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国投证券-电子行业:AI算力驱动新纪元,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突破-250905

2025-09-05 11:58

(来源:研报虎)

PCB:国内外AI基建景气度持续,算力PCB行业大幅受益

  在全球AI基础设施景气度持续高涨的背景下,算力PCB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AI服务器推动PCB向高端化迭代,其价值量提升主要体现在GPU加速卡和GPU模组板等核心部件,以满足高速、高频、高散热及高可靠性要求。COWOP等先进技术路径因能提升传输效率、改善热管理并降低成本,有望得到更广泛应用,根据Prismark数据,18层以上PCB板的复合增长率将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下游需求升级也带动上游设备与材料国产化趋势的出现。高端PCB产品对覆铜板的层数、电性能、热性能及加工性能提出极高要求,并催生了对高精度钻孔、激光加工等更先进制造设备的需求,国内供应链企业有望借此机遇逐步进入国际厂商供应体系,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半导体:AI驱动叠加国产替代,重视FAB与配套产业链机遇

  25H1全球半导体行业保持高景气,中国板块表现突出。增长主要来自两大动力: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带动代工需求增加,以及设备、材料、零部件等环节国产替代加速。外部环境加速国产替代进程,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推动成熟制程替代提速,国内企业在模拟芯片、MCU、CIS等领域迎来机遇;设备、材料及零部件的自主可控需求持续紧迫。内部方面,半导体IPO与并购活跃,资本助力产业升级,龙头企业通过整合稀缺技术增强竞争力。展望下半年,行业将延续"AI驱动+自主可控"双主线发展。AI需求拉动先进制程与封装,外部环境倒逼国产化加速。晶圆制造受益订单回流,设备领域攻坚"卡脖子"环节,零部件与材料板块迎来成长机遇。随着IPO和并购整合加速,产业链龙头企业竞争力将持续提升,推动自主可控持续发展。

国产算力芯片:国产算力迎来突破性进展,国产芯片大有可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算力作为AI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美AI产业军备竞赛持续进行的情况下,国产算力已经实现从模型——芯片——代工等多个核心环节的突破性进展。展望未来,国内大模型应用将加快落地,带动推理需求持续增长,同时,互联网巨头、国企、地方政府等持续加大AI投入,为国产芯片提供了广阔市场。

消费电子:AI驱动与政策红利下的结构性机遇

  2025年上半年,在政策支持与AI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下,消费电子行业呈现复苏态势。国家政策推出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为市场注入持续动力;AI手机、AIoT等新应用也逐渐成为增长点。从业绩看,全行业营收与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零部件与组装板块表现尤为突出,营收同比增速27.1%,而品牌整机端仍承压。市场呈现结构性特征:智能手机整体出货平稳,但中高端机型表现亮眼,中端机和折叠屏销量显著增长;智能眼镜中AR与AI品类增长迅猛,尤其AI眼镜25H1全球增速222%,中国达454%,成为最大亮点。展望下半年,伴随三星、华为、苹果等多品牌集中发布新品,智能眼镜产品,以及第四批国债资金逐步落地,行业有望迎来持续复苏,AI手机、智能眼镜等细分领域预计存在结构性机遇。

投资建议:

  1)PCB:建议关注头部算力PCB板厂商:胜宏科技沪电股份鹏鼎控股景旺电子生益电子方正科技兴森科技广合科技世运电路等;上游设备材料厂商:生益科技南亚新材大族数控东威科技天承科技宏和科技德福科技隆扬电子联瑞新材等。

  2)半导体:建议关注晶圆代工:中芯国际华虹公司晶合集成等;设备: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屹唐股份芯源微华海清科晶盛机电等;测试封装:通富微电长电科技中科飞测甬矽电子天准科技长川科技快克智能等;零部件/加工设备:富创精密新莱应材江丰电子珂玛科技正帆科技茂莱光学汇成真空福晶科技奥普光电国力股份三环集团中瓷电子等;材料:广钢气体中船特气华特气体沪硅产业立昂微上海新阳江化微晶瑞电材南大光电彤程新材安集科技鼎龙股份路维光电清溢光电龙图光罩凯德石英有研新材等。

  3)国产算力芯片:建议关注AIGPU:寒武纪-U、海光信息东芯股份(砺算);AIASIC/IP:芯原股份翱捷科技-U、中兴通讯国芯科技;AI存储:兆易创新北京君正紫光国微德明利香农芯创;AI互联芯片:澜起科技;AISoC:瑞芯微晶晨股份恒玄科技炬芯科技中科蓝讯泰凌微全志科技;光芯片:源杰科技等。

  4)消费电子:建议关注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厂商:立讯精密工业富联领益智造、鹏鼎控股、蓝思科技闻泰科技东山精密环旭电子等;材料厂商:苏州天脉思泉新材中石科技奕东电子等;品牌消费电子:漫步者传音控股安克创新等。

风险提示:

  国产替代不及预期;技术突破不及预期;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