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从竞争到竞合 以差异化优势“联手”推进县域金融生态健康发展

2025-09-05 13:03

7月30日,工商银行召开2025年党建暨年中经营管理工作会议,明确表示将“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作为首家在年中会议上明确提出“反内卷”的国有大型银行工商银行在年初就已有反对“价格战”的相关表述。

早于今年4月1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扎实做好2025年“三农”金融工作的通知》中强调,防止并纠正对涉农优质客户过度授信、“内卷式”竞争等现象。今年以来,包括宁夏、广东、安徽、上海、宁波在内的多地金融监管部门、银行业协会接连表态,呼吁辖内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摒弃“内卷式”竞争,规范发展、稳健运行。

有序、合理的竞争无可厚非,但如果是非正常的、破坏行业发展规则和秩序的恶意竞争,将对整个行业生态带来不利影响。近日,《金融时报》记者在四川雅安采访,与雅安的金融机构就维护与发展良好金融生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交流,各金融机构的代表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了诸多有建设性的观点与建议。与此同时,记者也看到,这样一个拥有诸多特色产业的地市,在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正在积极践行良好金融生态与产业发展生态“双生态”的建设,雅安的特色产业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坚守定位:从“同质化”到“差异化”

竞争本是市场的一种正常行为,但是,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就容易产生非正常的竞争。尤其是在市场中的优质客户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供给方就会出现“扎堆”为优质客户提供过剩的产品与服务。同时,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同质化”也会加剧非正常的竞争。如何改善和优化这种局面?

中国银行雅安分行副行长易敏认为,优质客户可获得多头授信与一般客户也许不能获得授信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银行要结合自身优势为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绝不仅是信贷,要体现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在不同领域的差异化能力。“比如,中行可以为雅安的鱼子酱企业做什么?除了授信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提供外汇业务的专业服务,让客户的国外订单有更专业的结汇选择。而在部分种植、养殖类的场景中,农商银行可能有更多的人员以及更为了解该品类的专业人员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所以,银行可结合自身优势,为‘三农’金融、县域金融提供差异化、互补的金融服务。”易敏提出了金融服务需要从“同质化”到“差异化”的观点,尤其是不能只看信贷业务,她同时指出:“在业务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作为银行工作人员,要有正确的业绩观,既不能躺平又不能冒进,要找到本行的优势与劣势,统筹发展与风险,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兼顾当下考核与长期的基础夯实以及结构优化。”

从非正常竞争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入手,工商银行雅安分行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余萍认为,首先源自金融产品的“同质化”,其次是各行的考核和任务压力导致目前供给过多,企业过度融资风险加大。“工商银行早在2024年就提出‘工商银行不率先打价格战’,今年7月,在总行年中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上,工行明确表态,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我认为,各行应结合自身的定位和优势做好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差异化服务好每一个经营主体,而不再是围绕着大项目做业务。比如,结合雅安区域发展的特点,我行创新推出了‘花椒贷’‘樱桃贷’‘猕猴桃贷’等产品,精准服务有融资需求的农户、种植合作社等主体,将金融活水滴灌到真正有需求的地方,助力乡村振兴。”余萍说,“银行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尽力做好能做好的事,不盲目参与无序竞争。”

从“同质化”到“差异化”需要机制的保障,尤其是自律机制、考核机制、创新机制三者的协同推进。对此,雅安农商银行行长何凡佳表示,应严格落实金融监管部门自律机制管理要求,在存款利率定价上,严格落实上限管理要求,不搞变相高息揽存,不夸大宣传。在贷款利率定价上,落实利率下限管理要求,认真落实消费贷、住房贷款利率管理要求,加强利率执行监控,确保利率定价与执行符合规定要求。“我们要摒弃过度追求扩张的‘规模情结’,从粗放式经营转向精细化管理,注重提升业务质量和效益。在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下,牢固树立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客户体验、加强风险管理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我行将优化内部考核机制,降低短期业绩指标权重,增加日均指标、效益指标、客户指标等长期指标的考核权重,引导基层网点与员工致力于提高服务质效,避免因考核压力过大导致员工以违规行为参与非正常竞争。”何凡佳说,“我们会根据自身的网点布局、人力资源、市场定位和客户群体优势,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提供具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深耕‘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坚持做小做散。”

