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关注】险资频频加仓银行股!苏农银行接近举牌线,港股市场成布局重点

2025-09-04 17:02

低利率与资产荒背景下,银行股的高股息和稳定分红特性,正使其成为保险资金抵御利率下行、增厚长期收益的核心配置方向。

2025年以来,保险资金对银行股的增持热情持续高涨。近日,苏农银行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新进成为该行前十大流通股东之一,持股数量超1亿股,持股比例达4.95%,已接近举牌线。

这不仅是对一家上市农商行的青睐,更是险资持续看好银行板块的一个缩影。与大行和头部股份行相比,上市区域银行正频繁获得险资关注。

01 区域银行获青睐,业绩稳健是基础

苏农银行案例中,弘康人寿的持股比例仅次于亨通集团有限公司(6.81%)和江苏新恒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6.73%)。接近举牌线的持股比例,反映了险资对该行的强烈信心。

选择增持并非无缘无故。从基本面看,苏农银行今年上半年营收实现微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3%,资产总额较年初增长4.33%,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90%的较低水平。

无锡银行也是较早被险资关注的区域银行。长城人寿曾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底多次增持该行,并在2024年一季度成功举牌,成为自2015年以来第二家举牌A股上市银行的险资。

02 港股市场受青睐,七家银行被举牌

今年以来,险资加快对银行股的增持和举牌,且主要集中在港股市场。据行业统计,截至8月中旬,险资已累计举牌上市公司近30次,超去年全年水平,其中7家银行股成为重点增持对象。

平安人寿等头部机构频频出手。招商银行邮储银行郑州银行农业银行均被举牌三次,中信银行杭州银行浙商银行各被举牌一次。

平安人寿已成为举牌银行股的“领头羊”之一。根据港交所信息,平安人寿今年已12次增持招商银行、10次增持农业银行,11次增持邮储银行、两次增持工商银行

03 H股性价比凸显,多重优势吸引险资

银行股H股成为此轮“举牌潮”的主角,源于其相对A股的折价,估值折让显著、股息优势突出。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与公募基金相比,保险资金投资港股可免除股息税,因此H股银行相对A股银行股息更具吸引力。

银行股还兼顾高股息和低波动的特性。长江证券研报指出,在传统稳健红利板块的选择中,银行始终保持了较高的股息率水平,且近两年来盈利波动相较于水电和高速更低。

04 高股息策略发力,险资偏好明显

天风证券研报分析,在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银行高股息、类固收的优势凸显。截至8月26日,板块股息率仍有3.69%,结合其分红稳定、经营稳健的特性,投资吸引力依然较强。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因为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有信心,我们配置了大量中国大型国有银行的权益类资产。它代表着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以及给我们的高股息回报。”

国务院参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尹中立撰文认为,银行股上涨的真正原因是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按照新准则,当保险资金买入银行股超过一定比例后可按权益法核算,如果买入价格小于每股净资产,差价部分可计入当年利润。

05 增量资金潜力巨大,政策引导入市

数据显示,险资未来仍有较大增仓空间。同花顺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保险资金新进79股、增持124股、减持95股。合计持股554.1亿股,合计持股市值达1.18万亿元。

政策方面也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险资入市的硬指标,提出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张一纬表示:“银行板块作为稳分红、高股息、低波动的优质红利资产,将成为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重点配置方向。”

06 中小银行密集“补血”,国资险资同为主力

不仅是上市银行,众多中小银行也正迎来新一轮密集“补血”。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包括青岛银行、张家口银行、廊坊银行、日照银行、保定银行等在内的超二十家中小银行纷纷采取增资举措。

在中小银行增资扩股过程中,地方政府和相关国企承担着重要角色。引进地方国资进行增资扩股,不仅有助于增强银行资本实力,也有助于优化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股权结构。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银行股整体处于破净状态,估值较低,对部分长线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大股东等长期资金往往更注重稳定性和分红收益率,银行股的防御性特征符合其投资偏好。”

截至8月27日收盘,郑州银行H股在2025年录得了35.54%的涨幅;苏农银行年内涨幅为14.32%。

政策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险资对银行股的追逐仍在继续。随着保险资金权益配置比例逐步提升,银行板块这一优质红利资产,预计将继续成为险资重点配置的方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