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银河晨报】9.3丨宏观:金融和经济继续分化,亮点来自PPI

2025-09-03 08:3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报告导读】

1. 宏观:金融和经济继续分化,亮点来自PPI

2. 化工:油价重心趋于回落,把握细分赛道机会

3. 长盈通 (688143):主营业绩表现亮眼,收购开拓新增长曲线

4. 邮储银行 (601658):对公存贷款高增,非息业务多点开花

5. 联美控股 (600167):供热板块业绩弹性值得期待

6. 新城控股 (601155):控制杠杆水平,商管强者恒强

7. 华域汽车 (600741):经营稳健小步快跑,空悬等新产品放量在即

8. 中国铁建 (601186):海外合同增速快,新藏铁路和雅下水电受益

银河观点

1、宏观:金融和经济继续分化,亮点来自PPI

张迪丨宏观首席分析师

S0130524060001

许冬石丨宏观分析师

S0130515030003

詹璐丨宏观分析师

S0130522110001

吕雷丨宏观分析师

S0130524080002

赵红蕾丨宏观分析师

S0130524060005

铁伟奥丨宏观分析师

S0130525060002

一、核心观点

市场三重主线继续演绎。1、海外宽松逐步影响国内,汇率缓慢上行。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回到7.05元以内。2、国内金融继续好转,M1快速回升。截至年末,M1上行持续,预计达到6.4%。3、中国经济总体表现仍然偏疲软,但未来几个月可能会等到PPI的上行。年末PPI回升至-1.7%,环比下半年回正。

8月份延续7月份经济走势。投资和消费表现继续疲软,出口仍然乐观,货币投放继续上行。8月份仍然是生产淡季,高温影响了居民旅游出行和消费,同时也影响户外工程。但出口表现仍然较好,虽然对美出口高频有所回落,但电子芯片产业链景气度较高,推动我国出口高位运行。

8月金融继续与经济走势分化。随着政府资金持续投入,资本市场持续向好,企业的资金情况好转,金融活化持续,这就意味着M1和M2的上行持续。新增贷款相对低迷,但政府资金带动的社会融资上行,社会融资存量增速上行0.1pct。

8月份最让人期待的是PPI的上行。PPI上行意味着未来企业利润的上行。以往M1同样是PPI的先行指标,在新形势下,M1的回升对PPI的拉动速度减缓。7月开始的“反内卷”措施抬升了部分行业产品的出厂价格。现阶段工业企业减产并不明显,本年度PPI的持续回升需要政策的持续推进。

对于全年经济走势保持“前高后低”判断不变。下半年经济名义增长率比上半年小幅下滑,加上物价小幅回升,实际GDP增长回落,下半年预计在4.5%~4.8%之间运行,全年经济增长达到5.0%。要注意到PPI的上行可能来自于量减价增或者是政府投资,那么PPI回升的过程可能伴随着经济的下行,直至PPI回升更为稳定,经济才会重新上行。

二、风险提示

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国内政策落实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加息及经济衰退的风险,地缘政治扩大的风险,贸易形势超预期变化的风险。

2、化工:油价重心趋于回落,把握细分赛道机会

翟启迪丨化工行业分析师

S0130524060004

一、核心观点

8月油价重心窄幅回落。8月Brent、WTI月均价分别为67.3、64.0美元/桶,环比分别下降3.3%、4.7%。供给端,一方面,8月3日,OPEC+八个成员国同意将9月石油产量提高54.8万桶/日,以加快争夺全球原油市场份额。此为该组织连续5个月宣布增产计划,驱动全球原油供应预期上移。此外,俄乌问题继续谈判,乌克兰原则上同意以领土换和平,地缘溢价有所回落。需求端,9月原油消费将切换至淡季,需求动能或环比走弱。截至8月22日,美国炼厂开工率为94.6%,较8月初下降2.3个百分点。参照季节性规律,后续美国炼厂开工率将季节性走低。库存端,截至8月22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1829万桶,较8月初下降537万桶。我们认为,随着消费旺季结束叠加OPEC+增产,当前原油供需预期偏弱,在不发生极端地缘事件的情况下,后续油价重心趋于回落。预计近期Brent原油价格将在62-69美元/桶区间运行。建议后续密切关注地缘局势、OPEC+产量政策、全球贸易争端指引等。

