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3 08:05
【特别提示】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均取自于光大证券已正式外发研究报告,由光大证券海外研究团队(TMT/消费/医药/制造等)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动态的宣传。研究报告有时效性,任何研究报告内容仅代表报告外发时特定时点的研究信息汇总,任何关于研究报告、研究观点的解读,请联系对口销售或具体研究员。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发布信息
报告标题:《精密线缆解决方案商,立讯控股赋能“数据中心+汽车”业务发展——汇聚科技(1729.HK)首次覆盖报告》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8月27日
分析师:付天姿(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040002)
分析师:王贇(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2120001)
联系人:沈昱恒
📚27页首次覆盖报告,全市场首家覆盖精密线缆方案商汇聚科技(1729.HK)。详细梳理在立讯精密赋能下,数据中心和汽车等细分板块业务未来增长空间、Leoni K带来的业绩弹性!
💡云厂商Capex高增,公司有哪些数据中心相关业务有望受益?如何看待数据中心相关业务未来收入及利润增速?
💡详细梳理公司与控股股东立讯精密收购德国著名汽车线缆商Leoni K(150亿港币收入体量)始末,未来Leoni K对公司业绩贡献有多大空间?
💡除数据中心相关业务及汽车外,医疗设备、特种线等高附加值业务增长空间如何?是否能构筑公司新一轮增长曲线?
📈 25年公司数据中心相关业务——数据中心线/特种线/服务器业务有望保持100%/200%/40%高增速,Leoni K有望于26年并表贡献利润。立讯协同&赋能关联公司的示范作用下,“数据中心+汽车线束”业务具备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欢迎预约【光大海外】深度路演!
要点
汇聚科技是一家定制电线互连方案供应商,立讯精密是控股股东。公司成立于2017年,并于2018年上市。2022年,立讯精密通过其境外全资子公司收购汇聚科技74.67%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业务布局多元,形成电线组件、数字电线及服务器三大板块,服务于电信、数据中心、工业、医疗及汽车领域。FY2024公司营业收入73.9亿港元,同比+53.1%;毛利润10.8亿港元,同比+58.6%;净利润4.5亿港元,同比+62.7%,业绩提升主要系数据中心、网络电线、特种线与服务器等分部的收益增加。
AI市场强劲增长推动公司AI相关业务发展。IDC数据显示,全球AI市场正经历强劲扩张,2024年AI相关投资达3,158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8,159亿美元。AI算力维持景气将深度赋能公司相关业务:1)电线组件业务下的数据中心分部受益于AI算力需求增长,FY2024营收12.14亿港元,同比+53.4%,高速连接组件(如SFP、SAS等铜制组件与各类光纤组件)需求持续释放;2)数字电线业务中网络电线与特种线营收协同跃升,FY2024分别为11.8亿(yoy+49.6%)、2.4亿港元(yoy+207.8%),AI驱动数据中心升级与基建扩张,拉动网络电线Cat 7/7A高速电线及特种线需求提升;3)服务器业务FY2024营收31.9亿港元,同比+42.9%,占公司总营收43.1%,精准卡位AI服务器高增长赛道,成为公司收入新支柱。三大业务协同共振,承接全球算力投资扩张红利。
智能汽车线缆升级加速,立讯精密收购莱尼助推公司汽车业务协同发展。全球汽车智能化进程加速对高速、高带宽汽车数据电缆需求显著增加,Research and Markets预计2034年全球汽车数据线规模达297亿美元。控股股东立讯精密于2024年9月决议对全球汽车线束巨头莱尼(Leoni AG)进行战略收购,截至2025年7月10日,除印度相关主体外,其余标的交割工作已完成,莱尼汽车电缆解决方案业务部(Leoni K)已在公司领导下开展运营。Leoni K2023年营收约为14.64亿欧元,净亏损0.13亿欧元;2024年Q1营收约3.63亿欧元,并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达658万欧元,后续将通过产能优化与成本管控等措施,全面改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公司结合莱尼在线束研发经验、优质海外客户与全球产能布局方面的深厚优势,有望强化在智能汽车核心供应链上的全球竞争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8亿、11.12亿、14.12亿港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6.0%、68.9%、26.9%。