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5 10:22
(来源:温州新闻网)
转自:温州新闻网
近日,不少市民发现钱包里的信用卡悄悄变了样:有的积分换权益更难了,有的常用的联名卡停发了,还有人收到了银行分中心调整的通知。这波信用卡“瘦身”潮并非温州独有,而是全国银行业转型的一个缩影,背后藏着从“跑量”到“提质”的行业新变化。
积分门槛高了 高端服务“缩水”
“以前1万积分就能免年费,现在得先花够18万才行,这门槛一下子高了不少。”在市区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林先生,手里的某银行经典版白金信用卡最近让他有点犯愁。他说,自己平时用卡主要图个年费优惠,现在新增的18万元消费门槛,对普通工薪族来说压力不小。
记者从招商银行了解到,确实有部分高端信用卡于近期调整了年费规则,除了积分,还得满足刚性消费金额。不只这一家,浦发、光大等银行温州网点也有类似动作:有的积分兑换里程比例提高了,原来1000积分能换的里程,现在得1500积分;有的机场贵宾厅权益从“无限次”变成了主卡人专属,副卡用户用不了了。
据不完全统计,8月份以来,已有浦发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对旗下高端信用卡产品权益及相关活动进行调整。调整内容集中在三大方面:一是提高权益使用门槛,如增加积分兑换里程的比例、设置消费金额门槛;二是调整积分规则,部分消费场景不再累计积分或积分有效期缩短;三是削减机场贵宾厅、高端酒店住宿等高频高成本权益,转而补充购物折扣、生活服务类等实用性更强的权益。
“最明显的是高端酒店住宿权益,以前达标就能换,现在换成了超市折扣、家政服务这些。”经常出差的生意人陈女士说,虽然生活服务类权益更实用,但偶尔出差想用贵宾厅,就得自己掏钱了,“也算有利有弊吧”。
常用的卡“下架”
消费者忙着换卡
今年1月份,邮储银行和建设银行先后宣布将停发部分联名信用卡产品。在随后的半年多时间内,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均宣布停发或调整部分联名信用卡产品。
“我那张某电商平台的联名卡突然不能新办了,说是停发了。”在鹿城区开服装店的李先生有点无奈,她之前用这张卡网购进货能返现,现在只能换其他卡,“积分规则不一样,还得重新适应”。
记者查询发现,今年以来,温州多家银行停发了不少联名信用卡,涉及航空、电商、娱乐等领域。部分联名卡停发是因为合作到期,也有是银行调整了业务方向。
市民郑阿姨翻着手机里的信用卡账单说:“我那张某影视IP的联名卡,卡面挺好看,但其实用着和普通卡差不多,停发了也影响不大,反正平时买菜刷卡,能积分就行。”
业内人士分析,这波“瘦身”其实是信用卡行业的转型信号。过去银行拼发卡量,现在更注重服务质量和风险控制。对市民来说,虽然部分权益少了,但信用卡的实用性、安全性可能会提升。接下来会引导银行在调整业务时,多听市民意见,确保服务不打折。信用卡“瘦”的是冗余权益和低效业务,胖的是精准服务和用户体验,这对行业长远发展是好事。
信用卡“断舍离”
根据6家国有大行、8家股份行披露的数据,上半年,这14家上市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52万亿元,相比年初减少1975.72亿元,下滑2.56%。其中,11家信用卡贷款余额较年初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其中,中国银行的收缩幅度最大,上半年,中国银行信用卡贷款金额5224.99亿元,较年初减少13.88%;平安银行减少9.23%;兴业银行减少8.07%。
另外,根据央行公布的支付体系运行情况,2024年,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合计减少4000万张,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从2023年的0.54张降至0.52张。今年上半年,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又少了1200万张,卡民步入“断舍离”时代。
来源:温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