1-7月我国原油表观需求略增,同比增长1.6%。1-7月,我国加工原油4.25亿吨,同比增长2.6%;原油产量1.27亿吨,同比增长1.3%;原油进口3.27亿吨,同比增长2.8%;原油表观消费量4.50亿吨,同比增长1.6%;对外依存度72.6%,维持高位。

1-7月我国天然气表观需求微增,同比增长0.4%。1-7月,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455亿方,同比增长0.4%;产量1525亿方,同比增长6.1%;进口量969亿方,同比下降6.9%;对外依存度39.5%,同比回落3.1个百分点。

1-7月我国成品油表观需求回落,同比下降5.0%。1-7月,我国成品油产量2.36亿吨,同比下降5.7%;成品油出口量0.20亿吨,同比下降11.3%。其中,7月柴油内需步入淡季,且新能源替代加剧国内供需过剩格局,此外出口套利空间相对宽松,7月柴油出口量环比增加145.0%。1-7月,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16亿吨,同比下降5.0%。其中,汽油、煤油、柴油表观消费量分别同比下降7.2%、1.6%、4.0%。

二、投资建议

预计近期Brent原油价格重心趋于回落,油价运行区间参考62-69美元/桶,行业成本端压力有望减轻,“金九银十”终端需求有望季节性走强,看好轻烃、涤纶长丝、改性塑料等板块投资机会。

三、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主营产品景气度下降的风险,项目达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3、长盈通 (688143):主营业绩表现亮眼,收购开拓新增长曲线

李良丨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15090001

胡浩淼军工行业分析师

S0130521100001

一、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5年半年报,25H1实现营收1.92亿元(同比+40.4%),归母净利0.29亿元(同比+91.8%)。

订单交付加速,业绩表现亮眼:25H1实现营收1.92亿元(同比+40.4%),营收增长显著,系光纤环器件订单交付数量增加。归母净利0.29亿元(同比+91.8%),增收更增利,主要因为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共同作用。

单季来看,25Q2营收1.27亿(YoY+58.7%,QoQ+93.5%),展现强劲增长势头;归母净利0.21亿(YoY+140.9%,QoQ+151.7%),延续Q1的上行态势,业绩表现亮眼,或因季度波动叠加下游需求放量所致。

光纤环器件驱动公司收入和毛利率上涨:军品订货量增加,光纤环器件收入1.11亿元(YoY+207.4%),成为公司增长主要驱动力特种光纤新型材料收入分别为0.37亿元(YoY-20.9%)和0.14亿元(YoY+10.8%)。公司25H1综合毛利率52.7%,同比大增5.6pct, 其中光纤环器件毛利率56.6%(YoY+15.9pct), 特种光纤毛利率73.9%,YoY-0.12pct,较为稳定;新型材料毛利率24.1%,同比下降6.7pct。

费用率管控初见成效:期间费用率32.1%(YoY-3.2pct),其中管理费用率17.7%,同比下降2.5pct,销售费用率4.4%,同比减少1.4pct。

订单饱满,回款向好: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0.29亿,同比负值收窄;应收票据及帐款4.6亿元,较年初增长13.3%,或因行业回款的季度性变化所致。公司存货1.0亿,较期初增长31.0%,其中原材料、在产品较期初增长19.8%和95.9%,或因订单增长导致的主动备货。

收购生一升,开拓新增长曲线:公司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生一升,双方在技术上互补,业务上协同。公司可以获取光纤陀螺光子芯片器件的工艺处理能力,是实现光纤陀螺业务战略升级的必要举措,进一步丰富核心产品布局。此外,公司有望借此切入光通信领域,拓宽特种光纤下游市场,开拓新增长曲线,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AI算力需求催动数据中心资本开支快速增长,带动上游光模块及光器件市场快速发,生一升或将深度受益,其承诺25-27归母净利不低于1120、1800和2250万元,分别是公司24年归母净利润的62.4%、100.3%和125.4%,有望快速增厚公司业绩。

