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3 15:32
(来源:樊继拓投资策略)
近期行业表现特征:8月市场加速上涨,TMT板块超额收益领先,AI算力为代表的高景气主线持续领涨。AI板块持续演绎的核心逻辑在于,全球AI投资处于明确上行阶段,AI基本面逐步向上修正,业绩兑现较强。有色金属受益于产能格局较强带来的价格上行,涨幅同样居前。前期偏弱的电力设备在8月有所反弹,主要受益于“反内卷”政策带来的基本面边际改善预期以及固态电池产业层面利好事件的催化。同时也说明,在AI主线加速上涨的同时,已经开始出现成长风格内部高低切换的情况。
牛市中期领涨行业易扩散,我们建议开始关注部分低位板块(低估值、低持仓、低涨幅),但高低切的过程中也建议保持仓位弹性,重点关注政策或者基本面有边际改善预期的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可能弹性更大。历史上牛市经验表明,牛初和牛末风格类似,而牛市中期的风格和牛市初期往往会有些变化。牛市涨幅高的行业风格,牛市中期涨幅反而不高。我们认为当下存在风格转换的条件:第一,去年9月以来,小盘成长已经持续走牛近1年,但部分周期板块依然处在历史低位;第二,经济和地产数据偏弱,新一轮稳增长政策预期提升,展望明年经济企稳的预期较难证伪;第三,价值类板块机构持仓系统性偏低,公募考核新规和量化动量策略均有望强化向价值风格转向;第四,居民资金正在通过更多渠道流入,当期业绩重要性有所下降;第五,本轮牛市中AI算力等少数强主线板块虽然业绩兑现较好,但并没有扩散到更多行业,风格较难像业绩强的牛市中稳定走强。第六,历年四季度更容易出现风格的高低切。
行业层面,我们建议关注:(1)非银金融:受益于牛市周期,业绩改善确定性高,估值分位仍偏低;(2)军工、有色金属:供需格局好,受宏观经济和风格变化影响小,地缘冲突事件催化较多。(3)传媒:政策利好较多,相比其他AI细分行业估值性价比较高,AI产业下一次变化关注应用端。(4)周期(钢铁、建材、化工):供给端政策落地,后续可能有需求端政策接力,估值偏低,受益于绝对收益型增量资金的增配。
成长:长期来看,AI和机器人的产业趋势仍然很强,技术进步的速度仍然很快,大厂资本开支增加带来的机会较多。全球AI投资处于明确的上行趋势中。当前AI算力相关的通信、电子等行业估值分位均接近历史高点,传媒板块估值性价比较高,基本面充分受益于AI产业趋势,可能有反弹机会,下一步重点关注AI应用变化。军工行业有望实现风格和基本面共振,年度层面可能有较强表现。
周期:长期来看,商品价格依然受到产能周期的正面支撑,供给端政策有望支撑价格底部,下一轮上涨需等待需求接力。化工、建材等周期行业属于低估值、低持仓、低涨幅板块,也有望受益于牛市中期风格扩散。有色金属部分细分领域如稀土,同样受益于地缘格局变化,产能格局较好,或有涨价动力,下游部分行业有科技成长属性。
金融地产:房地产板块基本面仍在持续下行,短期可能受益于政策加码预期提升。房地产同样属于低估值、低持仓、低涨幅板块,有望受益于牛市中期风格扩散。当前牛市周期中,券商业绩改善确定性较高,同时估值分位数仍处于历史偏低位置。目前保险在增加权益配置比例,也会受益于股市走强从而带来弹性。
消费:传统消费长期逻辑可能出现变化,政策补贴有望短期提振需求,但提振的时间及效果尚不确定。但由于新消费细分行业内部扩散过快,按照AI和机器人扩散的节奏,可能会有一次月度休整。
正 文
1
市场主线风格探讨:超配低位弹性板块
1.1 牛市中期领涨行业易扩散
历史上牛市经验表明,牛初和牛末风格类似,而牛市中期的风格和牛市初期往往会有些变化。牛市涨幅高的行业风格,牛市中期涨幅反而不高。2005-2007年大类风格轮动规律:受益于宏观经济增速上行,2005-2007年牛市中整体超额收益最高的风格是金融。牛市初期风格和牛市后期风格类似,金融风格均表现较强。但牛市中期金融风格反而表现较弱。
2013-2015年大类风格轮动规律:本轮流动性牛市中整体超额收益最高的风格是成长,整体超额收益最低的风格是金融。牛市初期风格和牛市后期风格类似,以TMT为代表的成长风格表现均较强。牛初成长和消费领涨;牛市中期超额收益最强是金融,成长反而超额收益最弱;牛市后期成长和周期领涨。
2019-2021年大类风格轮动规律:本轮核心资产牛市中整体超额收益最高的风格是成长和消费。牛市初期风格和牛市后期风格类似,成长风格均表现较强,不过领涨的行业有所不同,牛市初期是电子和计算机领涨、牛市后期是新能源和军工领涨。牛市中期超额收益最高的是消费,次之是周期,成长超额收益仅排在第三位。
1.2 哪些板块可能受益于风格高低切?
