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人币占全球储备势大增 新兴国分散投资

2025-09-09 15:03

(来源:信报手笔)

中国一直希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高盛报告指出,由于内地制造业生产力持续高企,在全球贸易活动占比正在提升,基于地缘政治不稳,预料会有更多投资者,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分散投资到人民币,随着中国经济体量持续增长,如果能给予市场足够信心,人民币在外汇储备的占比可望较现时有约2%显著提升。

内地多年前推动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是迈向国际化的一大步,高盛表示,参考过往经验,贸易对货币迈向国际化有重要推动作用,进口商会提早储蓄相关货币,以应付收货时的支付用途,而出口商收款后亦会存起相应货币,银行自然会向出口、进口商提供存款以外的服务,当中包括贷款。换言之,当任何货币在贸易和交易上使用率增加,将在国际银行体系有更重要地位。

01

扩CNH使用 CNY料维持原状

不过,内地始终有资本管制,海外机构要投资内地资本市场需要经过指定渠道,包括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QFII)、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 Direct)渠道和互联互通机制,一定程度上限制外资参与意欲。同时,中国政府在扩大财政赤字上的取态相当保守,令国债发行只能在有限的规模,意味着投资者对最低风险资产的选择亦受到限制。

高盛估计,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化将和其他主流货币发展出现明显差异。首先,内地仍然有资本管制,相信人行会集中扩大离岸人民币(CNH)的使用,在岸人民币(CNY)大致会维持原状,海外机构参与在岸资本市场会有较多掣肘,预期外资使用人民币的增量,在直接投资(FDI)范畴上会较多。

02

倡加快稳定币研究及应用

高盛又提到,每当人民币受压时,内地监管部门明显较侧重稳汇价多于人民币国际化,在开放衍生产品让海外投资者对冲汇率风险上亦偏向审慎,令机构投资者受到较大掣肘,预计未来内地开放资本市场的步伐将继续保持温和。

现时全球央行较多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支柱,高盛称,美元在一段长时间内会继续是主流,随着人民币占比上升,中国官方或要面对不少问题,包括容许人民币显著升值等。

另外,最近稳定币的兴起亦可能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机遇。惟高盛提到,内地监管部门仍要考虑如何追踪资金流向,加上美国已通过《天才法案》(GENIUS Act),美元稳定币发展已经领先,亦有数据显示中资机构已开始使用美元稳定币,中国有急切需要追上进度,加快有关范畴的研究和应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