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5 18:12
(来源:董秘俱乐部)
前言
最近,吉利汽车的半年报刷屏了全网。
营收1503亿,同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接近93亿,同比翻倍;单车利润涨了37%,这一串亮眼的数据让人惊叹不已。
吉利的这波逆袭靠的是什么?答案就是财务协同释放效能。
对于#财务总监 及准备#IPO 的企业有哪些可以学习的地方呢?
一、财务协同释放了什么效能?
近期,在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吉利CFO戴永表示,吉利汽车上半年的销售增长强劲,产品盈利稳健,费用率大幅下降,核心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102%。
具体从数据上来看:
营收:上半年吉利交出了1503亿元的成绩单,同比增涨了27%。
利润:归母净利润92.9亿元,核心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飙升102%,达到66.6亿元。单车核心净利来到4724元/辆,比去年多出1300多块。
费用率:销售费用率从6.4%压到5.6%,行政费用率从2.4%降到1.9%。
销量:总销量140.9万辆,同比大增47%,市占率突破10%。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吉利这次的营收不是光靠新能源的风口,是整的体业务盘子放大了。
同样,销量和利润是同步上升,而不是“多卖不赚钱”。
财务协同,就在这些数字里被具体化了。
简单地来说,吉利这半年能多卖多赚,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因为财务把资源配置和费用管控做到了极致。
懂财务、才能懂资本市场,从这里开始!▲
二、戴永的财务打法
戴永在这次中期业绩会表示,把协同、费用管控、业财融合、数字化作为财务职能的核心。
我们来拆拆他提到的几个重点:
1、费用效率
戴永在业务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什么钱花得值,什么钱该砍,用财务数据说话。
比如研发、采购都集中整合,避免重复投入。
2、单车盈利
不再只盯销量,而是把车型拆开算,哪个款毛利更高,就重点推。
利润表不再是月底才看的报表,而是每天的经营方向的导航。
3、国际化挑战
海外是集团的优先级战略,但出口下滑8%是个痛点。
财务需要干嘛?
盯汇率风险、做本地融资、设计税务架构……
让海外市场别成为利润的黑洞。
4、数字化
报表自动化、业财一体化,财务人员直接嵌进业务单元,第一时间抓问题,第一时间形成闭环。
三、落回我们自己,财务人能学到什么?
说到底,财务协同不是吉利的专利,而是一种思维方式。
1、不要等到月末才看账,要把数据变成往后经营的信号,提前告诉业务哪里要调价、哪里要收缩投入。
2、从事后总结,变成前线决策。
把财务嵌入业务节奏,做成实时的经营仪表盘,让决策有数字背书、能马上闭环。
3、从管成本,变成管效能。
别只盯着“省多少”,更要算清每一分投入的回报率。
哪项投入带来利润,哪项只是多余的。
说的直白一点,财务的自我认知要升级。
如果你是财务总监、CFO,或者正准备IPO,别只写一堆漂亮的财务指标到招股书里,要能把协同如何落地、什么时候见效、谁负责讲清楚。
看完吉利的案例,我们会发现,财务协同的逻辑其实不难,简单来说就是把资源用在刀刃上,把数字变成经营的抓手,把做账变成做经营。
不管你是准备IPO 的公司,还是正在谋划扩张的企业,财务总监的角色,早就不只是财务方面的管家,企业战略落地的执行者。
而这,恰恰也是我们在《拟上市财务总监实操研修班》想带大家真正去练的:
如何从财报人转型为经营人,如何在募投、费用管控、业财融合里找到可以落地的打法。
如果你正好在路上,这门课或许就是帮你加速的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