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2025年白色家电行业深度分析:七个问题看白电二季报(附下载)

2025-09-04 16:25

一、白电行业 2025 半年报表现如何?

25H1 白电行业营收与利润整体实现双增长。美的、海尔营收增速分别为 15.63%、10.22%,净利润增速分 别为 25.04%、15.48%。格力短期承压,营收同比下滑 2.66%,净利润增速为 1.95%。 增长得益于内外销协同共振:国内自 “以旧换新” 政策落地,行业景气度迅速提升;海外市场方面,新 兴市场在经济复苏、复杂地缘政治下的提前备货等因素推动下,出口增长强劲。尽管面临关税等因素的制约, 外销整体韧性仍强,共同助力白电行业实现较快增长。

25 年 H1 白电行业净利率、毛销差有所改善。美的、格力、海尔净利率+0.77%、+0.67%、+0.01%;毛销 差+1.55%、+0.01%、+0.31%。 25H1 利润增速上行主要得益于:①国补政策缓解行业需求与竞争压力,产品均价及企业高附加值产品销 售占比提升,带动行业整体利润率提高;②上市公司普遍推行降本增效策略,从生产、管理到销售等多环节压 缩成本费用,带动盈利能力上行。

二、一线白电和二线白电表现有何差异?

收入端:一线白电内部分化。美的凭借 B 端业务和全球化布局延续高增长,收入同比增长 10.99%;海尔 通过数字化变革和多品牌协同效应,实现 10.39%的显著增长;格力电器面临渠道变革和行业消费降级的挑 战,收入同比下滑 12.11%。 二线白电整体稳定度偏弱。25Q2 海信、美菱、TCL智家分别同比-2.6%、18.92%、2.36%。长虹美菱空调 业务增长 36%,仍受益于小米的业务强劲以及以旧换新。海信受制于中央空调的压力,TCL 智家面临去年同 期的高基数。

利润端:一线白电公司利润整体稳健提升。得益于较强的规模优势,丰厚的利润蓄水池与稳步推进的降本 增效举措,一线白电公司盈利能力呈现稳增态势,各季度利润增速普遍领先于收入,显示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与确定性。25Q2 美的、海尔利润同比增长 15.14%、16.02%。格力则受行业消费降级影响,中高端产品需求承 压,利润同比下滑 10.07%。 二线白电公司利润总体承压。主要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头部品牌的价格战一定程度挤压了二线品牌的利润 空间。同时,海信家电受地产拖累空调业务和三电公司调整影响,利润同比下滑 8.25%;美菱因减值损失带来 暂时扰动,利润下行 9.66%。

三、盈利能力上升背后的原因如何分解?

近年来白电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从净利率看,24Q1-25Q2 白电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整体向上。海 尔、海信 24Q1-25Q2 除 1-2 个季度净利率下滑外,其余季度均为正增长。美的、格力则连续 6 个季度实现正增 长。 一线白电盈利能力更具韧性。Q2 二线白电受价格战拖累,净利率均有所下滑;相比之下,一线白电凭借渠 道优势和领先的市场份额,仍保持稳健的盈利增长,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与盈利韧性。

毛利率并非是带动白电盈利提升的主要因素。毛利率 25 年 Q2 普遍呈下降趋势,主要系 24Q1-25Q2 会计 准则调整影响(质量保证类支出由销售费用项移动成本项)。毛销差也有所承压,主因 2024 年以来海外增速 快于国内,行业外销盈利能力仍普遍弱于内销,因而盈利能力结构性回落。但 25 年来跌幅已逐渐收窄。

白电盈利提升主要得益于费用率的下行。2024Q4 国补后,白电行业降本增效成果显著。行业公司综合费 用率普遍下降,尤其是销售费用率下行显著。在需求提振的同时,费用支出比例优化下降,有效提升了行业整 体盈利能力。

四、白电海外各地区增速如何看?

2025 年 H1 海外收入高增,新兴市场表现亮眼。南亚、中东非等新兴市场消费升级推动需求显著提升(除 了一线的美的和海尔之外,二线的白电公司长虹美菱增速高达 32%,海信家电海外增速 12%,远好于其国内的 表现)。 龙头公司中,美的与海尔持续优化全球供应链与本土化产能布局,进一步支撑其在新市场的高增长态势。 受关税政策调整影响,美国地区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美的与海尔的海外节奏有所不同。海尔智家 2025H1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5Q1 同比+10%,25Q2 同比增速 约 13%。2025 年海尔海外收入展望同比两位数增长(10-15%),利润同比两位数增长。美的 2025Q1 和 Q2 海 外增速分别为 30%和低个位数,H1 增速为 17.7%。背后的原因是美的在 Q1 为了应对美国关税提前出货;海尔 整体在北美的产能占比高,整体保持平稳的节奏。

五、如何看待后续内销趋势?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