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从镍自主产出创新高看格林美为何把印尼作为“战略要地”?

2025-09-05 20:42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9月5日电(记者刘玉龙、郝菁、王钊)2025年上半年,格林美主营产品产销量实现逆势增长、镍资源自主产出创历史新高。从远赴印尼布局绿色新能源正极材料全产业链,到如今加速建设印尼国际绿色工业园区(International Green Industrial Park,以下简称IGIP园区),格林美“把红土镍矿投进去,把电池材料炼出来”的愿景已经落地,这不仅是格林美技术理念的成功,更是中国企业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上积极担当作为、发挥建设性作用的缩影。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新华财经等媒体开展“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多角度展现千行百业上市公司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的发展成果。记者深入格林美调研了解到,近年来,格林美以“科技+文化”柔性出海模式深耕印尼,通过技术赋能、产能共建、文化融合、生态协同的深度布局,以“绿镍”创新技术激活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协同新引擎,让“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理念照亮更多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把红土镍矿投进去,把电池材料炼出来”

过去几年,在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拉动下,三元动力电池用量迅猛增长,从而带动了镍资源的需求大爆发。

“格林美在印尼的布局始于对关键金属资源的战略考量。”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说,镍作为三元动力电池的关键元素,对续航里程80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至关重要。而印尼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红土镍矿资源,成为格林美的“战略要地”。

  图为   图为

印尼青美邦红土镍矿直接生产“MHP-硫酸镍晶体—电积镍—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全产业链园区(受访企业供图)

镍矿资源主要以硫化镍矿和红土镍矿为主,而硫化镍矿经过近百年开采,资源面临枯竭压力。为满足新能源材料对镍的需求,人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镍资源储量丰富的红土镍矿。

然而,红土镍矿品位低,镍含量一般在2.5%以下,其中的铁、镁、铝等含量往往达到50%以上。如何把储量丰富、含镍量低于1.5%红土镍矿炼成电池使用的镍原料,技术难度大、投资门槛高。

格林美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央研究院院长张坤介绍,采用国际流行的火法冶炼生产镍原料的工艺适配度低,而传统湿法冶炼处理能力有限。2022年,格林美成功突破高压酸浸(HPAL)工艺技术及装备瓶颈,攻克了含镍1.2%以下的低品位红土镍矿提炼的世界级难题,并建立独立的技术体系、人才体系与装备供应体系。格林美通过创新技术挖掘印尼红土镍矿,合理利用低品位镍矿石,实现镍钴锰一起提取,极大提高了开采效益。

“在高压酸浸(HPAL)工艺技术诞生前,印尼含镍1.2%以下的低品位镍矿一直没有被良好利用,甚至被直接舍弃,现在利用率大幅提升;印尼原来大部分的镍矿用于生产不锈钢、镍铁合金,现在可以用HPAL湿法冶炼工艺直接生产新能源电池材料,帮助印尼直接从传统冶炼时代跨越到新能源时代;印尼原来的技术无法从红土镍矿中提取伴生钴,有了格林美等诸多公司的技术加持,印尼已变成世界第二大钴生产国。”格林美集团高级副总裁、格林美印尼青美邦总经理彭亚光说,这项技术的成功证明格林美在湿法冶金领域“敢啃硬骨头”,在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程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2025年上半年,格林美实现营业收入175.6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8%、13.91%。

在严峻复杂的全球环境中,格林美业绩创历史新高。对此,许开华表示,基于过去几年业务布局,公司2025年上半年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业务、动力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业务、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体现出优秀协同效应,从而促进产销量实现逆势增长。

——“中国技术+印尼镍资源”联盟合作互利共赢

“十四五”期间,格林美持续深化全球联盟合作模式,主动与全球上下游建圈造链,与全球优势产业链形成深度互信的联盟关系。在印尼,格林美推动首个印尼企业控股的红土镍矿生产新能源材料的企业“诞生”,互相成就。

  图为青美邦工业园区

项目设备(受访企业供图)

2023年10月,格林美输出技术,在时任印尼总统佐科的见证下,与印尼本地矿主默迪卡成立ESG合资公司,成为印尼历史上第一个由印尼本地矿主主导高质量开发镍资源生产新能源材料的公司,推动中国技术与印尼资源的深度合作,实现“取得与给予”的平衡。

