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5 09:44
(来源:数据GO)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发行人设立情况
1.前身设立:2016 年 9 月 30 日,汇川技术以货币出资 20,000 万元设立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联合动力有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06MA1MW7HP53。
2.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2023 年 6 月 19 日,联合动力有限以 2023 年 1 月 31 日经审计净资产折股,设立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208,127.80 万元,后增资至 211,621.60 万元。
二、发行人主营业务情况
1. 主营业务概述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为电驱系统(电控、电机、三合一 / 多合一驱动总成)和电源系统(车载充电机、DC/DC 转换器、二合一 / 三合一电源总成),服务超过 40 家整车企业、170 余个车型,2024 年动力系统产品出货量超 450 万台。
2. 主要经营模式
三、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资产负债表核心数据(单位:万元)
2. 利润表核心数据(单位:万元)
3. 现金流量表核心数据(单位:万元)
4. 2025 年 1-6 月主要财务数据(审阅数据,单位:万元)
四、本次发行相关机构
中介机构关联关系
截至 2025 年 4 月 10 日,国泰海通证券通过自营、资管等账户持有汇川技术 2,325,438 股(占比 0.09%),为正常二级市场投资,无其他直接 / 间接股权或利益关系。
五、募集资金运用
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单位:万元)
2. 募集资金使用规划
•募集资金到位前:可使用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到位后置换。
•募集资金不足:通过自筹资金补足,保障项目实施。
•募集资金超额:用于补充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
六、风险因素
1. 与发行人相关的风险
•经营风险:业绩增速下滑(基数扩大、价格战、竞争加剧)、客户相对集中(前五大客户占比超 60%)、供应链稳定性(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供应)、产品质量(动力系统安全要求高)、快速发展管理风险(资产 / 人员 / 营收扩张)、业绩增长持续性(行业增速、订单获取)。
•财务风险:税收优惠变动(高新技术企业税率 15%)、短期债务偿还(资产负债率超 70%)、应收账款回收(2024 年末应收账款 56.84 亿元)、产品价格下降、毛利率下滑、资产减值(应收 / 存货减值)。
•技术风险:技术升级迭代 / 研发失败、核心技术泄密、人才流失。
•募投项目风险:效益不及预期、新增折旧影响利润、即期回报摊薄。
2. 与行业相关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化、客户需求波动(车型多样 / 开发周期缩短)、市场竞争加剧(主机厂自制比例提升,2024 年驱动总成自制率 70.22%)。
3. 其他风险
•发行失败风险、股票价格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境外收入占比 4.77%,依赖欧洲市场)。
七、发行人的股权结构
1. 本次发行前后股本结构(单位:万股)
2. 发行前前十名股东(单位:万股)
3. 股东关联关系
•联益创投、联丰投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苏州联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构成关联关系;无其他直接股东关联关系。
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情况
1. 控股股东:汇川技术
2. 实际控制人:朱兴明
•基本情况:1967 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曾任华为电气、艾默生网络能源高管,2008 年 5 月至今任汇川技术董事长兼总裁。
•控制路径:
a.直接持有汇川技术 1.66% 股份,通过汇川投资间接持有汇川技术 17.31% 股份对应表决权。
b.女儿朱瀚玥持有的汇川技术股份(0.41%)及汇川投资股权(21.7029%)表决权委托朱兴明行使。
c.合计控制汇川技术 19.38% 股份表决权,通过汇川技术间接控制发行人 94.51% 股份。
九、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1. 董事会成员(含简历)
2. 监事会成员(含简历)
3. 高级管理人员(含简历)
4. 核心技术人员
十、发行人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 主要产品分类及功能
2. 产品技术迭代情况(核心指标)
(1)电控
(2)电机
十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分产品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十二、所属行业及确定所属行业的依据
十三、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十四、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 顶层设计政策
2. 产业技术支持政策
十五、行业基本情况
1. 全球及中国汽车行业概况
•全球规模:2024 年全球汽车销量 9,531.47 万辆(+2.65%);中国连续 16 年蝉联全球第一,2024 年产销超 3,100 万辆(全球占比超 32%)。
•出口规模:2024 年中国汽车出口超 490 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 200 万辆(占比 31.20%),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产业趋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成为核心方向。
2. 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
•全球规模:2024 年全球销量 1,800 万辆(渗透率超 20%);中国 2024 年销量 1,286.60 万辆(+35.50%),渗透率 38.90%,全球占比超 70%。
•中国特征:乘用车主导(2024 年占比 95.06%)、混动车型份额提升(2024 年 41.84%)、商用车渗透率待提升(卡车渗透率 13.1%)。
3.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行业概况
•市场规模:2024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电控搭载量 1,244.80 万台(+40%+),车载充电机出货量 1,049 万台(2019-2024 年 CAGR 超 59%)。
•技术趋势:效率提升(SiC 应用、算法优化)、高压化(800V 平台)、高功率密度(电机高速化、扁线绕组)、高集成化(多合一总成)、电源系统全球兼容(V2X 双向充放电)。
十六、公司行业地位及行业内主要企业情况
1. 公司行业地位(2024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NE 时代数据)
2. 行业内主要企业
(1)国际竞争对手
(2)国内竞争对手
十七、销售情况和主要客户
1. 产能、产量、销量(单位:万台套)
2. 前五大客户(单位:万元)
2024 年度
客户关联关系说明
•理想汽车子公司常州汇想为发行人联营企业;其他前五大客户与发行人及关联方无关联关系。
十八、采购情况及主要供应商
1. 主要原材料采购(单位:万元)
2. 主要供应商
报告期内,主要供应商包括晶川电子、中车时代半导体、宁波韵升、金杯电工、大联大控股等,均为行业内知名企业,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性。
十九、公司员工情况
1. 报告期员工人数(单位:人)
2. 员工构成(2024 年末,单位:人)
(1)专业构成
(2)学历构成
(3)年龄构成
3. 社保及公积金缴纳情况(2024 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