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阿里以一己之力干崩了中美两个巨头

2025-09-08 13:59

前言

前些天,阿里巴巴公布了财报。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收入和利润都低于市场预期,照理说股价应该跌,但阿里却逆势大涨了12.9%。

图片

更巧的是,前一天,美团股价暴跌12%;同一天,英伟达也下跌了3%。有人说这是巧合,但我认为,这背后有着非常深层次的因果关系。今天咱们就把这个逻辑掰开揉碎讲明白。你会发现:阿里这一役,直接打疼了中美两大巨头。

阿里为什么大涨?四个原因

先说结论:阿里的财报数字不好看,但未来的故事越来越清晰。市场看重的就是未来。阿里上涨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1. 补贴大战的阶段性胜利 大家知道,这两年阿里、某东和美团在疯狂打补贴。点外卖领红包,买奶茶有优惠券,大家应该都感受过。

图片

补贴大战有多惨烈?美团的财报说明了一切:本来预期80亿营业利润,结果只赚了2.3亿,同比暴跌98%,利润率几乎清零。为什么美团会这么惨?因为它想用外卖的高频属性,切入零售。今天点饭,明天买零食,后天买棉签——这就是“外卖+零售”的逻辑,直接打到阿里和某东的老家。

图片

阿里和某东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反手抢美团的外卖市场。这就变成了“三国混战”。不同的是,美团只有外卖一个维度,利润一打价格战就清零;阿里则有两个维度:外卖可以0利润换流量;电商负责把流量变现。最终结果就是:在补贴大战里,美团被打到失血,阿里却靠“流量+变现”组合拳笑到了最后。阿里财报里提到,淘宝APP的月活在外卖和闪购的带动下,同比增长了25%。这是多年没见过的高增速。这就是典型的降维打击。
 2. 海外电商业务接近盈亏平衡 阿里的国际电商业务,终于不亏钱了。这件事很重要。因为对于任何中国科技大厂来说,如果只在国内卷,不做AI、不做出海,那市值天花板很低。要想冲击万亿美金市值,必须要有“出海+AI”。阿里的海外电商扭亏,就等于打通了第一条必经之路。

图片


 3. 阿里云AI业务加速增长 这次阿里云的收入同比增长26%,比上个季度更快。更重要的是,AI相关收入已经连续8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占到云收入的20%。这说明阿里在AI云上的布局,不再是PPT,而是真正进入规模化阶段。市场看到的,是未来几年阿里在AI赛道的确定性。

图片


 4. 外媒爆料“平头哥”芯片 

最引人注目的,是阿里的半导体部门“平头哥”被爆出正在研发一款新的AI芯片。

图片

几个关键点:性能可以达到英伟达H20的90%,能耗还比H20低15%;软件生态上,选择了兼容CUDA,而不是像华为那样自建全栈系统;生产上,不依赖台积电,改用大陆代工厂;目标很明确:替代H20,减少对海外芯片的依赖。这件事一旦落实,对市场信心的冲击是巨大的。

图片

美团为什么暴跌?

其实原因很直白:外卖没有护城河。打价格战一个季度,利润就全没了。更糟糕的是,美团只有一个维度,失守之后没有后手。而阿里则可以靠电商回血。这就是为什么,补贴大战最后变成了阿里赢、美团亏。很多人还记得2018年,阿里收购饿了么和美团PK,结果输了。有人当时说是“富二代打不过草根”。但这次不同。区别就在于:马老师回归以后,阿里的战略变得清晰,组织调整到位,饿了么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带着整个集团一起打。创始人的重要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英伟达为什么下跌?

英伟达跌3%,直接导火索是UBS的一句话:“中国AI芯片自给自足是早晚的事。”为什么这句话这么有杀伤力?因为它击中了英伟达最核心的护城河:生态和市场。英伟达的年化收入是1800多亿美元,中国市场每年就有500亿美元,是它增长的关键。

图片

更关键的是,全世界一半的AI研究员都在中国。如果未来中国市场被国产芯片吃下来,这就意味着英伟达会失去一半的开发者。芯片的胜负手是生态,而生态的胜负手是开发者。一旦开发者迁移到国产芯片上,英伟达的高毛利时代就要终结。

DeepSeek的评论,软硬协同优化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DeepSeek。前段时间,它的一句简短评论直接引爆了国产芯片公司的股价。什么意思?简单说:硬件不够,就用软件来补。

图片

比如,有个国产芯片在没有优化时,专家模块利用率只有30%;在算法优化后,利用率直接提升到85%。这就是“软硬协同优化”的威力。这意味着,即使没有最先进的光刻机,中国芯片依然能做到“够用”。而一旦硬件突破,叠加上已经优化到极致的软件,中国芯片就可能从“够用”变成“好用”,甚至领先。

战略的力量!为什么马老师一回归就翻盘?

这次阿里大涨,真正的底层逻辑在于:战略清晰了。马老师回归以后,把阿里未来的战略聚焦到两件事:综合消费平台;AI+云。

图片

战略一旦清晰,组织就会调整,打法就能落地,战斗力立刻就起来了。这就是创始人的价值。我感触很深,作为一个创业者,我也越来越觉得:企业最重要的能力不是“会赚钱”,而是“会布局”。马老师就是高手。简单总结下,阿里:短期看,补贴大战还会继续,但综合平台打法已经显现威力。长期看,出海和AI是它的增长引擎。美团:要么找到第二条增长曲线/新的破局之法,要么只能被迫防守。英伟达:不会立刻被替代,但中国芯片的“软硬协同+工程师红利”是真威胁。

最后

这次阿里的财报,背后其实是一次“三国演义”:阿里靠战略和组织的调整,赢下了阶段性胜利;美团错判战场,被打得利润清零;英伟达则因为中国芯片的崛起,股价开始承压。有句话很贴切:市场不看过去,只看未来。阿里收入利润不及预期,但战略清晰、未来路径明确,所以股价大涨。美团利润暴跌,未来不确定,所以股价大跌。英伟达被点名未来有风险,所以股价下跌。这就是资本市场的逻辑。商业模式能跑通还不够,还要看政策、对手、周期、大环境等等一系列因素。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