创新“场景”:从“金融服务”到“非金融服务+”

当前,越来越多的银行深耕“非金融服务”,尤其针对社区、园区等有鲜明标签识别的群体,一些银行深入其中,参与社区治理,为产业园区内的企业提供非金融服务,这既增强了客户的黏性,又能及时把握其有效需求。

基于此,建设银行雅安分行副行长王晓峰认为,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不能仅停留在“资金输血”层面,更需通过“服务活血”精准对接“三农”群体需求。为此,建行雅安分行秉持“先服务、后金融”理念,将非金融服务作为了解“三农”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服务与“三农”群体建立信任连接,精准挖掘其潜在需求。如,该行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公益捐赠、帮扶慰问、消费扶贫等活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服务,让“三农”群体真切感受到“银行不只是存钱和借钱的地方,更是贴心的伙伴”,也为该行深入掌握“三农”需求、开展后续金融服务筑牢了信任根基。

“非金融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面对面’沟通与‘心贴心’服务,精准捕捉‘三农’群体的真实需求,为金融服务的精准覆盖提供依据。依托前期非金融服务,建行雅安分行得以深入了解客户‘需要什么’‘特点是什么’‘困难是什么’‘希望银行怎么做’,再根据服务沉淀的需求图谱,针对‘三农’群体特点打造差异化金融产品体系,实现从‘有什么给什么’到‘需要什么提供什么’的转变,让金融服务真正精准触达‘三农’所需。”王晓峰说,“我认为,乡村振兴的金融赋能,既要有真金白银的投入,更要有润物无声的服务。下一步,我行将积极探索构建以大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以信息科技为驱动、以创新产品为抓手、以乡村金融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乡村振兴服务模式。如,通过智慧食堂助力老年食堂建设,依托信息化技术助力智慧社区搭建,凭借专业的金融服务帮助‘三农’群体做好养老规划和财富管理等。通过持续深化非金融服务创新,更精准地洞察‘三农’需求,进而向信贷支持、消费金融、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财富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领域延伸,系统打造‘需求洞察——服务创新——产品适配’的全链条赋能机制,让金融服务精准覆盖‘三农’各个领域,探索出一条‘从连接到融入、从服务到赋能’的乡村振兴金融新路径。”

协同互补:从“竞争”到“竞合”

银行间可否从“竞争”走向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事实上,不同银行的业务偏好本就不同,其自身定位决定了业务的取向,针对同类型群体的金融需求满足,不同的银行有机会以合作的方式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如何从竞争走向“竞合”?农业银行雅安分行副行长王磊认为,适当的竞争可以激励各银行提供更为优质的金融服务,但要避免排他性、无下限等无序竞争行为,应该鼓励差异化竞争实现优势互补。“我认为,合作是银行机构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关键路径:一是发挥好自律机制作用,除利率自律机制外,银行在业务营销拓展过程中,还应该建立更多的自律机制,避免恶性竞争。二是运用好银团贷款功能,对于乡村振兴中金额大、期限长的项目,要主动运用银团贷款功能,实现银行之间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三是加强综合服务意识。除传统金融服务之外,还要聚焦城乡融合、结算服务等领域,全方位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王磊同时指出,做好协同互补,优化各家银行的考核机制是引导银行业机构走向“竞合”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完善金融生态的重要保障。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点:一是科学的任务下达,各项业务指标任务要充分结合当地经济总量、产业情况、银行机构数量、自身发展趋势等多方面情况;二是适应经济周期的考核维度,如在经济下行周期对部分指标的增速考核要适度;三是合理的考核结果运用,在挂钩机构及个人评价、工资收入等方面,既要考虑任务完成情况也要注重综合评价。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