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大规模集采后,七大光企半年业绩怎么样?

2025-09-04 07:25

喜忧参半的业绩背后是什么?

上半年,光纤光缆企业的业绩喜忧参半。

近日,长飞光纤烽火通信亨通光电中天科技永鼎股份特发信息(维权)通鼎互联等七家光纤光缆企业发布了2025年半年成绩单。这七家企业是国内光纤光缆行业一二线上市公司的主要代表,通过分析这些企业上半年业绩表现,能够反映出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据半年报测算,七家代表光通信上市企业营收合计789.04亿元,同比增长8.25%;归母净利润合计39.98亿元,同比增长9.41%。在营收方面,长飞光纤亨通光电中天科技永鼎股份营业收入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而烽火通信特发信息则面临营收下滑的压力。在归母净利润方面,烽火通信永鼎股份特发信息出现较大幅度增长,颇为亮眼。

从七家企业业绩基本面来看,行业呈现出结构性分化特征,头部企业在市场需求回暖和技术升级推动下,持续巩固领先地位,而部分企业则面临竞争加剧与利润压缩的双重压力。那么,这样颇为矛盾的业绩背后折射了什么?

光纤光缆板块温和复苏

上半年,受三大运营商大规模光纤光缆集采的利好影响,光纤光缆市场逐渐回暖,几家头部光通信企业率先获益。

据半年报,长飞光纤光传输产品分部实现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8.7%。作为光纤光缆行业的领军企业,长飞光纤光传输产品板块业绩的增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亨通光电中天科技虽然没有在半年报中披露各自光纤光缆板块的详细营收数据,但是结合上半年运营商光纤光缆集采份额与各自营业收入等核心财务指标,仍能判断出两大巨头光纤光缆板块持续向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运营商光纤光缆集采带来的收益增长比较有限。一方面,光缆集采中标单价不断走低。据了解,中国移动2025年普通光缆平均中标价格约为48元/芯公里,相较前次下降约26%;中国联通的光缆集采单价更低。另一方面,运营商集采中标份额分配也多向头部企业集中。据测算,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光纤光缆集采规模约有1.72亿芯公里,但是其中有约六成份额被四巨头收入囊中,其余份额由14家企业分食。

集采单价不断下降,中标份额向头部集中,持续压缩光纤光缆企业的营收和利润的增长空间,特别是二三线光通信企业受影响较大。据半年报,通鼎互联光纤光缆产品营收为8723.07万元,同比直降25.68%;永鼎股份光通信板块的营收规模也不及2024年同期。这些企业在上半年运营商光纤光缆集采中都获得了较少份额。例如,在中国移动2025—2026年普通光缆产品集采项目中,永鼎股份中标份额为2.08%,通鼎互联未中标。

与此同时,运营商上半年加大了对G.654.E光纤、空芯光纤等新型光纤的集采规模。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共集采G.654.E光纤约317.82万芯公里,较去年增加了25倍,并首次集采了空芯光纤,而这批新型光纤主要由长飞光纤、亨通光纤、烽火通信等头部企业中标。

上半年,光纤光缆市场呈现了“普通光缆需求为主导、新型光纤集采快速增长”的明显特征,凸显了该市场步入了新老产品交接、新旧动能转换期,也意味着市场温和增长的背后隐藏着新挑战。光通信企业需要加速创新,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的盈利空间与核心竞争力。

AI驱动新产品加速落地

光纤光缆企业持续投入研发费用,深耕布局光通信前沿领域,上半年在人工智能应用高速发展带动下,新型光纤产品加速落地。

据半年报,长飞光纤研发费用为3.86亿元,占营收的6.04%;烽火通信研发费用达14.39亿元,占营收的12.95%;通光电研发费用达10.36亿元,占营收的3.23%;中天科技研发费用为9.65亿元,占营收的4.09%;特发信息研发投入为1.2亿元,占营收的6.07%;通鼎互联研发投入为0.79亿元,占营收的5.2%,都保持了较强的研发支持。

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驱动全球产业开启新一轮技术革命,而其发展也将成为光纤光缆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针对人工智能发展及算力数据中心建设的需求,四巨头纷纷聚焦反谐振空芯光纤的研发和产业化落地。