按照2025年8月26日股价,对应2025-2027年37x、22x、17x PE,基于:1)AI算力维持景气度,AI相关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带动公司数据中心电线组件、特种线缆、服务器ODM业务收入持续高速增长;2)汽车智能化趋势推动汽车线缆需求高速增长,叠加控股股东立讯精密收购德国线束厂Leoni AG,后续Leoni AG旗下Leoni K汽车线缆业务和公司相关业务有望持续发挥渠道、技术等协同效应。我们认为公司具备一定的标的稀缺性和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汇聚科技“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AI算力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目录
正文
1
汇聚科技:精密线缆解决方案专家,立讯生态国际化战略核心支点
1.1、公司简介及主营业务
汇聚科技有限公司(后文简称为“汇聚科技”或“公司”)是一家信誉卓越的定制电线互连方案供应商。公司目前制造及供应各种铜缆和光缆电线组件、数字电线产品、医疗产品及服务器,提供产品定制和代工组装服务器等服务。下游市场涵盖电信、数据中心、工业设备、医疗设备、汽车线缆、数字电线及服务器等领域。
公司历经核心业务深耕积累,目前开启全球布局、多元化拓展的战略转型新征程。公司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三阶段:
第一阶段:成立与上市 (2017 - 2018),汇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注册成立,总部设立于香港沙田科学园。2018年,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 1729.HK。
第二阶段:业务拓展与市场积累 (2019 - 2021),此阶段公司专注于核心业务的深化与市场开拓。主要聚焦于提供定制化电线组件及数字电线产品,服务领域涵盖电信、数据中心和工业设备等关键行业。通过持续投入和努力,公司在这些目标市场积累了重要的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
第三阶段:立讯精密收购与战略转型 (2022 - 2025),2022年,汇聚科技发生重大战略转折。A股上市公司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002475.SZ) 通过其境外全资子公司香港立讯有限公司,收购汇聚科技74.67%的股权,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汇聚科技融入立讯精密生态体。2023年起,汇聚科技开启全球布局与多元化拓展。2023年 启动墨西哥工厂的建设,2024年投产,并于墨西哥成立了全资附属公司Linkz Mexico,旨在拓展美国和墨西哥市场,增强全球供应能力。同时,持续投资医疗及保健行业,包括投资日本医疗器械公司以及英国一家开发可穿戴触控技术的公司。2025年7月,在控股股东立讯精密的战略协同下,汇聚科技与立讯精密(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香港立讯及与汇聚科技共同成立的新加坡汇聚)合作,完成了对 Leoni AG 下属全资子公司 Leoni Kabel GmbH (Leoni K) 100% 股权的收购。Leoni K 主要负责 ACS(汽车电缆解决方案)业务,此举标志着汇聚科技继续进军高端汽车线缆领域,是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三大板块:1)电线组件业务:包括数据中心、电信、医疗设备、工业设备及汽车。2024年收入为27.83亿港元,占总收入比重37.7%。其中,数据中心业务的收入为12.14亿港元,占总收入比重16.4%;汽车业务的收入为1.58亿港元,占总收入比重2.1%。2)数字电线业务包括网络电线和特种线,2024年收入为14.17亿港元,占总收入比重19.2%。其中,网络电线业务的收入为11.80亿港元,占总收入比重16.0%。3)服务器业务,2024年收入为31.88亿港元,占总收入比重43.1%。
1.2、股权结构与管理层情况
公司股权集中度高,立讯精密是公司大股东。立讯精密有限公司于2022年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截至2024年末持有汇聚科技有限公司70.85%股权。其余股权由管理层柯天然、黄志权、陆伟成、何显信及陈忠信分别持有1.08%、0.87%、0.19%、0.13%、0.09%的股权。汇聚科技有限公司则全资拥有其下属两家子公司:华讯电缆有限公司与Time Interconnect Investment Limited。
公司核心管理层平均从业经验超过25年,深度绑定公司成长与行业演进。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柯天然先生1992年加入公司,2017年起掌舵,并担任香港工业总会辖下医学工程及创新协会的联席主席及国际线缆制造商联盟的理事会成员。首席财务官兼执行董事黄志权先生1994年加入领先工业,2010年重返公司任财务总监,2017年升任现职,系资深国际会计师及香港执业会计师。董事会主席兼非执行董事王来春女士从富士康起步,后创立并领导立讯精密,2022年起担任汇聚科技董事会主席。首席运营官庄桂荣先生1996年入行,2020年加入汇聚科技,负责核心运营并兼任多家关键子公司董事。首席技术官李炳权先生自1993年加入汇聚科技服务至今,是公司技术研发的核心领导者。