我们从三个维度考虑当前处于低位,未来可能受益于风格高低切有补涨机会的板块。第一个维度是低估值。从绝对估值分位数来看,截至8月29日,PE分位数(2010年以来)最低的行业分别为农林牧渔、食品饮料、有色金属、公用事业、家用电器。PB分位数(2010年以来)最低的行业分别为建筑装饰、石油石化、建筑材料、房地产、农林牧渔。而从相对估值(行业估值/全A估值)来看,截至8月29日,相对PE分位数(2010年以来)最低的行业分别为农林牧渔、公用事业、食品饮料、家用电器、非银金融。相对PB分位数(2010年以来)最低的行业分别为建筑装饰、房地产、建筑材料、银行、石油石化。
第二个维度是低持仓。存量机构系统性低配金融周期板块,大部分量化私募也风险暴露在小微盘和成长板块。如果市场风格转向,公募考核新规和量化动量策略可能会强化这一转向,此时机构低配的板块可能会更受益。从2025年中报披露的公募基金持仓比例来看,持仓比例最低的行业为钢铁、煤炭、环保、建筑材料、建筑装饰。2010年以来公募基金持仓分位最低的行业为房地产、建筑材料、计算机、食品饮料、基础化工。
第三个维度是低涨幅。我们统计截至8月29日,过去1年涨幅最低的行业为煤炭、公用事业、石油石化、交通运输、食品饮料。过去3年涨幅最低的行业为美容护理、电力设备、地产、食品饮料、煤炭。
整体来看,当前时点满足低估值、低持仓、低涨幅的低位行业主要有:建筑装饰、石油石化、建筑材料、房地产、煤炭、环保、基础化工等。
1.3 9月风格的季节性规律较弱,Q4出现风格转变概率较高
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来看,8月风格偏向小盘成长。历史经验来看,9月风格的季节性规律较弱。2013年-2024年大小盘风格占优的概率均为50%。成长价值风格占优的概率差距不大。而从Q4开始,价值风格占优的概率再次明显提高。
另外一个规律是,Q4容易出现板块年度涨跌幅均值回归。历年Q4的季节性规律是,消费成长的超额收益大多都是1-9 月产生的,而金融板块前三季度表现通常偏弱,因此从10-12月平均来看,更容易出现消费成长超额收益的回撤和金融超额收益的反弹。
1.4 风格和行业供需格局分析及配置建议
未来1个月配置建议:1、非银金融(保险券商):牛市概率上升,非银的业绩弹性大概率存在,PB估值分位不高;2、有色金属:周期板块中产能格局强,业绩兑现较强。内部黄金稀土等受益于地缘格局的细分行业可能有所表现,产业链下游有较多方向与科技成长行业相关;3、传媒:政策利好较多,传媒估值性价比较好,AI 下一波关注应用变化;4、军工:独立的需求周期,内外部特殊环境下,军工可能会有持续的主题事件催化。5、周期(钢铁、建材、化工):稳供给政策落地,年底可能还会有需求稳定政策。估值低,受益于绝对收益型增量资金的增配,低估值提供弹性。
1.4.1 成长:AI算力产业趋势仍强,下一步关注AI应用变化
长期来看,AI和机器人的产业趋势仍然很强,技术进步的速度仍然很快,大厂资本开支增加带来的机会较多。AI技术进步和资本开支增加带来的景气上行趋势没有改变。海外AI链方面,美股AI龙头强劲业绩对全球AI产业链估值存在较强的影响。全球AI投资处于明确的上行趋势中,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预计到2030年全球AI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国产AI链产业催化较多。黄仁勋预计今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约500亿美元,预计未来每年增幅50%。阿里巴巴财报显示资本开支创下历史新高,AI芯片领域核心标的表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当前AI算力相关的通信、电子等行业估值均接近历史高点,传媒板块估值性价比较高,基本面充分受益于AI产业趋势,可能有反弹机会,下一步重点关注AI应用变化。
军工行业有望实现风格和基本面共振,年度层面可能有较强表现。第一,从风格角度看,牛市中后期军工通常涨幅较高,尤其是盈利不强资金活跃的牛市。牛市中后期,居民资金越来越活跃,投资者对估值容忍度高,军工虽然业绩弹性不够强,但长期逻辑较好,大概率不会缺席。2013-2015年牛市中后期和2019-2021年牛市后期军工表现都较强,尤其是2013-2015年业绩不强但资金强的牛市。第二,从基本面角度看,军工业绩有改善周期,改善幅度大概率优于全A。主要原因有:“十四五规划”收官驱动订单集中释放,订单拐点出现为业绩反转奠定基础;全球地缘冲突不确定性加大,军贸出口提供增量需求;军工基本面相对独立,与宏观周期关系不大,股市流动性好但宏观预期不确定时,相对优势明显。第三,从短期板块轮动角度,2025年以来成长风格从算力、AI、机器人到港股互联网、创新药,基本上已经轮涨过一遍。军工近期表现强符合牛市中轮涨特征。第四,从主题催化角度,主题活跃的牛市中军工大概率不会缺席。去年9月以来,有事件催化的主题大部分会有不错的表现,军工的事件催化后续大概率还会有。
1.4.2 周期:短期有望受益于风格扩散,主题性机会集中在有色金属
商品价格依然受到产能周期的正面支撑,供给端政策有望支撑价格底部,下一轮上涨需等待需求接力。我们认为从价格波动的规律和产能格局来看,商品价格依然处于产能周期景气向上的过程中。去年9月以来上游资源品价格震荡走弱,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库存周期的下降。但从价格波动的幅度来看相对可控,当前出台的“反内卷”政策以及后续预期出台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等供给端政策,有望支撑上游资源品价格底部。但后续商品价格如果开启新一轮上涨,大概率需要需求接力。