2024年11月,在印尼总统普拉博沃的见证下,格林美与淡水河谷印尼公司(PT Vale Indonesia Tbk)签署了年产6.6万吨镍的电池原料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规划建设全球第一个近似零碳的世界一流绿色镍资源产业园。

格林美还积极推动中国装备在红土镍矿湿法冶金的实践应用,已实现高压釜、闪蒸阀、大容量压滤机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开发,合作开发的新型沉淀剂配套装置也已投入使用,关键和核心设备的国产化率超过90%,大幅降低设备投资与维护成本,为全球红土镍矿湿法冶金行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截至2024年底,格林美在“红土镍矿湿法冶金+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领域已形成覆盖全工艺流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累计在印度尼西亚、中国、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主要国家/地区布局专利申请668件。格林美在印尼的产业布局已具备明显技术优势:

——公司在印尼的青美邦HPAL项目完成三期建设及工艺升级,镍金属年产能实现15万吨满产(全球HPAL项目前二位),关键能耗指标降低10%以上。

——自主联合研发的新型镍钴沉淀剂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动氢氧化镍钴(MHP)产品吨沉淀成本下降10%以上,镍钴综合品位提升至46%(行业基准44%)。

——突破红土镍矿湿法冶炼含锰尾渣中有价金属回收技术,成功制备超高纯电池级四氧化三锰及电积锰,为尾渣高值化利用与新能源材料绿色转型提供关键支撑。

  图为“印尼政府-

-中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班学生在中国-印尼新能源材料与冶金工程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工作(受访企业供图)

“公司在印尼镍资源实践的成功是中国企业工程技术与中国装备创新的巨大成功。中国企业有技术、有使命、有担当,正以‘科技+文化’的柔性出海模式造福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许开华说。

格林美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印尼镍资源项目产出镍金属43977吨,同比增长112%,镍资源自主产出创历史新高。同期,格林美自产伴生钴金属3666.6吨,同比增长125%,有效对冲刚果金长达6个月的钴禁运,满足了全球钴产品的核心供应,捍卫公司在全球钴原料禁运这一“黑天鹅”事件背景下的公司市场信誉。

张坤说,格林美已成为全球少数掌握红土镍矿低碳冶炼方案的领先企业,更凭借“技术迭代快、产业化周期短、综合成本优”的硬实力,在印尼千亿级镍资源开发竞争中占据技术优势,奠定新能源电池材料供应链的核心壁垒。

——开启建设海外绿色产业园区新征程

展望未来,格林美的全球绿色征程仍在加速。

2025年以来,格林美重点推进与淡水河谷印尼公司、韩国ECOPRO等共同投资的印尼国际绿色工业园区建设。这是由印尼企业控股的印尼第一个世界一流的绿色镍制造园区,将成为印尼镍资源绿色转型标杆性ESG园区,引领印尼镍工业绿色升级,满足全球新能源产业对绿色镍的需求,按照“生产、生态、生活”三融合模式,建设近似零碳园区。

  图为印尼国家主权财富基金Danantara与

6.6万吨镍金属湿法冶炼绿色项目框架协议签约现场(受访企业供图)

今年8月,印尼国家主权财富基金Danantara与格林美签署《Danantara与格林美6.6万吨镍金属湿法冶炼绿色项目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绿色镍资源领域深化合作。

许开华表示,格林美将与印尼本土优秀企业一起,组合资源、资本、技术与市场等优势,把IGIP园区打造为全球一流的绿色镍及下游产业链绿色园区,切实提高印尼镍资源下游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

“IGIP园区是全球范围内最能引领印尼未来产业发展的绿色方案,我对格林美与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印尼优秀企业的合作充满信心。”印尼主权财富基金Danantara董事总经理谢佳音说。

千帆出海,合作共赢。未来,格林美将继续聚焦产业、市场与资本的全球化布局,在打造绿色镍资源标杆园区的同时,积极探索动力电池回收与关键金属循环业务在全球的发展空间。

编辑:王媛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