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8 13:00
(来源:ETF炼金师)
2023年下半年,因对人工智能(AI)领域的高度共识,超过400只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净值涨幅超过30%。这标志着公募基金的抱团行为再度加强,尤其是在新易盛、中际旭创和胜宏科技等重仓股的推动下。
证券时报基金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本轮基金抱团的特点尤为鲜明,基金经理在业绩兑现时的调仓决策愈加果断。随着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的共同作用,市场上抱团股的弹性显著提升,为基金经理带来了可观的超额收益。然而,高度集中交易、估值水平的攀升、技术更新换代及海外政策的不确定性等潜在风险也在持续积聚,市场需对极端共识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保持警惕。
公募基金的“抱团”行为是指多个基金对某个行业或个股的发展前景高度一致,集中进行投资。在过去的A股市场中,基金抱团现象曾多次出现。例如,在2006年至2007年间,基金集中投资于金融、地产、煤炭和有色金属等行业,形成了一轮显著的牛市;2013年至2015年期间,互联网行业成为基金抱团的热点,相关企业股价也因概念炒作而大幅上涨;而在2018年至2021年,消费、医药和新能源等领域的抱团行为则引发了大量规模达到百亿以上的主题基金产品的涌现。
当前的海外市场,如美股,也经历了类似的基金抱团阶段。美股的科技股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权重不断上升,显示出基金对科技股的长期偏好。在过去的基金抱团中,消费、医药和新能源等行业构成了主要的投资逻辑,相关企业持续受到主动基金的重仓。然而,随着行业景气度变化,前一轮的抱团股逐渐被市场抛弃。与此同时,在新的市场环境中,部分公司因受到基金的集体增持而跻身基金经理的新宠。
根据2023年半年报的数据,主动基金持仓前20大股票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腾讯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W(9988.HK)、新易盛(300502.SZ)、中芯国际H股(00981.HK)、中际旭创(300128.SZ)及胜宏科技(300476.SZ)等企业均顺利进入核心持仓,这些公司多属于新消费和人工智能等成长性行业,尤其是科技股的比重尤为显著。与2022年底相比,持有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H股、招商银行(600036.SH)、泡泡玛特(9992.HK)和胜宏科技的主动基金数量均增加超过200只,显示出基金抱团的力度显著增强。
从回报率来看,证券时报基金研究院的统计显示,自7月份以来,主动基金持仓前20大股票的平均回报率达42%,年初至今的平均回报更是高达103.8%,这大幅超出其他主要指数的表现。相较之下,以2023年底为时间节点,主动基金持仓前20大股票的回报率则仅为35.82%;而预计到2024年底时,回报率也仅为51.71%,明显低于当前的市场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基金抱团股呈现出新的特征。伴随香港与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深化,公募基金北上争夺港股优质资产的情况越来越普遍。2020年时,主动基金持仓前20大股票中仅有腾讯控股和美团(3690.HK)两只港股,而目前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1810.HK)、中芯国际H股和泡泡玛特已在名单中占据了5个席位,其中腾讯控股成为主动基金所持市值最高的个股。
随着人工智能板块的崛起,光模块、PCB等硬件方向逐渐成为基金抱团的新目标。新易盛、中际旭创、沪电股份(603236.SH)及胜宏科技等企业因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成为基金配置的首选标的。根据Wind数据,市场上超过1000只主动基金持有新易盛,而数百只主动基金则持有中际旭创和胜宏科技,显示出资金对这一板块的强烈关注。
此外,当前基金抱团的节奏明显加快,业绩回报也更为扎实。主动基金经理在持股调仓上展现出迅速且果断的特点。许多基金经理在短短两年内快速调整持仓,倾向于集中投资于AI产业链的上游企业。2022年底时,仅有162只主动基金投资于新易盛,而最新数据显示,这一数字已飙升至1062只。业绩扎实则是当前基金抱团股的另一大特征,本轮基金抱团股的业绩释放较为迅速,市场预期一致,因而在初期的投资表现上更显底气。
部分追求高风险收益的基金经理几乎全仓转向高景气行业的龙头企业,持股集中度显著提升,这种高集中度策略旨在实现超额收益。与此同时,那些持仓较为均衡的主动基金也逐渐将相关公司的股票纳入投资组合。针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基金经理在主题投资与基本面之间,倾向于选择基本面强劲的优质企业,而目前市场上能够持续创造良好业绩并具备强确定性的公司寥寥无几。
在资金流向方面,ETF等被动资金迅速涌入核心指数成份股,这在资金层面进一步增强了抱团效应。近年来,国内ETF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基金抱团股被纳入核心宽基指数或新主题指数之后,受到被动资金的强劲买入,推动股价大幅上涨。这种变化与传统行业依靠稳定经营和品牌优势吸引资金的方式截然不同。
然而,基金经理追求超额收益、基金公司谋求规模效益与管理费、以及投资者寻求短期回报,这种背景下主动基金不断加剧抱团行为的现象也需要被警惕。一旦抱团行为极端化,将可能导致收益共享的同时也意味着风险共担。尽管当前基金抱团的公司业绩相对扎实,但若市场预期过于乐观,股价便可能经历剧烈波动。一些公司在技术上可能拥有先发优势,但政策调整或技术路线的变化将可能改变行业格局,冲击投资逻辑,从而导致抱团基础的崩溃。历史上,此类风险已有多次验证,例如2021年新能源板块泡沫的破裂就是一例,当时行业增速未达预期,股价迅速回调,不少主题基金的净值大幅缩水。
此外,基金抱团行为需要持续的资金净流入作为支撑。一旦市场情绪转变,或增量资金停止流入,极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在A股市场中,风格切换的现象明显,一旦抱团赛道的估值过高,性价比下降,资金将迅速转向估值较低且业绩稳定的板块,导致资金分流,增加市场波动性。尤其是ETF等被动产品的巨大规模,其申赎波动可能在市场中进一步放大股价波动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