二、投资建议

经过多年深耕,公司已成为光纤环细分行业的领导者和光纤环组件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军用惯性导航领域已拥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地位。公司正在积极布局第三代光纤陀螺光子芯片业务,并以AI算力为牵引积极延展光通信领域光器件业务,大力开拓非军用市场,打造新增长点。

三、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波动的风险;新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4、邮储银行 (601658):对公存贷款高增,非息业务多点开花

张一纬丨银行业分析师

S0130519010001

一、核心观点

营收净利增速转正,成本优化显著: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4.46亿元,同比增长1.50%;归母净利润492.28亿元,同比增长0.85%,较Q1显著改善。年化加权平均ROE 10.91%,同比下降0.52pct。单季来看,Q2营收同比增长3.1%,净利润同比增长4.78%,实现转正。负债成本压降、非息收入高增及业务成本优化为业绩主要支撑。公司主动调整储蓄代理费率,带动相关成本减少54.25亿元,同时强化成本精细化管理,成本收入比降至54.70%,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7.36%。

负债成本压降增加息差韧性,对公存贷款高增:2025H1,公司利息净收入1,390.58亿元,同比下降2.67%;净息差1.70%,环比降幅收窄。其中,生息资产收益率和付息负债成本率为2.95%和1.26%,同比下降45BP和25BP,存款付息率1.23%,同比下降25BP,成本压降推动息差企稳。资产端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公贷款为主要驱动。截至6月末,公司各项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6.99%,对公贷款较年初增长14.83%,先进制造、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和普惠金融投放力度加大;零售贷款投放保持韧性,较年初增长1.86%,个人消费贷(含按揭)和个人小额贷款较年初增长1.23%和4.25%。负债端存款稳增。截至6月末,公司各项存款总额较年初增长5.37%。其中,公司存款较年初增长13.86%,个人存款较年初增长4.34%,定期化程度提升。

理财、投行、投资收益表现亮眼,非息业务多点开花:2025H1,公司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9.09%。其中,中收同比增长11.59%,主要受益投行、理财业务收入高增,同比增速分别为48.23%和47.89%。其中,财富管理向好。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规模突破1.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54%,产品供给优化;零售AUM达17.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87%;投行银团贷款、财务顾问、债券承销快速增长。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5.16%,主要源于债券交易及票据流转加速和投资收益增加,投资收益同比增长64.64%

资产质量总体稳定,资本实力显著增强:截至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0.92%,较年初微升0.02pct;关注类贷款占比1.21%,较年初上升0.26pct。零售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0.1pct,不良生成主要来自个人小额贷款;拨备覆盖率260.35%,风险抵补能力充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较年初提升0.96pct,主要受益1,300亿元定增落地。

二、投资建议

公司背靠邮政集团,依托“自营+代理”独特模式,持续巩固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主阵地,零售县域客户基础扎实。对公业务转型成效显著,增速领跑同业。负债成本管控能力突出,代理费率下调促进成本优化,叠加非息领域财富管理生态与交易银行能力加速构建,盈利韧性持续增强,资本补充强化长期动能。

三、风险提示

经济不及预期,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利率下行,NIM承压风险;县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5、联美控股 (600167):供热板块业绩弹性值得期待

陶贻功环保公用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2030001

梁悠南环保公用行业分析师

S0130523070002

一、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8.98亿元,同比-2.65%,实现归母净利5.25亿元(扣非5.25亿元),同比+9.88%(扣非+9.87%)。ROE(加权)4.75%,同比+0.51pct。

盈利能力稳中有升,财务持续稳健。25H1公司销售毛利率39.22%,同比提升3.76PCT;销售期间费用率则上升2.15PCT至4.72%,两者共同作用下公司净利率小幅提升2.77PCT至27.92%。25H1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9.01%,同比下降3.56PCT;有息负债率仅为19.07%,同比下降1.73PCT,负债水平维持在相对低位,报告期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2.61,2.50;公司财务费用持续为负,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货币资金67.50亿,基本没有债务风险。

