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华西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全球储能需求旺盛,风电/AIDC建设景气持续-250907

2025-09-07 19:3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研报虎)

报告摘要

1.人形机器人

优必选再次斩获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合同

  随着国内外企业布局加速&AI技术突破,人形机器有望迎来量产落地时点。在降本需求的驱动下,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替代需求强烈,市场空间广阔,率先取得突破的国内企业有望深度受益。重点看好国产机器人/机器狗有望加速放量带动的产业链需求。

2.新能源汽车

多家车企公布8月新能源汽车交付/销量

  我们认为,8月交付/销量保持较好增长趋势,蔚来、小鹏、零跑等实现同比表现较好,蔚来、零跑等环比增长。后续来看,4季度传统旺季即将到来,动力电池需求有望持续提升;叠加国内外储能需求向好,产能利用率较为饱满,锂电池以及上游材料端有望受益于动储景气度向上共振,带来量与利齐升。此外,固态电池等新技术趋于成熟,未来产业化落地将打开增长空间,看好具备优质技术和供应链优势的设备-材料-电池环节。

8月国内储能市场招标规模同比增长超500%

我们认为:

  1)国内储能由政策导向逐步转为市场导向。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引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此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新能源强制配储正式取消,同时促进上半年的储能抢装。根据CNESA数据,截至2025H1,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56.12GWh,同比增长68%,实现高速增长。储能需求持续旺盛,8月储能招标同比高增500%以上。

  2)海外来看,受到需求和政策等多方面支持,海外储能需求向好,国内订单较为饱满。根据CNESA数据,截至2025H1,中国储能企业新增海外订单规模为163GWh,同比增长246%,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东、澳大利亚、欧洲需求位列前三位,均突破20GWh。

  受到国内外储能需求景气度向上的共同推动,储能电池/系统价格有望企稳回升,根据寻熵研究院数据,8月,4小时储能系统报价区间0.37-0.674元/Wh,平均报价0.431元/Wh,环比上涨3.4%;根据smm数据,9月5日,280Ah、314Ah方形储能铁锂电池报价均价分别为0.30、0.31元/Wh,较前一日上涨分别0.17%、0.16%。后续随着需求持续扩大,叠加供给有限,价格和盈利能力有望稳中有升。

2.新能源汽车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

  我们认为,在海内外动力和储能需求持续攀升的带动下,产业链排产及出货量有望不断提升,在需求扩大以及反内卷趋势下,锂电材料价格有望企稳回升。此外,电池技术的升级迭代始终是终端需求扩大的核心推动力,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以及高安全性等优势,成为确定性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方向。随着电池技术的成熟以及产业链配套的完善,固态相关新产品有望陆续发布、产能建设不断落地、终端性能预计持续获得验证,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加速。设备、材料、电池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望实现迭代升级,加大资本开支规模。设备端关注干湿法工艺变化,以及混料、纤维化、辊压、转印、等静压、叠片等关键环节,材料端关注电解质、集流体、正负极材料、导电剂、粘结剂等核心环节,并看好具备技术优势、订单率先落地以及实现放量的公司。

3.新能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我们认为,此次方案明确提出破除“内卷式”竞争、优化产能布局及强化质量管理三大核心方向,光伏、锂电行业有望进入健康有序发展新阶段。政策预期推动下产业链价格已现回暖迹象,叠加产能结构进一步优化,光伏板块以下投资机遇值得重点关注:①具备产能整合预期的硅料环节。受益标的:大全能源通威股份、新特能源、协鑫科技。②硅片价格改善叠加钨丝线渗透率快速提升,金刚线盈利有望触底回升。受益标的:美畅股份高测股份。③上游原材料价格上调,后续电池、组件价格有望向上,按合理利润测算,短期具备反弹空间。受益标的: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④BC电池效率持续优化,凭借高效率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较主流产品形成溢价,有望增厚相关企业盈利能力。受益标的:爱旭股份隆基绿能

  国家能源局研究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的措施,未来五年将新增“千万千瓦风电”项目

  我们持续看好国内和海外风电景气度。①国内陆风需求有望超预期,我们预计2025年行业招标量有望达到160GW,保持24年同期水平;海风方面,伴随国内近海陆续开工和深远海陆续推进,海风“十五五”需求较“十四五”有望上一个台阶;②海外需求提升,欧洲海风装机需求增长背景下本土产能供应偏紧,叠加欧洲部分本土厂商如管桩企业SIF等扩产速度放缓,具备出海经验的国内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海外份额。此外,亚非拉等新兴市场陆风需求持续,国内主机企业有望持续开拓,海外带来增量空间和利润弹性。受益标的包括大金重工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等。

4.电力设备&AIDC

持续看好算力需求爆发带来的AIDC建设高景气

  AIDC是算力的核心基础设施,随着全球算力需求爆发,其建设将持续保持较高景气度,AIDC产业链有望全面受益。我们持续看好能够和海外主要CSP厂商深度绑定,或取得合作突破的国内液冷、电源及其他电气设备厂商。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达预期;新能源装机、限电改善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电网建设不及预期、招中标情况不及预期等。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