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9 07:57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胡杨
反“内卷式”竞争呼声渐起,并得到银行业积极响应。在近期召开的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多家上市银行管理层提及反“内卷式”话题,强调反“内卷式”竞争对于商业银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招商银行行长王良指出了反“内卷式”竞争的本质——反“内卷式”竞争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者均能理顺市场秩序。中信银行副行长胡罡认为,反“内卷式”竞争聚焦提质而非单纯限产,实现手段主要依靠行业自律加市场化出清。工商银行行长刘珺用了一句话来总结,即“匀速或许是最快的,平衡或许是最好的”,并表示“工商银行发挥的就是主力军、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如果稳定器的速度是一个超常速度,那它稳定器的作用可能也不会发挥得特别好”。
金融业是积极响应反“内卷式”恶性竞争的主力。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随后,广东、上海、浙江、广西、安徽、宁夏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正面发声,或指导机构科学定价,避免“内卷式”竞争,或提出相应规范标准,有效整治“内卷式”竞争。以广东为例,广东金融监管部门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推动行业治理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为什么要下大力气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从银行角度来看,“价格战”会推高负债成本,侵蚀利润,加剧业绩压力,让经营难以为继;从客户角度来看,低价竞争与优质服务难以共存,造成急难愁盼需求难以满足、金融服务体验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将积聚风险、埋下隐患,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更威胁金融系统稳定运行与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反内卷”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与安逸躺平;相反,更加考验机构的精细化运营能力,更能检验机构的转型成果。拿“反内卷”的核心问题——定价来说,华夏银行行长瞿纲表示,该行积极响应中央“反内卷”号召,严格落实行业自律开展的各项规范存贷款定价行为,坚持理性定价、风险定价,自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证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下一步,还将持续紧盯政策、紧盯市场,积极落实监管与自律要求,加强宣导、严格约束,从价格“内卷”回归价值服务,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整治“内卷式”竞争不会一蹴而就,也并非“一阵风”,对于服务业来说,“客户导向、需求驱动、满足需求、创造价值、丰富选择、优化体验”是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永恒的秘诀,只有回归价值为本、服务至上,才能赢得市场长期青睐,在安全稳健经营的同时做成“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