2
AI市场增长赋能公司发展,汽车智能化驱动线缆升级
2.1、AI 市场强劲增长,公司业务有望乘势发展
全球AI投资步入高速增长期。根据IDC最新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指南(2025 V1版)》,全球AI市场正经历强劲扩张,2024年全球AI相关IT总投资规模为3,158亿美元,并展现出巨大增长潜力,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8,159亿美元,2023-2028五年CAGR高达32.9%。其中,生成式AI增长尤为迅猛,五年CAGR预计达63.8%,2028年市场规模将攀升至2,842亿美元,占全球AI总投资35%。
中国AI市场表现突出。受国家层面“人工智能+”战略驱动,政策明确推动AI与制造业、算力基建及重点领域(如智能网联汽车、AI终端)的深度融合。IDC预测,中国AI总投资将于2028年突破1,000亿美元。中国GenAI(生成式AI)市场同样高速增长:其投资占比将从2024年的18.9%提升至2028年的30.6%,对应市场规模超300亿美元。
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美元,算力规模持续高增长。据科智咨询统计,在AI发展推进算力基础设施重构、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云服务升级以及全球政策红利支持的三重驱动下,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于2024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86.2亿美元,同比增长14.9%,预计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1632.5亿美元,AI相关需求预计将贡献超60%的新增市场。此外,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应用的强力驱动下,全球算力规模呈现显著增长。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达1397 EFlops,同比增速54%;预计未来五年增速将持续超过50%,到2030年全球算力规模将突破16,000 EFlops。综合IDC对智能算力(FP16)和通用算力(FP64)的预测数据,中国整体算力规模预计将在2028年攀升至约2,922 EFLOPS。
AI服务器市场规模高速扩张。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驱动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显著提升。据TrendForce预计, 2025年,受持续旺盛需求及高产品均价的共同推动,AI服务器细分市场规模预计将跃升至2980亿美元,同比提升45%,占全球服务器行业总规模的72%。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持续提升,2022年超420亿元(同比+20%),并有望于2025年突破600亿元,2021-2025年四年CAGR15.8%;AI服务器出货量同步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48.8万台,2020-2025五年CAGR26.6%,迎合市场高增长需求。
数据中心分部深度受益,AI基建驱动营收强劲增长。公司电线组件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铜制电线组件(如SFP、CXP、XFP及SAS连接器)和光纤电线组件,终端应用集中于数据中心、电信网络营运商等领域。作为公司电线组件业务的核心引擎,数据中心分部受益于全球AI兴起,收入表现强劲。FY2024数据中心分部订单维持高出货水平,营收达12.14亿港元,占总营收16.4%,相比FY2023(4.1-12.31)同比增长53.4%。展望未来,AI大模型训练与云端运算需求将持续驱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升级,预计加速高速连接组件需求,进一步推升分部增长。
数字电线业务:网络电线/特种线营收协同跃升,结构升级加速。数字电线业务源于公司2020年对华迅电缆的战略收购,其核心由网络电线和特种线两大分部构成。1)网络电线分部以Cat 5/5e(固定宽带/消费电子)、Cat 6/6A(企业宽带/高端设备)及Cat 7/7A(数据中心/企业宽带)为主力产品,FY2024营收11.8亿港元,相比FY2023(4.1-12.31)同比增长49.6%,主要受益于北美市场扩张(墨西哥工厂落地)及下游需求回暖。2)特种线分部涵盖工业通讯电缆、HDBT高清线缆及轨交电缆等产品,FY2024收入跃升至2.4亿港元,同比增加207.8%。预计AI发展将深度赋能公司数字电线业务:一方面,数据中心升级浪潮加速Cat 7/7A高速产品对低阶电线的替代,推动网络电线份额持续提升;另一方面,AI基建(如智算中心、自动化产线)直接拉动特种线中的工业通讯电缆及高速线缆需求。两板块协同受益于全球算力投资扩张周期,收入高增长与利润率改善趋势明确,将持续巩固公司盈利动能。
