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从金融巨头到创新强者 中国平安如何走出双轮驱动之路?

2025-09-05 15:42

2021年初,中国平安在年报时发布了一个让业界为之瞩目的论断: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随后,“综合金融+医疗健康”作为平安集团核心战略升级方向,双轮战略由此确立。

中国平安为什么要从传统金融保险领域,走向“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之路?

一组数据揭示答案。根据平安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平安个人客户数近2.47亿,同比增长4.6%;客均持有合同2.94个,同比增长0.3%;客均营运利润247.32元,同比增长0.6%。医疗养老战略深入推进,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

在“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下,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战略优势正在逐步体现,成本优势、价值优势逐步释放,医疗养老护城河也随着战略深化逐步构建。与此同时,平安集团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出“AI in All”,强调将通过“五智战略”进一步用AI重塑金融、医疗、养老价值链。

中国平安的战略升级之路,对于广大上市公司而言无疑有着宝贵的启示。今天的《上市公司在行动》栏目,就即将为读者揭秘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科技赋能之路。

打破传统金融“孤岛”模式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

“9万里科技星驰,重塑金融模式,创新无远弗届。”在2025年中报致辞中,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提及“重塑金融模式”。

战略方向是决定一个企业可以走多远、能够走多高的首要问题。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来看,金融、医疗养老都是需求日益增长且市场空间极大的优质赛道。与此同时,医疗和养老行业仍面临着供给端结构性失衡、服务标准有待完善、行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挑战。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养老服务,将成为金融行业突破的关键所在。

当然,对于一个立志成为领军者的上市公司而言,选择非常关键,而坚定地沿着所选择的道路迈进则更为重要。

“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是两个规模最大、增长高、协同性高的赛道,每个赛道规模都超过20万亿,尤其医疗养老是我们进入长寿社会银发经济核心的业务。”正如平安集团管理层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所言。当两个赛道的业务产生协同性,再加上平安在AI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应用,平安将再次把握市场机遇。

凭借独特商业模式、庞大客群、强大渠道网络、领先科技和品牌,中国平安打破传统金融“孤岛”模式,创造极致金融、医疗、养老的服务体验。

在综合金融方面,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构建“一个客户、多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金融超市服务体系,通过“任意门”将多种金融业务的APP无缝衔接。一方面,可以逐步升级客户经营能力,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极致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低获客成本、低运营成本、低风险成本,高客户留存”的“三低一高”经营能效。

综合金融模式构筑了平安的核心竞争壁垒,客户经营效率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6月30日,平安个人客户数近2.47亿,较年初增长1.8%;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为26.6%,留存率达97.8%;服务时间5年及以上客户占比为73.8%,留存率为94.6%。

打造医养领域“路由器”生态

受益于“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中国平安得以从同质化竞争中突围,构建了以服务深度和客户黏性为核心的竞争壁垒。

在打造全新综合金融模式的同时,中国平安也在医疗养老领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中国平安的医养模式不是简单的业务叠加,而是精密设计的生态系统。其核心玩法其实可以用“路由器”比喻——平安自己不建重资产医院,而是用轻资产方式连接供需两端,用低频但刚需的医养服务带动高频金融消费

平安健康提供的特色服务

换言之,中国平安以轻资产整合医养资源,将其转化为金融主业的“流量入口”和“增值引擎”,通过数据闭环与生态协同,实现客户价值深度挖掘与成本效率优化。用一句话总结平安的医养战略布局,致力于代表支付方,整合供应方,提供性价比最佳的医疗养老服务,打造差异化优势赋能金融。采用轻资产平台模式,整合医疗养老资源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服务,其核心被类比为“医疗养老界的拼多多+美团”。

医养战略已成为赋能主业的核心驱动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平安通过整合供应方,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合作覆盖率100%;平安近2.47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近63%的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权益,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居家养老服务覆盖85个城市,近21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在5个城市启动。

行业评价,“十年磨一剑”,目前平安“保险+医疗”、“保险+养老”商业模式越来越清晰,医养服务愈发得到客户的认可。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中国平安通过为客户提供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可以让用户疾病更少、身体更健康、寿命更长,也相应减少了赔付、降低运营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里保持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

技术赋能战略升级

在这个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中国平安还用自身雄厚的技术实力,为双轮驱动战略打造了坚实的底座。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平安科研团队拥有科学家超3000名,科技开发人员超2.1万名。

平安拥有的数据库包括金融库、医疗库、公司经营库等,其海量数据处于世界领先梯队,平安的数据库沉淀30万亿字节数据,覆盖近2.47亿个人客户;积累超3.2万亿高质量文本语料,31万小时带标注的语音语料,超75亿图片语料,语音、语言、视觉大模型场景准确率领域内领先。与此同时,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平安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医疗数据库之一。

基于上述AI创造价值的核心基础。中国平安已成功搭建通用模型、垂直领域模型、应用模型三层大模型体系,构建起完善的数据、模型、功能协同的研发和组织架构,实现前沿算法和技术快速上线、测试和部署,已经将AI产品及解决方案深度应用于多个战略路线中,广泛应用、服务于全集团85个大模型场景,加速推进生态圈建设。

例如,在医疗养老领域,中国平安的AI医生精准诊断覆盖疾病超1万种,诊疗准确率达93%。平安借助科技端的提前布局,有效支撑医疗养老生态圈的可持续发展。

坚定推进“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公司的战略选择获得了业界和市场的普遍认可: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成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按标准保费计算的新业务价值率为30.5%,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实现营运利润546.21亿元,同比增长3.5%。

01

02

03

01

02

03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