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从资本到产业链整合,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如何布局跨界新生态?

2025-09-07 07:00

(来源:F金融)

随着2024年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中国的并购市场迎来了更加积极的政策支持。在此政策驱动下,跨界并购成为上市公司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和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手段。这不仅意味着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也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政-产-资”协同并购生态的初步构建。

如何在政策驱动下进行有效的跨界布局,如何利用产业链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如何在资本市场中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这些问题都成为当前并购重组不可忽视的核心议题。

一、政策驱动下的跨界并购框架

近年来,政策红利成为推动中国并购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特别是证监会推出的“并购六条”政策,明确支持跨行业并购,放宽了对未盈利资产的收购限制,并鼓励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这些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并购机会。

例如,在新兴产业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领域,地方政府通过设立专项并购基金,推动资本流向战略性行业,进一步优化产业链结构。

从市场实践来看,跨界并购不仅仅是资本运作的手段,更是构建新生态的关键路径。通过并购,上市公司能够快速进入新兴产业,捕捉未来增长机会。在这种政策环境下,如何识别并购机会,如何通过并购强化产业链布局,将决定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二、产业链整合的纵向与横向布局

产业链整合是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规模化与技术领先的核心目标之一。当前,许多行业龙头公司通过并购加速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不断提升自身的产业控制力。纵向整合补链强链,横向整合提升集中度,已经成为企业布局的两大核心方向。

纵向补链强链是指通过并购相关产业链环节,增强企业的技术壁垒与市场控制力。在半导体和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许多企业已经通过并购进入上游材料或下游应用环节。例如,艾森股份收购棓诺新材,以布局OLED材料,这一举措不仅使公司增强了技术互补性,还实现了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而在新能源领域,华达科技通过收购江苏恒义的股权,进一步完善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布局。

此外,横向并购则是行业龙头通过整合提升市场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例如,国泰君安换股吸收海通证券,打造“航母级”投行,成功提升了市场份额和行业影响力。传统制造业中的钨金属矿产行业,也通过中钨高新收购柿竹园公司,推动了行业整合。

我们认为,在产业链整合的过程中,关键在于选择那些能够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的并购目标。尤其是在全球产业链重组的大背景下,企业通过有效的纵向与横向整合,可以显著提升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力,抢占战略性制高点。

三、跨界并购:从传统行业向新兴产业转型

跨界并购不仅是产业整合的必要手段,也是传统行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许多传统企业通过并购进入高增长的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

这种跨界布局,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还能帮助企业快速打开新的市场增长空间。

粤宏远A通过收购博创智能装备,成功实现了从房地产领域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转型。而群兴玩具通过并购天宽科技,进入了人工智能产业链,拓展了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布局。这种跨行业并购,不仅是传统行业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和市场扩张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步骤。

小编认为,跨界并购的关键在于选择符合企业长远战略的目标。企业不仅要看重并购标的的短期回报,更要从长远的产业布局和技术发展趋势出发,寻找那些能为企业带来持续创新和竞争优势的跨界机会。

四、资本工具创新:多元化支付方式与私募基金联动

在并购重组的过程中,资本工具的创新为交易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选择。近年来,定向可转债、股份支付等创新工具的应用,帮助企业在资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并购交易。

例如,富乐德以“股份+可转债”的方式收购富乐华半导体,不仅提升了交易的弹性,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晶丰明源通过收购未盈利的易冲科技,采用了创新的支付方式,成功推进了技术整合。

此外,私募基金的深度参与,也为并购重组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本支持。上海等地通过设立专业的并购基金,推动私募基金与产业资本的联动,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丰富的资本工具。

小编认为,私募基金的介入,不仅能够为并购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还能为企业在并购后的整合与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形成更高效的资本运作闭环。

五、风险与监管:平衡创新与合规

然而,跨界并购并非没有风险。监管部门对并购重组的审查日趋严格,尤其是对“忽悠式重组”和财务造假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近期,沐邦高科因光伏项目披露问题被上交所关注,绿康生化跨界收购亏损光伏企业遭遇问询后终止交易。这表明,在并购重组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创新与合规,避免过度炒作,是企业必须谨慎应对的问题。

此外,跨界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也不容忽视。并购后,如何解决文化冲突、整合管理等问题,确保长期协同效应,依然是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建议,企业在进行并购前,必须对目标公司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评估整合后的协同效应和可能的文化冲突,确保并购后的业务能够顺利融合。

结语:协同生态与未来展望

在当前全球产业链和资本市场深度变革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布局跨界新生态,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途径。

政策支持、产业链整合、资本工具创新和私募基金的联动,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持和战略指导。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风险与创新,如何在复杂的监管环境中保持合规,依然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小编认为,未来上市公司的跨界并购将更加依赖于“政-产-资”三重协同。在政策的引导下,企业需要通过资本和产业的深度整合,实现长期协同效应,推动产业链的升级与创新。跨界并购将成为未来资本市场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而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灵活性和前瞻性,将决定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