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卫星化学聚乙烯装置检修,恩捷股份锂电材料项目终止,陶氏化学塑料回收取得新突破……

2025-09-08 17:27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2025年9月8日

国内要闻

卫星化学聚乙烯装置检修

9月4日,卫星化学发布公告称,根据化工企业生产装置运行周期的要求,为保障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生产,公司按照年度计划决定对全资子公司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2套聚乙烯装置、1套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及配套原料装置进行例行检修。公司表示,以上装置于2022年8月投产并连续运行至今,达到行业检修周期,检修期限预计45天。公司将确保检修工作安全、环保、高效进行,本次停车检修不会对公司全年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

恩捷股份锂电材料项目终止

9月4日,恩捷股份称,公司公告拟终止“江苏睿捷动力汽车锂电池铝塑膜产业化项目”,并将该项目节余募集资金净额2.84亿元及相关利息收入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日常经营活动。据悉,该项目为恩捷股份2023年5月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募投项目,项目总投资16亿元。对于项目终止原因,恩捷股份表示,主要为近年来产业链竞争加剧,各环节产品价格下行,公司认为如继续实施该项目可能面临项目投资回报不达预期的风险。

浙江3.72亿元气体项目获备案

9月4日,年产1800公斤13CO同位素气体项目获备案。据悉,该项目总投资5209.4万美元,约人民币3.72亿元,拟开工时间2026年1月,拟建成时间2028年3月。项目拟新增吸附塔、净化塔、精馏塔 及原料缓冲罐等设备209台(套);项目投产后,形成年产 1800公斤13CO同位素富集的生产能力。

华泰股份上半年净利润下降63.13%

近日,华泰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4.09亿元,同比下降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8亿元,同比下降63.13%。单就第二季度而言,营业收入虽同比增长7.3%至33.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仅为781万元,同比下降88.9%;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365万元,同比下降106.0%。

南方石化与刚果(布)签署230亿美元油气协议

近日,非洲能源商会官方发布,刚果共和国【以下简称“刚果(布)】与南方石化集团永华公司(Wing Wah)签署价值230亿美元的油气协议,共同开发Banga Kayo、Holmoni和Cayo三个油气区块,目标到2030年将该国石油产量提升至20万桶/日。通过此协议,刚果(布)计划到2050年将三个区块的累计产量提升至13亿桶以上。

吉利创新中心二氧化碳制甲醇千吨级项目开车

近日,吉利创新中心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千吨级中试项目开车,标志着吉利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和工艺包核心技术实现自主迭代升级,也为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进一步奠定基础。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沈源表示,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能有效利用焦化、钢铁、火电等行业排放的高浓度二氧化碳生产甲醇,并替代车用燃料,进而实现进口原油的自主替代。该技术不仅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也为实现“双碳”目标开辟了一条创新路径。

国际要闻

陶氏化学塑料回收取得新突破

9月3日,陶氏与Gruppo Fiori联合宣布,双方共同开发的新型聚氨酯回收工艺取得重大突破,该工艺无需拆卸即可从报废车辆中回收聚氨酯材料。这项创新技术融合了陶氏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Gruppo Fiori成熟的汽车回收生态系统,为报废车辆材料开辟了一条新的回收途径。陶氏与Gruppo Fiori的创新技术省去了拆卸步骤,简化了聚氨酯废料流的回收流程,使其纯度达到解聚(化学回收)所需的水平。

三井化学TDI装置将重启

近日,三井化学宣布,其位于日本大牟田工厂的TDI装置将在9月8日左右恢复生产。该装置自7月27日因气体泄漏事故停产以来,一直处于停工状态。随着复产计划的推进,市场普遍关注其对TDI供应格局的影响。

壳牌放弃荷兰生物燃料项目

9月3日,壳牌宣布,放弃在荷兰鹿特丹建设一个82万吨/年生物燃料综合体的计划。据了解,壳牌于2021年9月批准建设该项目,每年生产82万吨,并计划在2025年投产。由于市场条件不佳,该项目的建设在2024年7月暂停。壳牌表示,经过详细商业和技术审查后,成本上升和市场条件使得该项目变得不可行。

Samsara Eco首座循环塑料工厂投产

9月3日,澳大利亚生物技术创新公司Samsara Eco首座工厂正式投产。新工厂将大幅提升公司生产与原生料相同的低碳循环材料(例如再生尼龙66和聚酯纤维)的能力,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包装和汽车行业。这座新总部及工厂部署了Samsara Eco突破性的酶法回收技术EosEco。该技术利用人工智能(AI)设计的酶,将原本要填埋的混合塑料分解成可回收的原材料,供各大品牌将其应用于下一代产品线。该工厂还拥有扩大的酶生产设施,使Samsara Eco能够进一步构建其专有的人工智能酶发现和开发平台,从而为更广泛的塑料种类寻找回收解决方案。该工厂由Samsara Eco与工程合作伙伴KBR共同设计,预计2028年在亚洲投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