服务器业务:铸就公司营收新支柱,契合市场高增长需求。2022年4月,公司将业务拓展至服务器领域,成立全资子公司汇聚服务器科技,采用JDM/ODM模式深度定制数据中心产品,包括AI智能服务器、算力服务器、边缘服务器、存储服务器、智能网卡、GPU卡及整机柜等。该业务收入来自产品销售及部件转售佣金,在控股股东立讯精密支持下,近年来该业务迅速成长:自22年5月开展业务以来,FY2022服务器分部营收25.3亿港元(22年5月-23年3月,共11个月);FY2023(4.1-12.31,共9个月)因调整财年结算日营收降至22.3亿港元(YoY -11.7%),但盈利能力受益于AIGC产品有所改善;FY2024解决供应链问题,营收强劲反弹至31.9亿港元(YoY +42.9%),占公司总营收的43.1%。公司AI服务器等核心产品线精准卡位高增长赛道,叠加深度定制能力与JDM/ODM模式,预计未来服务器业务将持续作为重要增长引擎。
2.2 汽车智能化浪潮奔涌,线缆驱动升级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由电动化、智能化驱动的深刻变革。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其智能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进程尤为迅速。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2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为1259亿元,2023年约为1613亿元,2024年约为 2152亿元,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2721亿元。智能驾驶方面,Canalys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L2级及以上功能渗透率将达62%,高速NOA 与城市NOA 分别达到10.8%和9.9%。智能座舱方面,根据盖世汽车,2023年至2024年,国内乘用车智能座舱的渗透率稳步提升,2024年12月智能座舱装机量超过200万套的同时渗透率达到了75.6%。
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式演进,对高速、高带宽汽车数据电缆的需求显著增加。集中式架构整合了原本分散的电子控制单元,提升了传输效率,但大幅增加了域控制器与传感器、执行器间数据交互的带宽需求。汽车数据电缆作为物理传输骨干,其高速率、抗干扰能力对保障系统在集中式架构下的实时可靠通信至关重要。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预计2025 年全球汽车数据线市场规模达105 亿美元,2034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 297 亿美元,市场将以 12.2%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公司提供全面的汽车线束解决方案。公司的汽车线缆产品包括发动机线束、空调线束、目视镜线束、无线线束、视像线束、刹车灯线束、座椅线束、门锁线束、主线束、转向线束、电池线束和灯线束。公司开展汽车线缆业务,FY2021-FY2024汽车线缆部门收入0.88亿、1.62亿、1.00亿、1.58亿港元。
立讯精密收购公司后,技术互补与渠道整合驱动汽车业务高速增长。2022年,立讯精密成为汇聚科技控股股东。目前,立讯精密在汽车方面已形成多元化布局,产品线包括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新能源、智能网联和智能驾舱/控制等。立讯精密汽车业务2024年营收138亿元,同比增长48.7%。通过高端互连产品组合的技术互补,结合渠道的战略资源协同,进一步强化了公司提供设计服务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控股股东立讯精密于2024年决议收购全球汽车线束巨头莱尼(Leoni AG)。
莱尼成立于1917年,总部位于德国,是全球头部的电缆、电线和线束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2021年Leoni在全球汽车线束市场排名第四。2023年Leoni AG的营收约为54.62亿欧元。立讯精密于2024年 9 月 13 日召开董事会与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Leoni AG 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股权的议案》。在股权交割日前,Leoni AG原控股股东L2-Beteiligungs推动Leoni AG旗下业务重组,按两大板块分割资产:1)汽车电缆(ACS):由全资子公司Leoni K运营;2)线束系统(WSD):由另一全资子公司Leoni B运营。
