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3 07:00
从中升半年报中,可窥见当前汽车经销渠道面临三大待解问题:新车销售毛利何时转正?售后毛利能否持续增长?新能源投入能否兑现预期回报?
卖新车亏到 “肉痛”,做售后赚到 “回血”。
最大4S集团中升 2025 上半年财报里的这组数据,把经销商的生存现状戳得明明白白:
卖 1 台新车亏 1 万,22.9 万台卖完,新车业务直接亏了 23.88 亿;
可售后端每服务 1 台车能赚 1350 元,400 万台的进厂量硬是扛出 54.4 亿毛利。
正是靠售后这股 “力”,中升最终稳住了10 亿净利润 ——虽说同比下滑 36%,但至少守住了 “不亏钱” 的底线。
而扒开财报细节会发现,当下经销商们寄望的 “增长三板斧”(售后、二手车、新能源),如今也各自卡在了待解的挑战里。
卖 1 台新车亏 1 万、二手车“增量不增利”
激烈的“价格战”对中升集团业务的影响全面且深刻。
上半年,集团新车销量达22.9万台,同比微降1.7%,但真正冲击利润的是成交均价的大幅下滑——过去18个月内单车均价下降约3.3万元,降幅达12.5%,致使新车销售毛损23.88亿元,相当于每卖一辆车亏损1万元。
为缓解压力,主机厂提供了大幅度补贴,上半年单车补贴约1.9万元,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现金流和毛利。
值得关注的是,中升的业务结构也有亮点:豪华品牌销量占比提升至62.3%,新引入的AITO品牌表现突出,36家问界店贡献1.1万台销量,推动整体新车毛利率提升0.6个百分点。
据问界某经销商反馈,目前问界单车销售均价为38万,单车返点4.5%,综合单台毛利贡献约2.3万元(销售返利15000元+交付8000元)。
这意味着中升半年1.1万台销量约带来2.5亿元毛利,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豪华车水平。
再看二手车业务,呈现“量增利减”的局面。
集团半年销量11.1万台,同比增长9.6%,但收入下降27.0%,单车收入降幅达33.4%。
年报分析主要原因是“以旧换新”政策导致大量长车龄旧车进入市场,其中六年及以上车龄占比近80%,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这些高龄车辆本身零售价值有限。
叠加新车降价传导影响,二手车单车利润被压缩至不足3000元,板块总利润同比暴跌58.4%,仅实现2.57亿元。
当然,中升面临的挑战并非个例,而是整个汽车经销行业的真实缩影。新车端的价格倒挂与二手车端的政策挤压,短期内仍难以看到根本性好转。
2025年上半年,中升售后及精品业务实现毛利63.40亿元,持续担当集团业绩的“压舱石”。
其中,售后服务(含保养、维修、钣喷)毛利54.4亿元,同比增长8.1%;精品业务毛利8.99亿元,同比下滑28.8%。
精品毛利收缩,一定程度反映消费降级背景下,部分客户转向性价比更高的独立售后渠道,也存在4S店员“飞单”现象。
同期售后进场台次达400万,同比增长1.7%。粗略估算,单车产值约2860元,单车毛利约1360元,产值与毛利同比均有提升。
基于年报,售后增长主要依托以下几方面推动:
一方面,中升完成史上最大规模网络优化,自2024年11月以来关闭37家店,同时新增57家经销店和20家维修中心。
在重点布局的32个中心城市,平均每城设15个网点,服务约13.7万活跃客户,区域密度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行业加速洗牌,部分竞争对手退出,中升凭借高密度网络加速整合本地售后市场,例如沈阳捷豹路虎店和郑州沃尔沃店成为当地独家经销商,售后收入实现翻倍。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升全国共有439家经销店,46%的门店(203家)是其所在本地市场的主导经销商(市占率超50%),其中89家为独家经销商。不仅增强了本地议价能力,更有利于实现跨品牌运营客户关系。
据了解,在成都、大连等四大中心城市,非中升购车却来此维修、出险、续保的客户占比分别达20%、36%和30%。
这些举措推动中升的售后客户基础持续壮大。中升GO会员达380万,活跃客户达454万名,较去年同期增长15.2%。
售后客户基盘扩容同时,运营效率也显著提升:“等店售后入厂台次”实际同比增长4.5%,“等店服务收入”增长8.13亿元,同比增7.9%。
此外,事故车维修业务贡献显著,续保保单99万单,同比增长10.6%,总保单量120万单,增长8.6%,庞大的保费规模为售后维修资源导入提供稳定支撑。
售后业务已成为衡量经销商综合实力与抗风险能力的关键试金石。
从中升半年报中,可窥见当前汽车经销渠道面临三大待解问题:新车销售毛利何时转正、售后毛利能否持续增长、新能源投入能否兑现预期回报。
中升财报中对未来持相对乐观预估,首要支撑在于其与豪华及主流车企的深度绑定 —— 旗下奔驰 4S 店 108 家、丰田 107 家、雷克萨斯 58 家,下半年还将有11 家新中升奥迪经销店以优于常规条款的合作条件落地各区域;
其次,去年 11 月合作的问界尚处初期,当前单店月销仅 50 台,行业预估可提升至 80 台,仍有销量增量空间。
从长期看,新车销售虽难盈利,但持续亏损逻辑并不成立,随着中升对网络结构的持续优化,未来新车业务微亏或持平或将成为常态。
在售后领域,中升同样具备增长潜力。
其重点覆盖的 32 个中心城市合计有约 2010 万名豪华车主,目前中升服务的车主占比仅 14.6%,而随着部分竞争对手退场,大量车主面临售后无门的难题,这为中升的售后跨品牌运营带来持续机遇。
通过洗美、精品、车险业务实现交叉引流,再依托维保、事故车维修完成服务变现,叠加数字化工具及 20 家维修中心提供的低成本高效服务,售后业务的增长空间仍待释放。
不过,经销业务的隐忧亦不容忽视。
其一,经销商过度追求 “售后毛利”,导致扩损增赔、副厂件替代原厂件、过度转化等乱象频发,员工吐槽被压榨的负面舆论也持续发酵。
过高的零服吸收率实则是 “双刃剑”,4S 店售后增长的核心仍依赖客户黏性与复购率。
其二,售后作为高利润板块,已成为 “猫虎狗” 等汽服连锁的争抢目标,随着车主消费愈发理性、互联网带来信息平权,4S 店的品牌溢价逐渐 “祛魅”。
加之部分同行倒闭爆雷的牵连,存活经销商的售后套餐推广及高毛利项目转化难度显著增加。
其三,新能源转型仍处摸索期,中升对单一新能源品牌的押注不仅增量空间有限,若未来该品牌销量不及预期或政策调整,还可能拖累整体财务表现,其新能源投入能否带来预期回报,仍需时间检验。
据了解,某地部分问界经销商为争抢订单,会私下向车主提供 3000 元返点;同城其他问界门店更将返点加码至 8000 元,此类恶性竞争行为进一步挤压了新车销售毛利。
对汽车经销商而言,新车毛利短期内难转正、售后竞争加剧、新能源转型存风险,如何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发展,是接下来必须直面的挑战。
11月24日
AC汽车(第十届)汽车服务连锁发展论坛
将在上海虹桥西郊庄园丽笙大酒店举办
“4S人”不可错过的行业盛会
现在可以提前锁定0元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