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一位退休十余年的老股民:遵守“RSI低于20满仓进,高于80满仓出”看懂持股不慌

2025-09-04 16:20

(来源:A股荟萃)

如果散户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逆势而为

炒股,一定要顺势而为。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炒股也是如此。顺势,指的是大盘长期均线走势呈现多头模式,在这样的行情下择机入市,只要不是垃圾股,还是大概率赚钱的!

但是大部分股民往往把这句话抛在脑后,股票一跌,就想着去抄底,结果抄在半山腰,被套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近期大跌,很多投资者都是因为逆势而为,最后导致了大规模的亏损。

二:只爱短线

只要是股民,那心里就会想着牛股,幻想有一天,自己手里的超级大牛股涨300%、500%甚至1000%!

可是,除了特力A以及近期的超级概念雄安概念中有几支股票有这样的走势外,有几只票能在短期内有这样的涨幅呢,就算是有,你的短线思维确定能拿住吗?哪一个牛股不是经历了几个月甚至以年为周期才能有这样的涨幅呢?

三:永远满仓操作,从不空仓

很多投资者,无论炒股资金多少,每次操作都梭哈,然后股市一跌,账户亏损越来越大,割肉又不忍心,不割肉亏损马上扩大,等反弹时也没有资金做T,最后只能滴血割肉。

还有一部分投资者,宁可天天套牢,也不愿手里一日无股,如果账户内两天没有股票,全身难受,只要立即买入股票,就算亏损也是身心舒畅,结果可想而知,继续被套。

四:各种股票一大把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投资真理,但是,很多投资者却“深受其害”,打开他们账户一看,大多数投资者,股票数量少则三五只,多则七八只,也许其中有一只赚钱了,但是都抵不过其他股票的亏损。

而且很多资金量不大的投资者,账户内也是七八只股票,这样每年给国家贡献的税收都不在少数,一年算下来,你的成本远高于其他投资者。

五:太贪心,不懂止盈

很大一部分投资者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今天走势不错,明天还会继续涨,不急。”结果,第二天低开被套。

股市中,永远记住一句话:钱不进自己口袋都不是自己的。贪心这一点很多人都会有,但是你要从中能学到教训,懂得知足才能得到幸福。

现在的A股市场,是满仓可怕还是空仓可怕?

如果回顾我去年底,可以看到我当时说科创板式最大的不确定风险,因为发行节奏风险巨大,但是,科创越早出台市场越安全,因为没有市场的稳定,科创板就是空中楼阁无法建立。我在去年底就说沪指3000创指1900将是股市修复的目标和市场健康的基本标志。

这轮牛市,从2400+开始,止步于3300-之前,目前在2900+附近。

长期持股者、分散持股者、指数持股者都赚了钱;

主题交易者、内幕交易者、顺势交易者,也多有收获;

后知后觉者、价值投资者、公告信息交易者,却往往吃了亏。

目前,总结一句话,市场依然还在牛市的趋势里,只不过波折更大了一些,不确定性更高了一些,前途更不清楚了一些。

因此,如果目前还踏空的人,建议继续等待,没有右侧机会就彻底放弃,有右侧机会必然有继续牛市的条件,历史上没有一个牛市是没有调整浪没有右侧机会的

RSI指标

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如政治经济、股票市场内在因素等。股票市场内在因素当中,股票价格稳定的必要条件在于股票供给以及需求平衡。通常情况下,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股票供给以及需求的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股票价格也随着供需关系而变化。例如,在股票供大于需时,股价将出现下跌;在股票供小于需时,股票价格将出现上涨。

RSI指标就是对比多空双方力量较量的结果,以股票价格涨跌为依据来客观地评估市场多空双方力量强弱。这是因为股票价格出现上涨时,市场需求大于供应,多方占据主动;若股票价格下跌,那么市场供应大于需求,是空方占据主动。RSI之所以为相对强弱指标,是因为该指标表现的不仅是多空双方的力量强弱,更多的是多空双方博弈时表现出的相对强弱情况,从而判断出市场价格未来的趋势。

RSI指标原理是根据数字计算方法来得出多空双方力量对比。比如说,在100人对应一件商品时,50人有购买意向,相互抬升价格,那么商品价格必然出现上涨;若相反情况出现,那么商品价格必然出现下跌。

RSI理论认为任何市场出现大涨或大跌都是在0~100变动,依据常态分配,RSI值常在30~70变动,一般RSI值在达到80甚至达到90时,那么市场也就出现了超买情况,市场价格自然会出现调整回落;若RSI值在跌到30之下,那么就可以认定为超卖情况出现,市场价格将会出现调整上涨。

RSI指标的计算方法

RSI的计算原理就是:将n日内某只股票(或股价指数)收盘价格上涨的分为一类,将收盘价格下跌的分为一类,并将其分别相加,将前者的总和作为买方的总力量,把后者的总和作为卖方的总力量。