技术+管理+数字化深耕清洁综合能源服务;煤价下跌业绩弹性值得期待。公司已开发多项热力供应领域相关的专利技术,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77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52项,软件著作权7 项,在研项目达9项。在热网平衡、热网自控、低位热能利用等方面正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且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公司依托热源超低排放改造、中水源热泵供热、余热利用及智慧运营等技术矩阵,构建"源-网-荷"协同的新型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在多年发展中,公司锻造了专业精湛、经验丰富且富有创新精神的管理团队,擅长全周期项目精细管控与动态资源优化配置,保障战略高效执行。面对供热市场新增面积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公司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及精细化管理,近年保持了稳定的现金流及充沛的盈利能力。近年来,公司制定“双效提升”数字化战略——在运营端聚焦锅炉、换热站等生产单元智能控制,优化能源使用效率;在经营端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精进财务及供应链流程,提升人效比,已成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综合清洁能源服务商。

今年以来,市场煤价持续下跌,截止25/8/29,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690元/吨,同比下跌149元/吨,公司供热成本主要来自煤炭,煤价重心的下移有望给公司供热板块带来业绩弹性。

兆讯传媒业绩持续承压,静待户外裸眼3D大屏放量。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兆讯传媒是铁数字媒体广告行业中媒体资源覆盖最广泛的数字媒体运营商之一。25H1营收2.93亿,同比下降8.81%;实现净利0.21亿元,同比下降47.75%。户外裸眼3D大屏是拖累兆讯业绩的主要原因,报告期毛利率为-34.97%,产生了较大亏损,兆讯需加大该业务的推广力度以提升盈利能力。

二、风险提示

煤炭等燃料成本上行的风险,供暖面积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6、新城控股 (601155):控制杠杆水平,商管强者恒强

胡孝宇丨房地产行业分析师

S0130523070001

一、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半年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1.0亿元,同比下降34.82%;归母净利润8.95亿元,同比下降32.11%;基本每股收益0.40元/股,同比下降31.03%。

收入利润下滑:公司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00亿元,同比下降34.82%;归母净利润8.95亿元,同比下降32.11%。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滑,主要由于公司房地产交付收入减少。公司归母净利润降幅略低于收入。公司毛利率提升,2025年公司毛利率26.85%,较去年同期提高5.25pct。影响利润端的因素还包括:1)公司投资收益降低,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1.14亿元,较去年3.32亿元下降较多;2)费用率有所上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4.40%、5.83%,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0.37pct、升高1.92pct,费用率合计提高1.55pct。

开发销售均价提高: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面积133.5万方,同比下降59.08%;销售金额103.30亿元,同比下降56.15%;对应销售均价为7738元/平米,同比提高7.16%,销售均价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口径资金回笼118.84亿元,全口径回笼率为115.05%,实现资金回笼的高效运转。从区域分布看,江苏省的销售金额占比为28.05%,华东区域占比为47.86%,华东区域依然为公司销售主要区域。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已售未结规模1179.19万方。

吾悦商管强者恒强:2025年上半年实现商业运营收入69.44亿元,同比增长11.78%。其中上半年实现租金收入64.79亿元,同比增长11.78%。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于141个城市布局205座吾悦广场,其中已开业174座吾悦广场,已开业面积1608.14万方,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吾悦广场出租率97.81%,出租率维持高位。2025年上半年,公司吾悦广场客流量9.5亿人次,同比增长16.0%,总营业额超过515亿元,同比增长16.5%,会员人数4917万人,同比增长29.5%。

财务结构安全:控制负债规模。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有息负债余额522.76亿元,合联营公司权益有息负债规模25.82亿元,净负债率53.40%。压降融资成本。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整体平均融资成本为5.55%,较去年末下降0.37pct。融资渠道通畅。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以吾悦广场为抵押的经营性物业贷及其他融资规模约44.79亿元。2025年6月12日,母公司新城发展成功发行3亿美元境外债。2025年8月1日,公司完成发行10亿中票,5年期票面利率2.68%。

