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复星医药上半年营收195亿:扣非后净利9.6亿 同比降23%

2025-09-04 12:11

雷递网 雷建平 9月4日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196 公司简称:复星医药)日前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财报。财报显示,复星医药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95.1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04.63亿元下降4.63%。

复星医药2025年上半年净利为1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25亿元增长39%;扣非后净利为9.6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54亿元下降23%。

上半年来自制药领域收入139亿 同比降5%

复星医药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

制药业务为复星医药核心业务,包括创新药业务、成熟产品及制造业务以及疫苗业务。

创新药业务,聚焦实体瘤、血液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重点强化抗体/ADC、细胞治疗、小分子等核心技术平台,推动产品研发及商业化;

成熟产品及制造业务,整合资源加速转型,聚焦改良型新药与微创新FastFollow(即快跟),同时持续推动原料药产能整合,构建“技术-质量-成本”的竞争壁垒;

疫苗业务,已搭建以细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两大技术平台为核心的自主研发体系,未来将加速推进自研疫苗产品研发进度。

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通过业务整合与协同提升,已初步构建形成以医疗美容、呼吸健康、专业医疗、体外诊断为核心的业务分支。

报告期内,复星医药进一步聚焦创新药品和高值器械。2025年上半年,在治疗药物方面,集团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4个创新药品共5项适应症于境内外获批、4个创新药品申报上市,57个仿制药品种于境内外获批。

复星医药2025年上半年来自制药领域收入为13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6.77亿元下降5.29%,占营收的比例为71.24%;

复星医药2025年上半年来自医药器械与医疗诊断收入为19.5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0.69亿元下降5.51%;来自医疗健康服务收入为35.9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59亿元下降1.83%。

报告期内,复星医药通过供应链管理等措施持续优化经营现金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34亿元,同比增长11.90%。

复星医药持续推进非战略非核心资产的退出和整合,优化资产结构,加速现金回流,2025年以来已签约处置项目总额超20亿元。

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共计25.84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为17.17亿元。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小幅增持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为33.32%,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为20.65%,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为2.84%,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为1.45%;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复星医药股权结构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 300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为0.85%,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为0.8%,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 300 医药卫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为0.7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 300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为0.6%,熊立武持股为0.52%,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为0.45%。

复星控股控制复星国际72.26%股权,复星国际控制复星高科技100%股权,郭广昌和汪群斌是复星国际的控制人。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为33.31%,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为20.63%,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为2.32%,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为1.45%;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复星医药股权结构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为0.89%,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 300 医药卫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为0.8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 300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为0.57%,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为0.54%,熊立武持股为0.5%。

对比可发现,复星医药的股权结构在2025年上半年保持了相对稳定,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有所提升。

截至目前,复星医药股价为29.57元,市值为790亿元。

———————————————

雷递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