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南向资金年内狂买万亿港元 机构预判港股突破在即

2025-09-08 18:09

  港股市场再度迎来资金大举流入,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167亿港元,年内累计净买入超万亿。机构认为港股结构性机会依然突出,但指数上行需要更多基本面支撑。

  9月8日消息,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恒生指数上涨0.85%,报25633.91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17%;国企指数上涨0.71%。个股方面,百度集团大涨9%,表现尤为亮眼。资金流向显示,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167.05亿港元,年内累计净买入额超1万亿港元。

  具体来看,阿里巴巴-W和地平线机器人-W成为资金追捧对象,分别获净买入51.46亿港元和13.72亿港元;而快手-W则遭遇8.60亿港元的净卖出。这一配置动向反映投资者继续看好科技板块的长期价值。

展望后市

中金公司分析认为,港股市场今年呈现出“结构远强于指数”的显著特征。尽管整体指数上行面临压力,但部分板块表现突出。该机构测算显示,基于当前风险溢价水平,恒生指数基准点位在24000点附近,若互联网板块情绪修复推动其风险溢价回落至3月下旬水平,指数有望站稳26000点。

  从行业配置角度,中金建议关注景气度较高的方向,包括创新药、科技硬件、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和消费电子等板块。这些领域不仅盈利增长预期较高,且ROE预期也呈现上行趋势。特别是生物科技板块2025年盈利预期增速高达138%,显著高于其他行业。

  对于后市走势,海通国际持乐观态度,认为下半年港股基本面或迎来转机。随着反内卷政策落地,互联网龙头业绩最艰难时刻可能正在过去。同时,海外科技巨头超大规模基建投资计划以及国内大模型迭代加速,都将为港股科技板块提供新的催化因素。

  市场分析指出,港股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整体盈利预期承压。若无增量政策支撑,四季度宏观经济增速可能放缓,恒指2025年EPS增速预期为-2.7%,这意味着下半年盈利增速或将转负。在此背景下,投资者更应关注结构性机会,把握盈利确定性较高的板块,而非单纯追逐指数上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