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5 07:18
(来源:研报虎)
投资要点
保健品行业渠道转型,表现分化。老龄化筑底、新消费驱动,2010年2023年我国VDS市场规模由701.35亿元增至2240.41亿元,CAGR=9.35%。近几年行业边际变化为线上转型:2010-2024年线上电商零售额占比由3.1%提升至58%,线上电商已超越传统药房、直销成为我国保健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企业端表现分化:(1)汤臣倍健:25Q2收入降幅收窄,费用显著优化,带来利润超预期。展望H2,亮点或主要来自LSG及主品牌,全年销售费用率亦有望小幅优化。(2)H&H国际控股:符合预期,经营向善。成人保健业务分拆来看,抗衰、美容等品类表现突出(NAD+及麦角硫因等);25H1跨境电商/新零售渠道(山姆等)增速同样亮眼,分别同增18.1%/28.2%。集团层面,净杠杆比率由24H1的3.99倍下滑至25H1的3.89倍,减债+置换效果逐步显现。(3)仙乐健康:中国底盘稳扎稳打,25Q2国内市场同比降速主要受订单跨期的影响、实际订单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关税暂停措施反而加速推动了对美出口订单履行速度,且与多家客户启动了新软糖项目,为Q3提供了较为乐观的预测。(4)25H1百合股份的合同生产整体表现稳健、自主品牌下滑主要受渠道影响;分拆代工业务,功能饮品、粉剂表现更佳。
关注保健品行业估值重构,关注有空间的优质个股。渠道切换带来了新的消费客群、催生新的品类,建议关注适配渠道转型、迎合新圈层、发力新品类的优质龙头公司:(1)H&H国际控股:奶粉边际向好、成人保健改革向善,考虑到全年业绩节奏,25H2收入利润同比或均呈加速状态。(2)仙乐健康:自研品+新零售开拓在途,25H2主要逻辑是国内市场,预计数据端有明显支撑。(3)百合股份:内生业务逐步向好,叠加8月末新西兰子公司奥拉交割完成、且整合顺利,内外协同贡献增量。
港股餐饮砥砺而行,静待风至。“节日化”消费特征明显,旺季更旺、淡季平淡;且限额以上大B表现优于限额以下小B,2025年4-6月餐饮收入较2019年同期的复合增速为:3.53%/3.33%/3.20%,其中限额以上增速4.70%/4.89%/4.60%,限额以下增速3.22%/2.92%/2.83%。大B餐饮表现同样分化:(1)海底捞:25H1海底捞餐厅经营/外卖业务/调味品及食材销售/其他餐厅经营(红石榴计划)/加盟业务/其他分别实现营收185.80/9.28/4.64/5.97/0.91/0.44亿元,同比分别-8.98%/+59.60%/+54.98%/+227.00%/+4706.83%/+215.23%,外卖业务、其他餐厅经营增长较快,红石榴计划孵育成功。截至25H1,餐厅总数量1322家、H1期内净减少33家,加盟海底捞门店数达到41家、H1期内净增28家。除海底捞火锅外,公司运营14个餐饮品牌/126家餐厅,其中焰请烤肉铺子期内净增46家、达到70家。(2)达势股份:截至2025H1,公司进驻城市共48个,较2024年底净新增9个;门店数量1198家(均为直营),较2024年底净新增190家。全年开店目标保持300家,截至2025年8月15日,已净开/在建/已签约233家/27家/35家、预计顺利完成目标。此外,规模效应兑现,成本摊薄明显。(3)九毛九:边际向好,调改可期。预计3-5月筑底,后续回暖可期:①策略一:战略性关闭经营不佳门店、且执行果断,25H1公司主动关闭88家门店;②策略二:调改门店、新店型表现较好;③策略三:25H1广州南沙供应链中心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或助力省外市场开拓及支持快手菜发展。
投资建议:(1)保健品:关注具备新消费基因的品牌及代工厂,H&H国际控股、仙乐健康、百合股份,以及新品可期的民生健康;(2)港股餐饮:建议关注客单价企稳、成本优化的海底捞;拓店成长期的达势股份。
风险提示:消费修复不及预期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食品安全风险、成本端上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