二、投资建议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均价提高,全口径资金回笼率超过100%,实现高效运转。商管强者恒强,商业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出租率维持高位。控制负债规模,融资渠道通畅。

三、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的风险、房地产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商业运营不及预期的风险、商业新开商场不及预期的风险、房价大幅度下跌的风险、资金回流不及预期的风险、债务偿还不及预期的风险。

7、华域汽车 (600741):经营稳健小步快跑,空悬等新产品放量在即

石金漫丨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2030002

张渌荻丨汽车行业分析师

S0130524060002

一、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6.76亿元,同比+9.55%,实现归母净利润28.83亿元,同比+0.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81亿元,同比+2.73%。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02亿元,同比+10.01%,环比+9.73%,实现归母净利润16.13亿元,同比+0.83%,环比+27.0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25亿元,同比持平,环比+31.92%。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68.26亿元,同比激增34.5%,反映实际经营效率提升和回款能力增强。

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Q2毛利率边际改善。2025年H1公司营收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乘用车市场回暖及公司对业外整车客户的业务拓展。分产品看,内外饰件和功能件作为公司基本盘,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内外饰件实现收入615.49亿元,同比+10.91%;功能件板块增速最快,实现收入136.39亿元,同比+17.20%。2025H1公司毛利率为11.38%,同比-0.74pct,环比-0.76pct;2025年Q2公司毛利率为11.88%,同比+0.15pct,环比+1.05pct。H1毛利率小幅下滑,主要系电子电器件业务因行业竞争格局和客户结构变化毛利率下滑5.71pct至9.14%;Q2毛利率边际有所改善,主要得益于降本增效措施持续推进,费用管控取得较好成效。25Q2期间费用率8.52%,同比+0.05pct,环比-0.43pct,其中25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5%/4.68%/3.50%/-0.11%,同比-0.22/-0.10/+0.24/+0.13pct,环比持平/+0.25/-0.26/-0.42pct。

业外客户占比持续突破,新能源及自主品牌定点成果显著。2025年上半年,非上汽集团客户收入占比达63.7%(如小米、问界、比亚迪等),客户多元化策略有效降低单一依赖风险。公司在新项目拓展上聚焦新趋势,新获取的全生命周期订单中,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金额占比超过80%,国内自主品牌配套金额占比超过60%。零压座椅、智能方向盘、氛围灯等,新获小鹏汽车、吉利汽车、华为合作伙伴等整车客户重点车型配套定点;驱动电机及核心部件新获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奇瑞汽车、智己汽车等项目定点,同时还积极拓展沃尔沃、赛力斯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客户的业务机会;电动压缩机新货赛力斯、阿维塔、上汽大众、某生态造车企业等整车客户重点车型配套定点;数字交互大灯新获上汽奥迪、大众安徽等定点,并持续推动国产化芯片应用项目落地。

三大智能平台战略深化,前瞻布局固态电池开辟新空间。公司持续推进“三大智能平台”战略布局。智能座舱平台依托延锋,强化内饰、座椅、被动安全、座舱电子、外饰等资源协同,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华域视觉科技持续推进数字交互大灯、抬头显示、电子后视镜等创新产品的更新迭代和优化降本;智能底盘平台以汇众公司为载体,目标打造“一体化智能底盘集成平台”,拟以不超1.55亿元收购联创汽车电子5.3%股权,整合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等关键资源,强化系统集成能力,形成自主可控的底盘系统产业链;智能动力平台在热管理和电驱动系统领域外,拟收购上汽清陶49%股权,首次切入固态电池领域,旨在打造从电芯到PACK的全链条能力,为未来发展开拓新赛道。

