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液晶天线:液晶技术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2025-09-05 13:12

(来源:飞凯材料

  • 前言

在科幻电影里,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主角拿出一枚指甲盖大小的“光芯片”,轻轻贴在车窗上,就能瞬间锁定全球任意一颗卫星。听起来像魔法,但类似的概念正在现实中逐步实现,它的名字叫做——液晶天线(Liquid-Crystal Antenna,简称 LCA)。也许你第一次听说“液晶”是看到卖场里的电视和显示屏,第一次听说“天线”是在装 Wi-Fi或者看卫星电视时。可当这两样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却有可能重新定义 5G 基站、卫星互联网、乃至未来的高速通信网络。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咱们今天就来探秘这对“跨界组合”——液晶天线。

——飞凯材料科普小课堂

液晶为什么能与天线组合

要理解液晶天线的奥秘,得从液晶材料本身说起。液晶是一类特殊材料,它既不像液体那样完全无序,也不像晶体那样完全固定,而是处于一种“可控有序”的状态。

液晶的关键特性是:其介电常数会随着分子排列方向的变化而改变。当液晶分子排列无序时,对电场的响应较弱;施加电压后,分子会重新取向,使材料的介电常数发生改变。这一特性,让液晶能精准调控电磁波的传播。

而天线的核心功能,正是控制电磁波的相位和方向,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一种能快速、稳定改变电磁波传播特性的介质。液晶所具备的 “可电控的介电各向异性”,就完美契合了这一需求。

Dr.飞

20世纪90年代初,对于液晶天线的研究探索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和实验室原型上;进入21世纪后,逐渐应用于军事通信、卫星导航等领域。

液晶天线是如何工作的

液晶在天线中的应用并不是把一块液晶屏贴到天线上那么简单,而是把液晶做成毫米波段的“移相器”,集成在微电路里。它的内部结构更像一份“三明治”:

液晶天线内部结构示意图

液晶天线内部结构示意图

· 顶层:负责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贴片

· 中层:厚度为毫米级的液晶材料

· 底层:带有电极的基板,用于施加电压控制液晶分子转向

简单来讲,就是电压一调,液晶介电常数变 → 经过的电磁波相位变 → 天线波束方向跟着变。相比传统天线,液晶天线无需机械转动,全程电子控制即可实现。

液晶天线有何优势

Dr.飞

液晶天线,除了易于操作可快速响应外,在很多方面都有优势。

液晶天线的应用领域

相比于传统天线而言,液晶天线的工作频率范围更为宽广,通常可以从几百兆赫兹到几十吉赫兹。这种宽频带特性使得其能适应多种通信标准,包括但不限于4G、5G、Wi-Fi和卫星通信,其频率可调性也使得在同一设备中实现多频段操作成为可能。目前,液晶天线正在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1)卫星互联网:例如SpaceX星链、亚马逊Kuiper等低轨卫星星座,地面终端全靠液晶天线自动追踪高速卫星;中国“虹云工程”“鸿雁星座”也在使用。

(2)5G/6G毫米波基站:在高频段信号穿墙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液晶天线阵列可动态聚焦波束,实现对用户设备的定向增强信号。

(3)智能汽车雷达:液晶天线可隐藏在车身内部,无声扫描周围障碍物,相比传统机械雷达,结构更简单、可靠性更高。

(4)军用雷达/电子战:战机可利用液晶天线在保持隐身状态的同时灵活调整信号方向,提高抗干扰和隐蔽作战能力。

Dr.飞

除此之外,液晶天线还有很多更加科幻的应用,手机隐形天线、智能皮肤、太空互联网星座等。

液晶天线的应用 (图源网络)

液晶天线的应用 (图源网络)

液晶天线发展前景与市场现状

液晶天线作为新一代相控阵技术,正在卫星通信、雷达以及5G/6G通信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在我国,由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发起的卫星网络建设计划——星网计划,正在稳步推进,计划在 10 年内构建一个由 1.3 万颗卫星组成的庞大网络。据 “智研瞻” 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卫星天线行业市场规模约 867 亿元,若将雷达、星上载荷、5G 天线应用等领域纳入,市场规模更是高达 5120.56 亿元,成为非显示应用领域显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国内如天马微电子、BOE、迪钛飞等企业已经建成液晶天线量产线,能够为相关应用提供稳定供应。

2016-2022中国天线市场规模(图片来源:智研瞻)

2016-2022中国天线市场规模(图片来源:智研瞻)

从全球范围来看,多个国家和众多企业积极投身于液晶天线领域的研发与生产。美国KYMETA、德国Alcan、以色列的 NexTenna,均在液晶相控阵天线技术上持续探索。

全球主要液晶天线企业相关情况(内容来源于网络)

Dr.飞

与常规显示类液晶相比,天线液晶往往对液晶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双折射率、高频低损耗、低频高介电、低粘度、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等。

和成显示天线用液晶材料的研发

飞凯材料控股子公司江苏和成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自2017年起,便积极联合高校、研究院及国内各大头部面板厂,持续推进天线液晶材料的开发工作。通过自主设计并合成新型液晶天线单体结构,构建起了多样化的液晶体系,历经多次技术迭代,推出了适配于各种应用场景的材料方案,能够满足不同器件结构设计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目前,公司已实现从实验室研发到批量供样的全流程能力,并多次参与行业重点项目验证,为液晶天线的商业化奠定基础。同时,依托特殊天线单体结构设计开发的各类液晶体系,公司还可提供超宽温、超低损耗、高可调谐性和高可靠性等多种解决方案,确保液晶天线在实际应用中稳定高效运行。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