具体股权结构安排方面:1)WSD 业务相关交易:立讯精密全资子公司新加坡立讯精密以 20,541 万欧元的交易对价收购 L2- Beteiligungs 持有的 Leoni AG 50.1%股权,对应股份数量 2,505 万股,Leoni AG 剩余 49.9%股权继续由 L2-Beteiligungs 持有;2)ACS 业务相关交易:立讯精密全资子公司香港立讯与其下属控股子公司汇聚科技共同设立新加坡汇聚。其中香港立讯持有新加坡汇聚51%股权,汇聚科技持49%股权。新加坡汇聚以 32,000 万欧元的交易对价收购 Leoni AG 持有的 Leoni K 100%股权。交割后,汇聚科技间接持有Leoni K 49%股份。
收购原因:困境企业的核心资源价值。2023年Leoni AG净利润为负,资产总额29.5亿欧元,负债总额22.3亿欧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5.6%。莱尼公司产能分散,资源利用率低,供应链缺乏规模效应。营业成本较高,毛利承压。从自由现金流角度,莱尼集团2018-2021连续4个财年自由现金流为负,自由现金流承压。然而,Leoni拥有强大的客户网络与市场地位。Leoni 覆盖几乎全球80%以上汽车品牌,豪华品牌市场核心地位突出。核心大客户均为奔驰、宝马、大众等头部车企。据彭博,2021-2022年Leoni前五大客户为Stellantis、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雷诺。
并购标的财务改善,协同驱动价值重塑。Leoni2023年财务状况有所改善。据立讯精密公告,2023年Leoni K营收约为14.64亿欧元,净利润-0.13亿欧元。Leoni AG营收约为54.62亿欧元,净利润为-1.28亿欧元。Leoni K营收占Leoni AG营收约26.8%。2024Q1 Leoni K营收约为3.63亿欧元,净利润658万欧元。Leoni AG营收约为12.91亿欧元,净利润为164万欧元,转亏为盈。据立讯精密公告,立讯精密将通过降低物料成本,优化融资利率,减轻莱尼公司财务成本压力,整合莱尼公司冗余工厂,赋能莱尼;莱尼在线束研发经验、优质海外客户与全球产能布局方面均具有深厚优势,可以快速赋能立讯的海外汽车业务,加速立讯全球化进程。
2025年7月10日,莱尼股份公司宣布,莱尼汽车电缆解决方案业务部(前文提到的Leoni K)已完成出售,在汇聚科技集团的领导下开展业务。同日,控股股东立讯精密发布董事会公告,宣布已通过“新加坡汇聚”向Leoni AG足额支付Leoni K 100%股权的交易款项,并通过“新加坡立讯”向Leoni AG股东L2-Beteiligungs足额支付Leoni AG 50.1%股权的交易款项,均已完成股权所有权变更或收到相应股份过户的证明文件。至此,收购协议项下,除印度相关主体外的其余标的的交割工作已履行完毕,考虑到Leoni K与公司汽车线束业务相似度较高,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将与Leoni K完成并表。
3
财务分析
FY2019-FY2024公司营业收入持续提升,电线组件与服务器是营收主要来源。FY2024公司营业收入73.9亿港元,同比+53.1%。2022年4月,立讯精密收购公司后,提供贷款资助公司将业务拓展至服务器领域,该业务可根据品牌客户需求深度定制,近年逐步成为公司营收新支柱。分业务结构来看,FY2024电线组件、数字电线及服务器业务分别收入27.8亿、14.2亿、31.9亿港元,受益于AI兴起,公司电线组件业务与数字电线业务收入高速增长,同比分别提升61.0%、63.7%,服务器业务同比+42.9%。FY2024电线组件业务和服务器业务营收分别占总营业收入的37.7%、43.1%,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
公司毛利润、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毛利率维持稳定。FY2024公司毛利润10.8亿港元,同比增长58.6%;净利润为4.5亿港元,同比上升62.7%;毛利率为14.6%,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提升主要系数据中心、数字电线及医疗设备等分部的收入增加。由于服务器行业的更新换代,FY2024数据中心分部及特种线分部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3.4%、207.8%;此外,受益于昆山及江西汇聚两座新厂房的落成,医疗设备电线产品的产能及研发能力显著提升,医疗设备分部收入FY2024同比大幅提升216.5%。
公司经营费用呈持续上升趋势,研发费用同比大幅提升。FY2024公司总经营费用5.1亿港元,同比提升89.0%,主要原因系1)上一个财年期间仅涵盖九个月,而本年度则涵盖十二个月;2)服务器分部因新产品开发导致研发费用增加;3)昆山汇聚及江西汇聚厂房自2023年9月营运以来,医疗设备分部的经营费用提升。
销售费用率保持稳定、研发费用率大幅提升。FY2024总经营费用率6.9%,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其中1)销售费用0.8亿港元,同比提升59.1%;对应费用率1%,同比持平。2)管理费用2.0亿港元,同比提升59.9%;对应费用率2.7%,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3)研发费用2.3亿港元,同比提升143.5%;对应费用率3.2%,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4
