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调研速递|光启技术接受华夏基金等100家机构调研 聚焦超材料产业发展要点

2025-09-08 09:00

9月5日,光启技术接待了华夏基金、嘉实基金等100家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特定对象调研,并进行现场参观。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博士、董事会秘书周建林先生等相关人员参与接待。

据了解,此次投资者关系活动在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生产基地展开,时间为2025年9月5日14:00 - 18:00 。

在活动中,刘若鹏博士介绍了中美航空航天实力对比与挑战,超材料产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前景与战略意义,公司在超材料产业的领军地位、技术积累、产业化成果,光启在民用领域布局与进展情况,以及光启洛阳基地的基本情况。

同时,公司就投资者关注的多个问题进行答复: 1. 超材料技术本质:超材料是用微观设计与制造实现宏观材料结构超性能的技术,其产业化是逆向设计过程,从需求出发设计材料及工艺制备方法与专用设备。 2. 产业发展前景与公司优势:超材料产品开发生产是需求导向,各环节非标需定制化设计。规模化生产考验企业自主设计、制造等能力,是公司附加值较高且具不可替代性的环节,需全链条深度创新。 3. 洛阳基地模式:光启尖端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并入上市公司体系。洛阳基地采用“一院一企”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专注尖端装备等领域功能材料研发。 4. 洛阳基地核心资质与荣誉:被认定为河南省首批重大新型研发机构等多项荣誉,建成多个科研中心与实验室。 5. 洛阳科研产出与团队情况:专利申请372件,授权126件(发明专利占比65.1%);承担51项科研项目;多项技术获省级认定与成果评价。洛阳团队180人,研发人员53人,含博士6人等。 6. 洛阳基地核心材料产品体系与优势:自主研发核心材料产品体系涵盖功能填料14款、高性能树脂8款,在关键性能与成本上有较大竞争优势。 7. 2.0量产技术情况:孵化周期约10个月,可控制资本开支实现产能柔性扩张,通过工艺创新提升效能,为未来扩产提供可复制范式。 8. 公司未来增长逻辑:尖端装备渗透率持续提升,超材料技术应用场景横向拓展,市场化竞争壁垒强化。 9. 订单交付情况:公司发布12.78亿订单公告,某客户10.17亿元合同中,最终客户1订单年底前交付,最终客户2订单2026年上半年前交付,随着顺德709基地二期产能释放,会加快交付节奏。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