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国产燃气轮机再迎里程碑

2025-09-09 11:40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太行110”重型燃机迈入商业化应用新阶段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赵坤

  集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于一身,需要满足高温、高压、高转速、长寿命等条件,全世界仅有少数几个工业强国具备独立自主研制能力的燃气轮机,一直被誉为装备制造行业“皇冠上的明珠”。

  在经过数年的技术攻关之后,我国重型燃机研发迎来了又一个重要节点。

  9月8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首台套商业机组在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燃机”)制造装试基地出厂,即将交付客户,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正式迈入商业化应用新阶段。

可应用于热电联产等多个领域

  重型燃气轮机是能源高效转换、洁净利用、多领域应用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具备独立自主研制能力。

  随着我国燃气发电装机容量迅猛发展,自主研制重型燃气轮机、打破国外技术和市场垄断,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燃气轮机与航空发动机工作原理相同,核心部件相似,制造过程相近。2016年中国航发成立后,聚焦主责主业,打造了以中国航发燃机为主体的燃气轮机产业发展平台,运用先进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和质量管理体系,在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能源领域重大专项研制成果基础上,全面推进“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改进改型,如期实现技术升级、质量提升、周期缩短等既定目标。

  据了解,“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设计功率110兆瓦,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100%全国产化,是国内当前功率最大的国产商业重型燃气轮机,具有启动迅速、综合热效率高、维护简便等优点,可使用燃油、天然气及中低热值气等多种燃料发电,可应用于热电联产、天然气调峰电站、联合循环发电等多个领域,还可配合风电、光伏、水电等多种能源耦合供电。

  与同功率火力发电机组相比,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一年可减少碳排放超过100万吨,联合循环1小时发电量超过15万千瓦时,可以满足15000个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填补国内该功率等级产品空白

  据了解,重型燃气轮机主要由压气机、燃烧室、燃气涡轮三大部件组成,相比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的功率更高、体积更大、寿命更长。

  随着能源化工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重型燃气轮机的需求快速上升。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重型燃气轮机基本依赖进口。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2002年,项目列入“十五”“863计划”立项启动研制。

  自此之后,研发人员不断攻坚克难,于2008年完成厂内全速空载试车。2012年试验平台在中海油深圳电厂正式建立。

  2016年8月28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成立,重组整合国内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研制力量,全力加快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自主研发和制造生产。2019年,在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和用户单位大力支持下,重启了11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发项目,并将此款重型燃气轮机命名为“太行110”,并被列为国家能源局首批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2020年,示范燃气轮机机组总装下线;2022年,在中海油深圳电厂启动示范运行;2023年,通过产品验证鉴定,成功填补了国内该功率等级的产品空白。

  随着机组的交付,我国自主研制的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正式迈入商业化应用新阶段。

突破全链条“卡脖子”技术

  “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的成功研制与应用再次展示了中国航发在燃气轮机核心技术领域自主创新成果。

  据悉,“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集纳国内航空、机械、石油、电力等多行业顶尖力量协同攻关,累计获授专利171项,成功突破了重型燃气轮机总体设计、低排放燃烧室、先进材料制备、整机制造、一体化控制系统开发、整机试验与多参数综合测试分析、全生命周期维检修等全链条“卡脖子”技术,有力推进了我国重型燃气轮机产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航发已具备覆盖生产配套、机组装配及满载试车、出口认证等全链条产业化能力,形成了以“三轻一重”(“太行7”“太行15”“太行25”轻型燃气轮机和“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为代表的一批满足客户需求、安全可靠的燃气轮机产品,“太行7”“太行15”“太行25”轻型燃气轮机具有适用范围广、可靠性强等特点,已分别在海上石油平台、燃气电厂等投入运行。

  据悉,在“双碳”战略顶层需求驱动下,中国航发还制定了燃氢燃机产业发展规划,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与攻关,目前已突破了氢燃料与空气快速混合、氢燃料低排放燃烧组织和氢燃料稳定燃烧控制等关键技术,“太行2”轻型燃气轮机成功实现氢能发电,为未来燃氢燃气轮机的工程示范和商业化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