盈利预测
4.1、盈利预测
公司收入划分口径将业务分为三个大类:电线组件、数字电线、服务器。其中电线组件分部分为数据中心、电讯、医疗设备、工业设备、汽车五个细分板块;数字电线分部分为网络电线和特种线两个细分板块。由于当前控股股东立讯精密保持对Leoni K控制权,且Leoni K收入体量较大(FY2023收入14.64亿欧元),出于谨慎性考虑,我们在盈利预测中仅考虑公司现有业务,尽管Leoni K未来可能与公司并表,但不纳入当前预测。我们预测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0亿、140亿、167亿港元,同比增长49%、27%、20%。具体拆分如下:
1、电线组件:该业务包含数据中心、电讯、医疗设备、工业设备、汽车。2024年收入27.84亿港元,同比增长61%,收入占比38%。我们预测2025-2027年公司电线组件收入分别为45.16亿、58.38亿、70.79亿港元,同比增长62%、29%、21%。
1)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电线组件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铜制电线组件(如SFP、CXP、XFP及SAS连接器)和光纤电线组件,2024年数据中心分部营收达12.14亿港元,同比增长53%,收入占比16%。AI大模型训练与云端运算需求将持续驱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升级,对高速连接组件强劲需求,进一步推升收入增长。预测2025-2027年数据中心收入分别为24.27亿、31.55亿、37.86亿港元,同比增长100%、30%、20%。
2)医疗设备:2024年医疗设备分部收入8.17亿港元,同比增长217%,收入占比11%。受益于昆山及江西汇聚两座新厂房的落成,医疗设备电线产品的产能及研发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公司医疗设备收入大幅增长。我们认为2025-2027年公司医疗设备分布收入将持续受益于产能扩张和研发能力提升影响,收入维持高速增长,预测2025-2027年医疗设备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0%、40%、30%,为12.25亿、17.15亿、22.29亿港元。
3)汽车:营收占比较小,2024年收入1.58亿港元,同比增长57%,收入占比2%。考虑到汽车智能化持续演进,对汽车高速线缆需求持续高增长,叠加控股股东立讯精密收购Leoni AG,汽车线缆业务有望和公司汽车线缆业务形成渠道、技术等协同效应,预计将于2026年完成整合后发挥协同效应。我们预计2025-2027年汽车收入持续增长。预测2025-2027年汽车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0%、30%、20%,为2.37亿、3.08亿、3.69亿港元。
4)电讯:营收占比较小,2024年收入5.67亿港元,同比增长2%,收入占比8%。预计2025-2027年收入保持稳定,预测2025-2027年电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5%、5%,为5.95亿、6.25亿、6.56亿港元。
5)工业设备:营收占比较小,2024年收入0.29亿港元,同比增长20%,收入占比0.4%。预计2025-2027年收入保持稳定小幅增长,预测2025-2027年工业设备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10%、10%,为0.32亿、0.35亿、0.39亿港元。
2、数字电线:该业务包含网络电线和特种线两个细分板块。2024年收入14.17亿港元,同比增长64%,收入占比19%。我们预测2025-2027年公司数字电线收入分别为20.09亿、23.52亿、26.80亿港元,同比增长42%、17%、14%。
1)网络电线:2024年收入11.8亿港元,同比增长50%,收入占比16%。该业务以Cat 5/5e(固定宽带/消费电子)、Cat 6/6A(企业宽带/高端设备)及Cat 7/7A(数据中心/企业宽带)为主力产品,2024年高增长主要受益于北美市场扩张(墨西哥工厂落地)及下游需求回暖。预计数据中心升级浪潮加速Cat 7/7A高速产品对低阶电线的替代,推动网络电线出货持续提升,2025-2027年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但由于网络电线下游主要面向电信、宽带等成熟市场,预计收入增速低于特种线。预测2025-2027年网络电线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10%、10%,为12.98亿、14.28亿、15.70亿港元。
