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兵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动能十足

2025-09-08 15:07

近日,从空中俯瞰兵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一座座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形成规模宏大的产业集群。

这里正上演着企业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生动故事,而新疆德信恒洋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德信恒洋”)正是其中最典型的成长样本。

德信恒洋总投资10.2亿元,业务涵盖LNG生产、供应、储备、销售全产业链。今年1至8月完成工业总产值3.5亿元,稳居经开区入驻企业榜首。然而在两年前,这家企业还曾面临生存危机。“当时我们卡在气源准入环节,从递交材料到申请,半年时间进展缓慢。”公司副总经理陈甜回忆道。

后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领导的协调下,仅用一个月就获得中石油新用户准入资格,彻底打通发展瓶颈。

如今,德信恒洋日处理原料气100万立方米。除维护检修外,在正常运营下,单日工业总产值基本保持在200万元。面对二期扩建带来的用电需求激增,经开区已提前启动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协调工作。“从气源保障到电力扩容,政府服务始终精准触达企业需求。”陈甜表示,二期投产后,企业产能将实现翻番。

在发展过程中,并非所有企业都有可观的效益,一些企业也正经历着挑战。主营食品包装的新疆剑达福源农林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于产品附加值低,上半年仅完成营收800万元,在经开区引导鼓励下,今年企业通过新建药包生产线,开启多元化转型。“我们正在争取成为全疆首家药包材企业,资质审批已进入国家药监局终审阶段。”公司财务经理刘卫文透露,若获批通过,年产值将新增2000万元。

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雷雨说:“今年以来,经开区建立动态培育库,将54家接近规上标准的企业纳入重点服务对象。通过整合融资、用工、技术升级等资源,打造‘店小二’式服务矩阵。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企业升规,更要通过持续服务实现稳规、强规。”

经开区在企业融资需求市场开拓、转型升级等领域持续发力,为入驻企业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助力企业从“幼苗”成长为“森林”。(祝司建 制图/刘紫琪)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