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人保半年报背后的信号

2025-09-08 10:39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每财网)

半年答卷有喜有忧。

文/每日财报  栗佳                                                              

正值半年报披露季,被誉为财险领域“领头羊”的中国人保,也于近日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人保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803亿元,同比增长7.1%;原保险保费收入4546亿元,同比增长6.4%。同期实现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17.8%,创历史同期新高;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16.9%。总投资收益415亿元,增长高达42.7%,创历史新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8月28日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总裁赵鹏这样总结道:“上半年,公司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多项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而在良好业绩的支撑下,上半年,中国人保A股创近6年来最高股价,H股创上市13年来最高股价,中国财险创上市22年来最高股价。”

同时,赵鹏还在发布会上进一步表示,今年中国人保有三项重点战略落地,即:增强保障功能、重点强化发展质量、重点深化“六项改革”。

那么如何理解赵鹏所说的业绩、股价双创新高以及战略落地推进?中国人保的这份半年报又透露出了哪些讯号?今天我们来详细解读。

财险地位依旧稳固

从保费端来看,今年上半年人保财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490.40亿元, 同比增长5.6%;原保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占财产险市场份额33.5%,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稳固。

具体拆分各项业务,除了农险保费规模出现小幅下滑外,人保其他险种均实现较好增长。其中,车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40.65亿元,同比增长3.4%;意外伤害及健康险业务为826.14亿元,同比增长7.9%;责任险和企财险分别达219.44亿元、111.82亿元,增速分别为1.3%、5.7%;农业险同比微降3.9%至437.9亿元。

从今年上半年综合成本率来看,人保成本管控成效突出,综合成本率持续稳定且实现较好优化,达到了95.3%,同比压降1.5个百分点,创近10年同期最好水平,同时在业内处于较低水平。同期承保利润116.9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5%,也远高于行业水平。

相比车险,今年上半年人保非车险业务总计实现保险服务收入987.64亿元,同比增长8.91%,快于公司整体增速;综合成本率97.0%,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实现承保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23.0%。

不过,所面临的压力也不小。或受限于数据与经验相对不足、所承保行业风险增大等因素,人保意外伤害及健康险、责任险的综合成本率高于100%,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半年报信息披露,受业务结构变化影响,人保意外伤害及健康险综合赔付率达71.1%,同比上升6.3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101.8%,同比上涨1.9个百分点;承保亏损5.69亿元。同时,受互联网业务占比提升带来的业务结构变化影响,责任险综合赔付率75.0%,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103.6%,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承保亏损6.76亿元。

整体来看,人保意外伤害及健康险、责任险这些偏市场化的非车险业务当前处于承保亏损,而与政府合作型农险等业务盈利稳定。这体现其在新兴非车险领域仍处于数据积累与行业认知深化阶段,会受到数据资源规模、承保经验深度及行业理解精度不足的制约,盈利呈现明显波动。

人保寿险及人保健康齐同发力,

人身险调整压力大

今年上半年,人保寿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40.18亿元,同比增长32.5%;人保健康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56.03亿元,同比增长13.2%。由此计算可知,这两项业务合计占公司总保险服务收入的比重为10.57%,是人保除了财险外最大的业务板块了。

从管理层在前不久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的发言及半年报中可以发现,今年以来,人保在寿险和健康险两大业务上的确下足了苦功夫,所收获的成果也颇丰。

根据半年报数据,人保寿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05.13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普通型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00.79亿元,同比增长70.2%,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同时,其实现半年新业务价值49.78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71.7%;实现净利润68.62亿元。

人保寿险总裁肖建友对此表示,上半年人保寿险业务发展态势向好、经营质效不断改善的背后,一方面是主动优化业务结构,压缩趸交高成本业务规模;另一方面则是积极推进“降本增效”,下调产品预定利率,严格落实“报行合一”。

健康险方面,今年上半年人保健康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06.54亿元,同比增长12.2%,保费增速领先人身险公司健康险市场18.7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02.47亿元,继续保持在人身险公司中的市场领先地位;实现半年新业务价值38.37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51.0%;实现净利润51.28亿元。

在半年报中,人保将健康险取得亮眼成绩主要归功于积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健康工程”为抓手,做强“6+1”业务格局,持续构建“保险+健康服务+科技”商业模式。

不过,相较于健康险,人保寿险却存在一定的隐忧,在头部人身险公司中竞争力依旧偏弱。

渠道上,人保财险团队采用员工制,与寿险主流代理人模式形成鲜明区隔。但受限于交叉销售形成的低产能,财险渠道对人身险业务贡献力度有限,因此人保寿险亟需构建自主强渠道以突破增长瓶颈,力求形成“财险根基+寿险独立渠道”的双轮驱动格局。

一直以来,人保寿险是以银保渠道为主,今年上半年,人保寿险的银保渠道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31.04亿元,同比增长24.1%,所占总保费的比重提升4.6个百分点至58.7%。同时,其银保渠道不仅实现半年新业务价值29.24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07.7%,表现强势,而且原保险保费收入前五位的保险产品经营情况,其销售渠道都与银保有关系。

而价值更高的个险渠道,人保寿险相比于头部寿险公司发展较为滞后,今年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仅有3%至354.14亿元,且占比仅为39.1%,同比还下滑了4.4个百分点,远不及银保渠道给力。

作为鲜明对比,今年上半年国寿、平安等头部寿险公司,个险渠道占比都在7成以上。其中,国寿个险渠道占比76.26%;平安占比80.23%;中国太保占比71.01%,就连新华保险和中国太平同期的个险渠道占比也都超过了60%,因此人保寿险还需加足马力追赶。

对应到代理人数量上,人保寿险代理人数量曾达到10万以上,但近年来也随着大势而下滑,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其营销员规模人力79218人,月均有效人力21030人。虽然其人力规模结束连续4年两位数的下滑,但是相比于目前国寿的37.6万人、平安的34万人、新华保险的13.3万人、太保寿险的18.6万人,差距还是很大。

此外,人保为扩张人身险规模,借鉴财险渠道策略,主打趸交产品(一次性缴费),与寿险行业普遍推行的期缴模式形成显著差异。此模式虽能快速提升短期保费规模,但长期续期能力弱、现金流稳定性不足,易导致业务可持续性承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保寿险的长期成长动能。

中国人保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一直在调整保费结构,寿险业务趸交比例已经从2009年的95%逐年压降至2024年的17.4%,但是今年上半年则又有所回升,达到了20.2%,仍要远高于国寿人身险同期4.56%、新华保险11.62%的趸交比例。

以上,或许是人保作为财险龙头,但在人身险领域拓展表现平庸,寿险保费排名多年位于行业5-10名,始终未能实现排名更进一步突破的重要原因,成为其“财险强、人身险弱”格局难改的关键症结。

整体而言,中国人保向市场交出的这份半年答卷有喜有忧,但我们认为,其表现较好的亮眼方面很大程度上弥补及覆盖了一些显性不足,长期看好这位作为财险行业龙头稳健发展的基本面应该不会变。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