2)特种线:2024年收入2.37亿港元,同比增长208%,收入占比3.2%。业务领域涵盖工业通讯电缆、HDBT高清线缆及轨交电缆等产品。考虑到2024年特种线业务收入低基数,AI算力高景气度(如智算中心、自动化产线)叠加下游工业、医疗设备等强劲需求拉动特种线中的工业通讯电缆及高速线缆出货,2025年收入大幅提升,2026-2027年收入保持稳定高速增长,预测2025-2027年特种线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00%、30%、20%,为7.11亿、9.24亿、11.09亿港元。
3、服务器:公司服务器业务包括AI智能服务器、算力服务器、边缘服务器、存储服务器、智能网卡、GPU卡及整机柜等。在控股股东立讯精密支持下,近年来该业务营收高速增长,2024年收入31.88亿港元,同比增长43%,收入占比43%。我们认为公司AI服务器JDM/ODM业务模式精准卡位高增长赛道,预计未来服务器业务将持续作为重要收入支柱。预测2025-2027年服务器收入分别为44.63亿、58.02亿、69.63亿港元,同比增长40%、30%、20%。
公司未披露各项细分业务具体毛利率,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14.6%,同比提升0.5pct。我们认为,由于数据中心、特种线、医疗设备等高溢价高端产品收入增速较高,营收占比有望提升,毛利率有望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持续提升。预测2025-2027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5%、16%、17%。
OPEX费用率方面: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整体OPEX费用率分别为7.3%、7.4%、7.7%,具体细分来看
1)研发费用率: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2.33亿港元,对应研发费用率3.2%。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将持续投入研发高毛利的特种线、医疗线等产品,我们预计公司研发费用率将小幅提升、研发费用规模扩大,预测2025-2027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2%、3.2%、3.3%。
2)行政费用率: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1.97亿港元,对应行政费用率2.7%。2025年7月10日,莱尼股份公司宣布,莱尼汽车电缆解决方案业务部(前文提到的Leoni K)已完成出售,正式并入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的汇聚科技集团,考虑到公司与Leoni K进行并表前的业务整合及后续公司出于技术、渠道等考虑,可能持续进行外部收购,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年行政费用率提升,预测2025-2027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0%、3.1%、3.2%。
3)销售费用率:2024年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0.77亿港元,对应销售费用率1.0%,我们预计公司将在全球销售渠道持续深耕,销售费用率将上升,预测2025-2027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1.2%、1.2%。
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8亿、11.12亿、14.12亿港元,对应净利率6.0%、7.9%、8.4%。
4.2、相对估值
我们选取与公司在业务属性上接近的可比公司进行相对估值分析。
安费诺(APH.N)是全球领先的电气、电子和光纤连接器、互连系统以及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商,业务范围涵盖连接器系统、传感器、增值电缆组件、电缆解决方案等,服务于汽车、通信等众多关键领域,是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尤其是在高端连接器、汽车连接器、通信互连等领域)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
泰科电子(TEL.N)是全球工业技术领先企业,专注于连接与传感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制造,致力于赋能交通、工业、医疗、能源及数据通信等领域的发展,产品矩阵包括连接器系统、光纤、电路保护设备、电线电缆、网络电缆系统等,其中连接器、光纤与电线电缆等产品与公司产品布局具备相似性。
鸿腾精密(6088.HK)是全球领先的互联解决方案制造商,隶属于鸿海集团,主要业务领域涵盖智能手机、通信基础设施、电脑及消费性电子、电动汽车等,其中通讯基础设施业务包括光纤、光缆等光学产品以及线缆、连接器组件等铜连接产品,与公司业务重合度较高。
