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9 11:27
(来源:劳动报)
转自:劳动报
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生产的特瑞普利单抗(拓益)是我国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PD-1抑制剂,也是我国首个在美获批上市的自研自产创新生物药。
从张江药谷300平米的实验室出发,君实生物叩开了中国创新生物药走向国际的大门,展现了“中国智造”新药惠及全球患者的广阔前景。
首款国产PD-1的“君实速度”
2012年,在肿瘤治疗领域,PD-1抗体的临床研究成效初显。当年12月,怀着“做中国人自己的抗体新药,打造出一家本土创新的国际化企业”的愿景,几位科学家来到张江药谷,成立了君实生物。
从“0到1”研发首创新药,是行业内公认的最困难是事情。做出一款创新药,往往需要超过10年的时间和10亿美元的成本,而君实生物只用了6年的时间,就走完了特瑞普利单抗从实验室靶点验证、临床试验到在国内获批上市的完整流程。
君实生物副总经理张卓兵认为,能实现这样的“君实速度”,一方面因为企业在起步阶段就组建了专业的人才和研发体系,建立了覆盖抗体药物全生命周期的源头创新开发平台,从抗体筛选到免疫评估再到CMC工艺开发等环节,团队都有专人擅长。
另一方面,张江作为全国最早布局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园之一,汇聚了最前沿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型人才、全国乃至国际资本的关注,并在政策和监管上持续突破与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生态。“像样品制备、安全评价、转化项目对接这些工作,我们都可以在园区内找到上下游企业,十分便利。”张卓兵说。
此外,君实生物先后在港交所、科创板上市,也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港交所18A、A股注册制的推出给生物科技企业拓宽了上市选择,加大了资本市场支持科创企业直接融资的力度。”张卓兵说,“资本的注入支撑我们继续专注主业,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为产品商业化做准备。”
从张江走向世界
“PD-(L)1抑制剂是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成果,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其仍将作为癌症治疗的基础性药物为患者带来临床获益。”张卓兵介绍,目前特瑞普利单抗现已惠及40个国家和地区的患者,对中国创新药物研发生产走出国门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立足中国,布局全球。君实生物的实验室也从上海扩展到了苏州、美国马里兰,在全球拥有约2500名员工,建立了全球一体化的研发体系。“我们坚持以国际标准开发更优效、更安全的疗法,并通过差异化临床布局实现竞争优势。”张卓兵说,君实生物正在推动更多产品快速进入商业化,通过优化产品组合,持续提升商业化能力,拓展市场渠道,加速自身造血能力。
“源头创新”能力让君实生物的药物创新犹如“有源之水”,源源不断。成立13年,君实生物已构建起涵盖超过50款创新药物的多层次产品管线,覆盖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慢性代谢类、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五大治疗领域,其中5款产品已在国内或海外上市,临床开发阶段的药物超过30款。
开启免疫治疗2.0时代
PD-(L)1抑制剂开启了肿瘤免疫治疗的“1.0时代”。但随着认知与时间的深入,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例如,PD-1单药治疗或联合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在解决部分患者的免疫原发性耐药问题方面存在挑战;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并发生进展后的后续治疗方案也亟需突破。
张卓兵介绍,针对这些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行业正积极致力于新一代肿瘤免疫创新药物的研发,不断拓宽免疫治疗边界。
君实生物在深耕单抗领域创新的同时,也构建了包括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在内的多个自主创新技术平台。同时,君实生物也主动布局AI应用,构建企业知识图谱,与学术机构、AI制药公司合作,探索通过AI加速靶点发现和验证、分子设计、毒性预测等,加速药物发现。
目前,一系列高潜候选物已进入君实生物研发管线。“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产品的探索,进行差异化布局,包括采用不同的联合用药策略,以期开启免疫治疗2.0时代,从而造福更多肿瘤患者。”张卓兵说道。
头图为君实生物。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