从长期的角度,煤炭等上游资源品受益于产能周期向上,目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存在较好的配置机会。从短期的角度,建材、化工等周期行业属于低估值、低持仓、低涨幅板块,也有望受益于牛市中期风格扩散。有色金属、化工等下游部分行业有科技成长属性。
有色金属部分细分领域受益于地缘格局变化,产能格局较好,或有涨价动力。以稀土为例,中国对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后,部分稀土金属价格创新高,供给端配额增速可能放缓,强化供给刚性。需求端新能源车、风电等领域需求保持高速增长,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供需缺口扩大趋势下价格有望持续上升。
1.4.3金融地产:房地产受益于政策预期,非银金融是弹性方向
房地产板块基本面仍在持续下行,短期可能受益于政策加码预期提升。地产需求景气度加速下行,2025年二季度之后核心城市二手房销售再次走弱,房企普遍面临销售下滑、利润承压的情况。供给端也在加速出清。年内行业仍需等待信用风险出清和市场底确认。但短期来看,行业或受益于政策加码预期提升。北京、上海已经出台了新一轮放松政策,后续仍有其他城市政策落地的可能。
自下而上看,证券和保险基本面已经处于底部区域,反转后弹性可能较大。2024年924一揽子政策落地以来,随着股市回暖、鼓励并购重组、港股上市公司增多,证券基本面底部已经较为确定。我们认为在当前牛市周期中,券商业绩改善确定性较高,同时估值分位数仍处于历史偏低位置。目前保险在增加权益配置比例,也会受益于股市走强从而带来弹性。
1.4.4 消费:低位传统消费可能受益于风格高低切,新消费或有月度休整
传统消费长期逻辑可能出现变化,政策补贴有望短期提振需求,但提振的时间及效果尚不确定。受消费升级尚未进一步证明和房地产长周期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消费板块ROE中枢可能较16-21年下降。目前消费的估值刚进入历史较低区间,我们预计绝对收益下跌空间不大。但整体ROE弹性不大。前期市场演绎的是局部新消费的弹性。消费板块的年度基本面虽然有扩内需政策支持的影响,但需求修复的弹性和空间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禁酒令”等政策变化也可能对需求修复产生影响。我们认为在长期逻辑较难进一步验证的情况下,仅靠政策补贴较难推动消费行业景气度的大幅回升,因此估值上台阶空间可能不大。
低位传统消费可能受益于风格高低切,新消费或有月度休整。食品饮料等传统消费,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中报落地后,后续需要进一步观察中秋和国庆重要的消费时间段终端动销情况。如果基本面可能存在边际改善的趋势,则可能受益于风格高低切带来的估值修复机会。我们认为新消费相关细分领域仍然可以关注,自下而上来看,业绩趋势和产业逻辑如果能实现共振,超额收益持续的时间往往能较长,新消费属于这一情形。自上而下看,宏观层面外需不确定,内需确定性更强,后续还可能有稳内需的政策,新消费也有望受益。但由于新消费细分行业内部扩散过快,按照AI和机器人扩散的节奏,或有月度休整。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房地产市场下行风险;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风险;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
本报告完整版请参考信达策略团队发表的研报全文。
本文源自报告:《超配低位弹性板块——行业配置主线探讨》
报告发布时间:2025年9月3日
发布报告机构: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
报告作者:樊继拓 S1500521060001,李畅 S1500523070001
特别声明
分析师声明
负责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每一位分析师在此申明,本人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准确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组成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分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免责声明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由信达证券制作并发布。
本报告是针对与信达证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定。本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信达证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客户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电话、短信、邮件提示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对本报告的参考使用须以本报告的完整版本为准。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若有必要应寻求专家意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仅供参考,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