因此,相对强弱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ESI(n)=100×RS/(1+RS)或者RSI(n)=100-100=(1+RS)

RS=几天内收市价上涨数之和的平均值/几天内收市价下跌数之和的平均值。

下面我们以n14为例,计算 RSI指标的数值。

假设:该股股价第一天升2元,第二天跌2元,第三至第五天各升3元,第六天跌4元,第七天升2元,第八天跌5元,第九天跌6元,第十至十二天各升1元,第十三至十四天各跌3元。

那么,计算RSI的步骤如下:

(1)先将14天上升的数目相加,再除以14:上例中上升数为16元,除以14得1.143(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2)先将14天下跌的数目相加,再除以14:上例中下跌数23元,除以14得1.643(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3)得出相对强度RS,即RS = 1.143/ 1.643 = 0.696%(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4)1+RS=1+0.696=1.696。

(5)以100除以(1+RS),即100/1.696 = 58.962。

(6)RSI=100-58.962=41.038。

最终我们得出:14天的强弱指标RSI为41.038。

RSI指标实战买卖点:

RSI6跌破20—再次突破20之后买入

图1国投电力(600886)RSI指标示意图

图1国投电力(600886)RSI指标示意图

如图1所示,2011年II月29日,闰投电力(600886)的RSI6指标跌破20。这代表着当前市场多方力量已经基本消失。空方力量发展到最大。这提示投资者可以适量买入,准备多方力量的回升。

RSI6在与RSI12在低位形成金叉—金叉日买入

如图2所示,2011年10月21日,冠城大通(600067)的RSI6与RSI12在20处出现金叉,这是多方力量回升的信号。此时如果成交量也逐渐放大的话,那么就是一个非常准确且强烈的买入信号了。

冠城大通(600067)RSI指标示意图

冠城大通(600067)RSI指标示意图

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出现金叉的位置越低,该信号就越强烈。不过金叉出现在50以上,也不是没有后市上涨的可能,而是上涨空间比较小。

RSI6在低位形成双底形态—指标突破颈线时买入

如图3所示,2011年8月4~23日,中国联通(600050)走出了一段W底形态。当股价突破W底颈线的时候,说明空方力量已经逐渐消失,多方力量开始帮助股价回升,是非常好的买入时机。

与上个买入点不同的是,该信号只有出现在50以下才有效,50以上则表示没有多大上涨空间,不宜买入。

图3中国联通(600050)RSI指标示意图

图3中国联通(600050)RSI指标示意图

RSI6高于80—突破80之后卖出

图5日照港(600017)RSI指标示意图

图5日照港(600017)RSI指标示意图

如图5所示,2011年4月18日,日照港(600017)的RS16突破80,这时投资者应该引起注意,股价未来上涨的空间已经不大,市场进入超买状态。之后的三天,该股股价上升到最高点,而后开始了逐步地下跌。

RSI6与RSI12在高位形成死叉—死叉日卖出

葛洲坝(600068)RSI指标示意图

葛洲坝(600068)RSI指标示意图

如图所示,2011年11月8日,葛洲坝(600068)RSI6与RSI12在高位(一般指50以上)形成死亡交叉,这是一个典型的下降信号,提示投资者应该尽快卖出离场。

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2天之后,也就是11月10日,RS16跌破了RS124,这种现象则说明,这种下跌信号更加可靠,帮助投资者下定决心。

RSI指标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1、RSI指标使用的时候,选择不同的参数,就会有不同的结果。针对比较短周期内的RSI指标引用,虽然此时的RSI指标可以敏感的反应市场,但是因为波动的次数过多,使得可靠性变弱;反之选择比较长周期的RSI指标应用,就会使得RSI指标反应迟缓,敏感性变差.这些会导致者过早或者过晚的买卖.由于RSI是通过收盘价计算的,如果当天行情的波动幅度比较大,RSI也不可能准确反映行情变化。

2、RSI指标的滞后现象。有时候当市场已经出现发转了,RSI指标还未表现出明显的背离信号,相对应的已经出现了数次的背离现象但是汇价还是没有出现明显的反转形态.这就是实际操作中出现的指标背离滞后现象。

3、RSI指标的钝化现象。RSI指标在超买超卖区域有更加明显的指导意义,例如RSI指标的值已经达到90以上或者10以下,如果在此阶段出现了RSI指标的钝化现象,反而会给交易者的操作带来错误的指向.因此要注意指标的钝化现象发生。

4、RSI指标的无用现象。RSI指标只有在两个极端时刻的参考意义是最大的,当RSI值保持在40到60之间研判的作用并不大.当RSI的值在50左右的时候,已经不能根据这指标进行有指向性的分析了.我们在实际运用RSI指标的时候,可以通过设定参数值的大小来解决这个问题。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