二、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下半年会迎来增长,1)客户端,尚界、小米等下游客户下半年交付量提升,且单车价值量较高带动公司业绩稳步增长;2)产品端,智能座舱迭代升级:屏显产品、智能表面技术持续升级,配套多款高端新能源车型(如问界M9、小米SU7),单车价值量超2万元。电驱动系统放量:驱动电机、电池托盘等产品向主流车企批量供货,新业务完成“从0到1”布局,进入“从1到N”的爬产阶段。拟以2.06亿元收购上汽清陶49%股权,切入固态电池研发领域,强化下一代电池技术储备,与现有电驱动系统形成协同。此外,公司现金流改善与上汽集团压力缓解后,分红能力预计稳健增强,增强长期投资吸引力。

三、风险提示

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智能化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8、中国铁建 (601186):海外合同增速快,新藏铁路和雅下水电受益

龙天光丨建筑行业分析师

S0130519060004

一、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和2025年第二季度主要经营数据。

境外业务收入增速快。2025H1,公司实现营收4891.99亿元,同比下降5.22%。其中,工程承包营收4346亿元,同比下降3.77%,规划设计咨询实现营收67.43亿元,同比下降15.73%;工业制造营收118.26亿元,同比增长5.27%;房地产营收207.55亿元,同比下降34.21%;物资物流及其他收入407.18亿元,同比下降3.43%。公司境内/境外分别营收4521.1/370.89亿元,分别同比-6.84%/20.29%。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7.01亿元,同比下降10.09%;实现扣非净利润98.79亿元,同比下降11.4%。报告期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794.57亿元,去年同期为-816.76亿元,同比有所改善。

毛利率和净利率略有下降。2025H1,公司毛利率为8.84%,同比下降0.28pct;净利率为2.57%,同比下降0.33pct。期间费用率为4.85%,同比提高0.0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55%/1.89%/0.87%/1.54%,同比-0.02pct/-0.09pct/+0.3pct/0.13pct。公司应收账款为2420.73亿元,同比增长34.35%。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24.06亿元,同比增加1.44亿元。

境外新签合同增速快,川藏铁路、新藏铁路、雅下水电站等重大工程受益。2025H1,公司新签合同10561.7亿元,同比下降4.04%。其中,境内业务新签合同9420.75亿元,同比下降8.37%;境外业务新签合同1140.94亿元,同比增长57.43%。分行业看,基建新签合同8958.08亿元,同比下降5.06%。其中,铁路新签合同1093.03亿元,同比增长39.31%;公路新签合同800.27亿元,同比增长10.73%;房建新签合同4014.31亿元,同比下降5.83%;市政新签合同902.56亿元,同比下降14.55%;矿山开采新签合同646.95亿元,同比下降7.27%;电力工程新签合同596.06亿元,同比增长10.89%;新藏铁路、川藏铁路、雅下水电工程等重大积极有序推进,公司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二、风险提示

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风险;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本文摘自:

1.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宏观】金融和经济继续分化,亮点来自PPI

分析师:张迪 S0130524060001;许冬石 S0130515030003;詹璐 S0130522110001;吕雷 S0130524080002;赵红蕾 S0130524060005;铁伟奥 S0130525060002

2.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化工】油价重心趋于回落,把握细分赛道机会》

分析师:翟启迪 S0130524060004

3.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军工】长盈通 (688143):主营业绩表现亮眼,收购开拓新增长曲线

分析师:李良 S0130515090001;胡浩淼 S0130521100001

4.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1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银行】邮储银行 (601658):对公存贷款高增,非息业务多点开花

分析师:张一纬 S0130519010001

5.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1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公用环保】联美控股 (600167):供热板块业绩弹性值得期待

分析师:陶贻功 S0130522030001;梁悠南 S0130523070002

研究助理:马敏

6.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地产】新城控股 (601155):控制杠杆水平,商管强者恒强

分析师:胡孝宇 S0130523070001

7.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汽车】华域汽车 (600741):经营稳健小步快跑,空悬等新产品放量在即

分析师:石金漫 S0130522030002;张渌荻 S0130524060002

8.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9月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建筑】中国铁建 (601186):海外合同增速快,新藏铁路和雅下水电受益

分析师:龙天光 S0130519060004

评级体系: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