立讯精密(002475.SZ)是电子元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多元化垂直一体化的产品开发、销售、现场技术支持与智能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以及通讯等领域。立讯精密于2022年收购了汇聚科技,将其整合为子公司,以完善在通信、汽车连接器等领域的布局,共同推动行业生态合作与技术创新。
工业富联(601138.SH)是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专业设计制造服务商,提供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信网络基础建设及工业自动化制造等领域,与公司数据中心分部业务高度相似。
科博达(603786.SH)是全球化汽车智能与节能部件系统方案提供商,专注汽车电子研发与产业化,产品涵盖LED照明控制、电机控制、能源管理及车载电器等百余品种,是国内少数实现与全球高端汽车品牌同步研发的企业,与公司汽车业务具有竞争关系。
中航光电(002179.SZ)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高端互连解决方案核心供应商,主营光/电/流体连接技术与产品,自主研发35万多个品种,覆盖防务、商业航空、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与公司光纤等电线组件与汽车组件业务相关度较高。
公司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当前估值具备性价比。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8亿、11.12亿、14.12亿港元。按照2025年8月26日股价,对应2025-2027年37x、22x、17x PE,可比公司2025-2027年PE均值分别为26x、21x、18x,27年公司PE低于可比公司的PE均值;公司2025和2026年的PEG估值分别为0.8、0.5,低于可比公司PEG均值。考虑到Leoni K汽车业务和公司汽车线业务相似度较高,未来Leoni K有望与公司并表贡献利润,参考可比公司PEG估值,我们认为公司当前估值水平具有性价比。
4.3、投资建议:给予“买入”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0亿、140亿、167亿港元,同比增长49%、27%、20%;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8亿、11.12亿、14.12亿港元。按照2025年8月26日股价,对应2025-2027年37x、22x、17x PE,可比公司2025-2027年PE均值分别为26x、21x、18x,27年公司PE低于可比公司的PE均值;公司2025和2026年的PEG估值分别为0.8、0.5,低于可比公司PEG均值。
结合PE和PEG估值,基于:1)AI算力维持景气度,AI相关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带动公司数据中心电线组件、特种线缆、服务器ODM业务收入持续高速增长;2)汽车智能化趋势推动汽车线缆需求高速增长,叠加控股股东立讯精密收购德国线束厂Leoni AG,后续Leoni AG旗下Leoni K汽车线缆业务和公司相关业务整合后,有望持续发挥渠道、技术等协同效应。我们认为公司具备一定的标的稀缺性和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汇聚科技“买入”评级。
5
风险分析
1)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业务覆盖数据中心、电信、汽车、工业及服务器等多个领域。若宏观经济承压、市场需求下行,各行业增长动力减弱,可能对公司产品出货及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铜制电线组件产品(如SFP、CXP、XFP及SAS连接器等)成本受铜价等原材料价格影响显著。若价格传导机制未能完全消化成本压力,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可能侵蚀毛利率,导致业绩承压。
3)AI算力景气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数据中心、网络电线及服务器业务的营收高度依赖AI算力景气度。FY2024受益于AI兴起,电线组件与数字电线业务收入增长超60%,服务器业务增长42.9%。若AI算力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将直接削弱下游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影响业绩表现。
4)汇率波动风险。公司交易往来主要以美元、港元、人民币及欧元结算,汇率波动可能会对收入、汇兑损益具有一定影响,导致公司业绩波动。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海外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XX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海外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