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金属】稀土价格表现强势,关注9月议息会议——金属行业9月投资策略展望

2025-09-04 09:03

张  珂证券分析师

SAC No:S1150523120001

核心观点

行业数据

(1)钢铁:9月是钢铁行业传统消费旺季,下游需求或有回升;钢厂生产将随需求提升,但考虑到唐山等地的限产和高炉检修,若9月供给回升幅度不及需求增长幅度,短期钢价有望震荡偏强运行,需关注后续国内“稳增长”相关政策消息。

(2)铜:铜矿供应偏紧依旧对铜价下方有支撑,9月为传统消费旺季,下游需求或复苏,若检修和原料不足导致供应收紧,基本面有望边际改善;关注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若降息则也有望支撑铜价,短期看铜价或震荡偏强。

(3)铝:氧化铝方面,山西矿权出让登记变动对国内铝土矿产量影响有限,预计氧化铝供应维持稳定,可关注几内亚铝土矿供应受雨季的影响,短期价格或维持震荡。电解铝方面,需求端在旺季预期下后续有望得到改善,国内政策环境偏暖,电解铝供应持稳运行,若后续实际需求表现较好,铝价有望得到提振;需关注我国“稳增长”政策消息、海外关税和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影响。

(4)黄金:在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前,可关注9月发布的美国新一轮通胀数据和非农就业数据。若通胀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就业数据表现偏弱,则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较高,金价有望温和上涨。

(5)锂:当前市场对“反内卷”情绪消化,价格逻辑逐渐回归基本面,供给过剩格局难改,短期价格或震荡运行,未来可关注9月30日江西涉事矿山报告的提交进度和后续审批情况,若报告制作不及预期或审核力度超预期,则国内锂资源供应将收紧,锂价有望得到提振。同时需考虑海外锂资源放量情况,若放量较多或抵消江西地区的供应波动。

(6)稀土:在我国出口管制氛围下,海外客户有将稀土磁材产品的库存准备扩大的趋势,有望促使海外需求增加;9月是传统消费旺季,若整体需求表现较好,短期稀土价格或仍有增长潜力;但考虑到稀土在电机中成本占比较高,车企低价促销策略或导致下游企业的成本承受能力不足,从而限制稀土价格上涨空间。另外,据SMM消息,部分中重稀土原矿分离企业计划第四季度实施停产措施,未来中重稀土氧化物供应或趋紧,可关注中重稀土氧化物业务占比大的相关标的;同时需关注第四季度中旺季结束后实际需求情况,若实际需求降幅较大,中重稀土氧化物供应紧张程度或不大。

本月策略

(1)钢铁:行业供给过剩格局有望在“反内卷”政策下逐步改善,绿色低碳改造或成为新一轮钢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用以淘汰落后产能;同时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工厂智能化升级也有望成为政策鼓励方向。未来钢铁行业稳增长政策的出台也有望对需求形成支撑。建议关注工厂设备先进、产品技术领先、环保水平领先的相关标的。

(2)铜:铜矿供应偏紧对铜价形成下方支撑,“反内卷”政策或改善铜冶炼加工端格局,后续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政策出台有望支撑需求。9月美联储有较大概率降息,有望对铜价形成支撑,建议关注铜矿资源保障强、环保水平领先、生产规模优势的相关标的。

(3)铝:在氧化铝新项目产能释放下,当前电解铝厂利润表现较好;“反内卷”有望逐步改善氧化铝行业的供给格局,后续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政策出台有望支撑需求。9月美联储有较大概率降息,有望对铝价形成支撑,建议关注资源保障强、环保水平领先、生产规模优势的相关标的。

(4)黄金:鲍威尔讲话偏鸽派,9月有较大概率降息利好金价;美国关税政策或使美国通胀持续性超预期,通胀的持续性对金价有向上的支撑;美国“大而美”法案或将进一步推动美国财政赤字扩张,债务压力的风险也有望支撑金价。建议关注规模效应好、成长潜力大和成本管控能力强的相关标的。

(5)稀土:当前国内出口管制放松,海外高冶炼成本也将支撑底部价格。《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的提出,有望加强国内稀土资源监管,加速出清落后产能。我国在资源、冶炼和下游磁材等环节处于领先地位,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将为需求提供新动能;持续看好稀土资源的战略价值和行业未来发展,建议关注相关板块。

综上,我们维持对钢铁行业的“看好”评级、对有色金属行业的“看好”评级,维持对洛阳钼业(603993)、中金黄金(600489)、华友钴业(603799)、紫金矿业(601899)、中国铝业(601600)的“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扰动风险。

以上内容来源于渤海证券研究所2025年09月04日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

  重要提示:

  通过本公众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渤海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gh_dac6364916ed)为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渤海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渤海证券研究”,或含有与渤海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渤海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渤海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渤海证券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渤海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均来自于渤海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硏究信息,请具体参见渤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渤海证券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渤海证券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渤海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渤海证券或相关作者无关。渤海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渤海证券所有,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渤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渤海证券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刊载、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如因侵权行为给渤海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渤海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编发:郭苓芝

复审:朱艳君、张敬华、任宪功 

终审:崔健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