据了解,长飞光纤提供的空芯光纤助力中国移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我国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反谐振空芯光纤线路,该线路将深港跨境证券交易传输时延降至1毫秒,光纤损耗实现0.09dB/km,刷新了全球商用光纤光缆的最低损耗纪录。

烽火通信突破空芯光纤关键衰减指标的研制工艺,显著提升网络传输效率与容量,为构建新一代智能光网络奠定坚实基础。

在空心光纤领域,亨通光电已突破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突破了全链条核心制备技术体系,具备批量交付能力,为未来多场景应用奠定坚实产业基础。目前该产品已通过网锐科技(信息产业光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

中天科技构建了涵盖光纤设计、高精度石英管、空芯母棒制备、光纤拉制到性能测试的完整研发体系,打通了空芯光纤全链条核心制备技术,并积极携手国内顶尖高校与科研院所,在空芯光纤连接器件、通信传输系统等方向开展合作研究。

不过,空芯光纤应用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产业将继续完善制备工艺技术,突破施工运维障碍,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体系成熟,推动空芯光纤规模商用进程。

集体发力空芯光纤的同时,光纤光缆企业围绕光通信产业加速多元化技术创新。据了解,长飞光纤第三代半导体首片晶圆成功下线,构建了完善的工艺流程和完整的工艺平台,并建成碳化硅行业第一家全自动化天车搬运工厂。烽火通信业界首发“FlexO电交叉1.6T双载波混合组网系统”,为未来光网持续向Tbit+演进提供了切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亨通光电的50G COMBO PON OLT非对称光模块,采用小型化混合封装光器件设计,可完全满足SFP-DD标准封装要求。中天科技自主研发的万兆多模光纤产品已规模应用于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集群,为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高可靠传输保障。

光纤光缆企业聚焦主业,面向前沿领域、优势领域强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保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为可持续的稳健发展夯实了基础。

“走出去”收获亮眼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国际化布局,主要光纤光缆企业上半年在海外市场获得了颇为亮眼的业绩。

据半年报,长飞光纤实现海外业务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52.8%,占总收入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42.3%;中天科技境外收入为40.31亿元,同比增长4.33%,占收比达17%;特发信息海外营收为5.11亿元,同比增长42.14%,占收比达到了25.9%。亨通光电烽火通信未披露海外营收数据,不过亨通光电在半年报中指出,该公司截至6月底的海外订单总额近300亿元。

出色业绩得益于光纤光缆企业“走出去”,国际化战略举措的长期实施。长飞光纤在初步完成面向全球客户的本地化产能布局后,全面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推动国内外生产基地在生产成本、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质量管控等各个方面的对标及协同,以优化经营效率。该公司通信网络工程项目亦在东南亚市场取得持续市场拓展。

烽火通信在海外拥有3个生产基地,8个海外研发中心,11个全球交付中心和30个海外代表处,产品、方案和服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亨通光电已在欧洲、南美、南亚、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地区进行通信网络产业布局。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继续积极推动墨西哥等海外光通信产业基地的产能提升,进一步完善海外本地化产能布局和全球化产业布局。

中天科技上半年与新加坡两大运营商签署光缆及宽带产品三年框架协议;在墨西哥市场连续中标光缆和预端接框架合同。在东亚地区,成功拓展能源产品业务,建立起稳定的项目渠道;在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实现新产品直放站的首单突破,为IBS系统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在稳住国内主营业务基本盘的同时,主要光纤光缆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打造了一条新的业绩增长曲线,助力企业高质量“走出去”。

上半年的光纤光缆市场在挑战中呈现了温和复苏的局面,该局面将有望延续至全年,对于光纤光缆企业而言是较大利好。据CRU的报告,全球光纤光缆市场需求自2023年收缩至今后,呈现企稳态势,CRU预计2025年全球光缆需求量同比增长约1.9%。

随着市场逐步回暖,光纤光缆企业迎来更为稳定的增长环境。在此背景下,各大光纤光缆企业将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全球布局,实现更为稳健的发展步伐。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