增利手段,2025H1盈利能力企稳。2025H1消耗弹药实现毛利率33.09%(同比-6.86pct)、净利率7.98%(同比-1.24pct),实现期间费用率21.29%(同比-7.26pct)。
合同负债&存货增长提速,或表明消耗弹药需求端已有改善。2025H1,消耗弹药领域合同负债分别同比+38.33%,存货同比+21.43%。资产负债表前瞻性指标增长明显,或将推动消耗弹药领域成为军工行业最先恢复的细分赛道之一。
五、风险提示
1)财务数据不包含表外信息、解释力有限:财务报告较行业基本面变化及市场预期变化存在时滞,相对解释力有限。
2)行业订单落地不及预期:行业订单的波动性较大且落地节奏拥有不确定性。
3)技术创新风险:军工装备产品型号涉及较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基于技术难度、技术壁垒及成熟度等原因,存在达不到预定任务目标、研制周期拖延等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军工行业2025年半年报总结:需求渐明,静待轰鸣》
对外发布日期:2025年9月8日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分析师:张恒晅
执业编号:S0800525020001
邮箱:zhanghengxuan@research.xbmail.com.cn
分析师:李雨泉
执业编号:S0800525070001
邮箱:liyuquan@research.xbmail.com.cn
分析师:刘砚菲
执业编号:S0800525040001邮箱:liuyanfei@research.xbmail.com.cn
分析师:温晓执业编号:S0800525030001邮箱:wenxiao@research.xbmai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