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行业涅槃与人生转轨:地产半年报深度分化的哲学

2025-09-04 10:15

百强房企阵容更迭率40%,超三分之一原百强房企退出地产界。2025年半年报显示,行业正在价值重构中寻找新平衡点。

2025年上市房企半年报呈现戏剧性分化。保利发展营收同比下降16.08%,净利润下滑63.5%;越秀地产却实现营收475.7亿元,同比增长34.6%。物业板块同样亮眼,南都物业归母净利润达1.3亿元,同比上涨532.87%。

可研智库数据显示,2023年百强房企阵容更迭率达到40%,TOP50房企阵容更迭率高达56%。地产开发从业人员规模从2021年峰值期的210万人缩减至约160万人,流失近50万人。这场看似残酷的调整,实则蕴含着行业与个体涅槃重生的深刻哲学。

梦幻巅峰:规模崇拜的终结与价值回归

房地产行业曾陷入"规模迷思":将土地储备、销售金额视为成功的唯一标准。2022年行业人均效能指标呈现20%以上降幅,人均销售面积降幅达42.85%,揭示了过去繁荣建立在资本杠杆和市场规模红利之上。

可研智库创始人兼总经理贾春晖指出:"管理因子调整幅度追赶不上业绩因子下降幅度,是组织效能各指标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这句话道破了行业困境的本质,即管理变革赶不上市场调整速度。

物极必反:行业调整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2008年的2.5万亿元到2021年的18.2万亿元,行业用13年走完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城镇化进程,这种超常规发展必然伴随调整需求。

物业行业同样经历深刻变革。2025年中期,61家上市物企在管规模增速均值仅为2.97%,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2.97%。碧桂园服务以在管面积约10.63亿平方米位居第一,但行业战略重心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有质量的增长"。

龙湖智创生活CEO宋海林表示:"上半年,龙湖主动退出了一些外拓项目,调整聚焦增值类业务,砍掉了相对低效的业务。"这种主动瘦身,正是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向死而生:个人转型的哲学思考

对于地产人而言,这场行业变革带来的是职业生涯的深刻重构。成功转型者普遍掌握了"技能迁移"和"资源嫁接"的能力。

真正的强者不是在顺境中扩张,而是在逆境中转型。如碧桂园原渠道经理将拓客-带看-逼定的能力平转,成为中介销冠;某百强房企设计总监成立工作室,专注私宅设计和老宅翻新。

可研智库提出的"瘦身强体"战略,同样适用于个体发展。"瘦身"是聚焦核心能力,淘汰过时技能;"强体"是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在细分领域建立绝对优势。这种转型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生存智慧:将约束条件转化为创新条件。

半年报解读:分化中的生存智慧

2025年上半年年报显示,企业表现呈现显著分化。龙湖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87.5亿元,同比增长25.4%,是少数实现正向盈利的房企之一。

物业板块表现亮眼但同样分化。鑫苑服务总收入同比增长11%至约4.5亿元,净盈利同比增长15.6%;南都物业新签41个项目,签约面积491.64万平方米,其中江浙沪区域面积占比高达91.98%。

这种分化印证了可研智库的研究观点:"当前,不只是民营房企普遍生存压力比较大,其实无论民企还是国企,分化都比较明显。"行业正在从共性发展走向个性生存,从规模竞争走向价值竞争。

涅槃之道:四重重构与价值重生

面对行业变革,可研智库提出四层重构:行业重构、市场重构、企业组织重构、人才体系重构。这四重重构构成了行业涅槃的完整路径。

行业将长期处于"峰值右肩"时代,其特征可用三大关键词概括:减量、分化、结构性机会。市场需求长期存在,但呈现牛市结构化特征,改善需求加速释放,成为市场主力。

对于企业而言,需要"三高模式"转为精细化的"内生式模式",构建"动态能力"。保利发展持续发挥信用优势,实现公开市场融资创新,成功发行国内首单现金类定向可转债,发行规模85亿元,6年期综合成本2.32%。

永恒轮回:行业周期的哲学启示

尼采的"永恒轮回"思想在此次行业周期中得到印证: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会押着相似的韵脚。行业总是在扩张与收缩、狂热与冷静之间循环往复。

但每次循环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当前行业调整虽然痛苦,但必将推动行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是行业成熟的必经之痛。

贾春晖在可研智库研究中指出:"随着2020-2022年行业三年组织盘整周期结束,从2023年开始,行业会进入新的组织调整周期中。"这种调整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通过扬弃实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真正的智慧在于认识到:巅峰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低谷不是终结,而是重生契机。行业与个体都在这种周期循环中不断进化、超越自我。

终极思考:超越巅峰的永恒命题

行业与人生的终极命题或许不是如何达到巅峰,而是如何超越巅峰——不被过往成就束缚,始终保持开放与进化的心态。

审美境界的演进从"贫"到"富"到"贵"再到"雅"最终抵达"素"的历程,与地产行业的发展轨迹惊人相似。行业初期解决"有无"问题(贫),到追求规模与豪华(富),再到注重规则与秩序(贵),继而走向简约与精炼(雅),最终将回归本质(素)。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说:"美是通向真与善的阶梯。"地产行业与地产人的涅槃重生,正是这种美学与哲学思考的最佳注脚。

行业格局已然重构。曾经高速飞驰的行业列车已放缓速度,那些跳下车的人,有人找到了新的代步工具,有人仍在步行;而那些留在车上的人,则正忙着帮助列车更换引擎和轨道。

老地产人或许会记得2021年前行业的辉煌,那时全国房地产市场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商品房销售额达18.2万亿元,销售面积超过15亿平米。

但更值得期待的是2025年后的新生。巅峰之后不是终结,而是新的开始;低谷之中不是绝望,而是重生的契机。这或许就是地产行业与地产人最深刻的辩证法则:在否定中超越,在扬弃中升华,最终实现个体与行业的共同涅槃。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